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共纪念活动是一种仪式政治,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生活。在中共纪念文化中,有集会仪式、展览仪式和媒介仪式三种仪式行为,三者既各有其丰富内容和重要价值,又共同构建纪念活动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2.
建国前中共党人对孙中山的纪念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显著的差别。随着时局变迁,在孙中山去世、国民革命失败以及抗日战争前后等阶段,中共党人纪念孙中山的内容和意义虽不断发生变化,但其利用不同的纪念空间,通过集体记忆的形式,一直重申自身革命的正统性并付诸于实践,从未改变过。  相似文献   

3.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 人们赋予它的多重的文化意义, 经过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淘汰与选择, 最终以纪念屈原作为其文化意义的体现, 并为人民所接受。屈原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政治理性、道德精神和诗性智慧, 无论端午节的纪念形式如何变化, 屈原所代表的根本的文化意义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4.
抗日时期,苏联由于和中国革命、中共的特殊关系,与中共文化领导权建构产生了重要交集。一方面,苏联对中共文化领导权建构给予重要的指示、建议,另一方面,苏联对中共文化领导权建构提供人事、经费、文本和其他帮助。这些苏联因素促使了抗日时期中共文化领导权建构的理论基础的形成;促成了中共文化领导权建构主体的成熟。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总之,苏联因素对抗日时期中共文化领导权建构乃至建国后的文化领导权巩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抗战期间,纪念七七事变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的重要议题,涉及报刊的相关议题设置及时局变动下报道框架的调适。抗战语境下,中共党报的"七七"报道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战"为主线,不断根据内外形势变化加入新的内容。其极具舆论导向性的新闻报道与评论,着力呈现了中共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边区的模范形象,向世人展示中共为代表的中国进步力量。同时,《新中华报》与《解放日报》亦体现鲜明的党报特性,其"七七"纪念报道基本反映中共对时局的研判,折射了战时国共关系的聚散离合。  相似文献   

6.
湖南文化抗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文化抗战是中共湖南地方组织和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共同领导的,经历了局部抗战时期的兴起、全面抗战初期的高涨、何键主湘后转入低谷三个发展阶段;湖南文化抗战的主要形式是成立文化抗战团体、创办抗日报刊、开展文艺活动进行宣传活动、举办抗战教育培养抗日人才;湖南文化抗战发展与湖南政局有密切的联系,影响其勃兴与衰退,充分反映了国共合作的态势;湖南文化抗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统区文化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建党纪念是贯通中华民族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文化表现形态,是巩固和发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资源。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集理论、实践和文化于一体,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前进动力,是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强大动力,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动力。建党纪念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需要坚持历史与文化的统一,提升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融合度;坚持政治与思想的统一,提高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引领力;坚持法治与道路的统一,增强建党纪念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八大将协商民主加以制度化程序化定位,并从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扩展到全体公民的社会协商.协商民主反映了中华民族特定的“和合”文化基因和价值诉求.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创立协商民主形式和制度的重要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主动担当发展协商民主文化的历史重任,是当前各民主党派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9.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诞辰活动舞台上的一大纪念符号。通过共产党和rL&-e._口,中共诞辰纪念活动成功地建构起来“党的领袖”和“人民救星”的红色伟人形象。两种话语模式的表述,传递出毛泽东在政治、情感方面的二重成分,不仅促使了全党高度团结和统一,而且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毛泽东形象建构亦展露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崇拜因素。  相似文献   

10.
纪念性景观的植物配置——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烈士陵园作为一种纪念性景观,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纪念、教育与游憩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本文以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从文化、空间、种植形式等方面对其植物配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管理方面的措施,以期为未来的纪念性景观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一种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载体并存在于一定时空内的群众性的仪式化行为。所有的纪念用的文本话语和行为方式与一定的时空情境相结合,最终体现了中共纪念活动的价值和内涵。抗战时期,中共充分利用媒介宣传和组织动员等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九一八"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成为中共揭露日寇侵略罪行和野心、批判国民党妥协投降政策、表达团结抗战的政治主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中共通过充分发挥纪念活动的激励、教育和导向等功能,不仅凝聚和整合了抗战力量,而且扩大了自身的影响,使自己成为抗战的中心,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和中共自身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探寻抗战时期中共对"九一八"的纪念活动,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秋十月,花艳枫红,古城苏州披上节日盛装,“庆祝中国昆曲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暨纪念苏州昆曲传习所成立80周年”活动于11月5日在这里拉开序幕。此次庆祝活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承办的。这次活动除在苏州市人民大会堂安排了全国所有昆剧院、团的梅花奖演员经典剧目展演以  相似文献   

13.
《南都学坛》2021,(1):22-29
国庆节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尤其以"逢十"纪念为最。每"逢十"国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都要隆重举行纪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规模大、规格高,而且形式多样。其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举办大型纪念活动、进行数字总结、呈现文艺作品、国庆阅兵等形式塑造国家形象;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等方面开展社会动员,鼓励全国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借助"逢十"大庆,密切与其他政党、国家之间的交往;向世界诠释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涵,强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开始纪念十月革命,至20世纪60年代才中止,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中共借助十月革命纪念,提出协调中苏关系的主张,高度评价苏联对于国际社会的贡献,鸣谢苏联对于中国的援助和支持,搭建中苏友好往来的平台,促进了中苏关系的协调,由此彰显了中共纪念活动的外交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共四大《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中提出的“无产阶级的文化”是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中共四大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对当时革命实践的总结与反思以及共产国际关于“布尔什维克化”的阐释,构成了“无产阶级的文化”在中共四大议案中呈现的重要历史背景。从中共四大的整体语境可知,“无产阶级的文化”以确立文化领导权为核心,从外而内地建构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彰显了中共文化领导权意识的自觉。“无产阶级的文化”的概念建构尽管不甚成熟,但其“从革命思考文化”的精神内核既彰显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底色,也显示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无产阶级的文化”的长期遮蔽状态,映射出学界在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对政策话语的影响机制缺乏足够重视,应当在政策话语、理论话语和创作话语交织的多元网络中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小康生活》2005,(4):6-6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我们党在各个时期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物,正在成为人们参观旅游的热点。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后期,中共积极开展对美外交活动,并提出了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在内的一系列的对美政策,初步积累了外交工作的经验,对于扩大中共的影响和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如何构建中共党委与民主党派合作工作机制,是高校一直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命题。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同心”思想深刻揭示了多党合作的本质内核,明确提出了多党合作的目标方向。应增强以“同心”思想为指引的文化认同,通过制度安排、文化载体、工作方式等“三个切入”来推进高校中共党委与民主党派合作工作机制从“和”到“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记载和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学习它精深的文化内涵与精约的语言形式,不但有助于学生提高阅凑与写作的能力,且能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编排了四篇文言文,分别是五年级下的《杨氏之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与西部地区抗战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西部抗战文化的领导和发动,通过多层次的领导,贯彻中共的文化理论和纲领,恰当处理同国民党的统战关系及文化人内部团结问题,充分发挥中共党员在抗战文化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西部抗战文化空前繁荣和发展。它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表征和伟大实践,对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对当今西部文化开发仍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