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上海青年开通、使用微博的越来越多。微博之所以在青年中流行,主要是因为它较好地满足了青年求知、求友、求乐、求发展等心理情感需求。研究发现,青年因其身份背景的差异,在微博使用上也存在不同。其中,女青年、未婚青年、“80、90”后青年、从事脑力劳动的青年、受教育程度高的青年、上海户籍青年以及党团员青年,比男青年、已婚青年、“70”后青年、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年、受教育程度低的青年、非上海户籍青年以及非党团员青年更多地接触、使用微博。因此,要对微博时代的青年文化加以引导,并加强其与主流文化的沟通,为主流文化的创造与转型提供开放的、多样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经历了“繁荣”之后的“饱和”──上海青年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谈上伟(执笔)上海青年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和把握上海青年业余文化生活的现状、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调查于1994年10月实施,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3.
关注发展趋势满意社会现实缺乏参与力度──上海青年社会参与状况调查分析报告刘平(执笔)"上海青年社会参与状况调查"是与"上海青年价值观念调查"同步实施的。调查时间1994年9月,调查对象总量为1000人,分布在除学校系统以外的各行业、系统。实际回收问卷...  相似文献   

4.
上海青年常常为“我是一个上海人”而自豪,外地青年也对上海青年刮目相看,认为上海青年聪明、灵巧。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之一,因此,人们总以为当今上海青年也就自然是出类拨萃、素质超众了。遗憾的是这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表象,或者是一种身在庐山的自我陶醉。请问:在上海青年中有几位是全国知名的政治家、理论家?上海青年改革家的队伍能否与上海的经济状况同步一致地走在全国前列?上海青年的“海派”文学队伍能否与“湘军”、“皖军”、“中央军”相媲美?结论是:现实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经上海市社团管理局审批,上海团市委在市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了民办非企业单位“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青年家园),作为专门联系、服务、凝聚、引领青年组织及青年群体的新型载体和平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幸福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对上海青年幸福感的实际研究发现,5年内上海青年的总体幸福感基本稳定在7.07分(满分10分)左右,除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背景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青年自身的先赋因素(性别、出生年代、户籍、是否独生子女)和获致因素(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单位类型、婚姻状况、收入水平)都对青年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晓慧 《公关世界》2023,(1):120-121
青年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应该彰显攻坚克难、主动作为、积极进取、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加强新时代青年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有利于青年学生实现个人价值,有助于青年学生引领社会思潮,建构良好的社会环境,也能进一步弘扬中国精神、加快实现中国梦的进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青年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综合性教育工程,应从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实践培养培育青年学生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7日,上海市团市委发布《2009上海青年发展报告》显示,上海青年对于自己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为7.18分,比2008年的7.17分略高。“70后”、“80后”、“90后”三代人相比,“90后”的幸福感最强。  相似文献   

9.
高校青年学生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入队、入团、入党,是高校青年学生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在把握“人生三部曲”的基础上,应完善机制,做好高校青年学生“人生三部曲”的有机衔接,同时强化价值追求,增强高校青年学生“人生三部曲”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0.
从为生存转向求发展──上海青年劳动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谈上伟(执笔)"上海青年劳动就业状况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41份,回收有效率为84.1%。被调查对象分布于除学校系统以外的各系统、行业,其基本情况如表-。表一基本结构劳动就业在...  相似文献   

11.
当前,环境状况越来越得到重视,而青年参与对环保意义重大。对3 483名青年的调查发现,青年群体环保行动参与意愿偏低。学生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好于青年白领与青年农民工;郑州青年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好于北京青年与上海青年。性别、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人口特征因素对青年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具有重要影响。环境责任感、环境关注、政治兴趣、社会认知水平、政府工作满意度、有过不公经历等社会心理因素对青年参与环保行动意愿具有重要影响。此外,网络渠道对青年参与环保行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八大城市青年学生性意识和性行为调查胡霞为了解90年代中国青少年的性意识和性行为现状,笔者于1995年初,在北京、上海、吉林、齐齐哈尔、广州、海口、重庆、西安八个城市,对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为高中1546份(男814份,女734份...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1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室的青年研究人员相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从年轻人的角度对目前普遍关心的中东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理想体格的追求──上海大学生体美观调查沈勋章,孙正卫,邹大华青年人朝气蓬勃,充满青年活力,身体形态.生理心理以及处世能力逐渐趋向成熟。那末,当代青年怎样认识与追求形体美而在校大学生们又持何种体美观?最近,笔者与日本学者合作共同就中日青年在校大学生体美...  相似文献   

15.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青年学生深化创新实践、提高创新效能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创新教育,克服创新心理障碍,全面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这是高校教育必须认真面对并积极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去年笔者对上海在职青年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行为状况作了一次抽样综合调查。调查发放问卷420份。实施结果,收回有效问卷360份,回收率为85.7%。调查对象系本市目前在职半脱产及业余学习的青年职工。全部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7.4岁。其中:26岁以下的181人,占43.1%,26~29岁的114人,占27.1%,30 ~34岁的97人,占23.1%,35岁以上的28人,占6.7%。通过对回收问卷140多个统计处理数据及近百条书面回答的综合分析,上海在职青年学生总体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上海青年的心路历程──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状况调研分析报告黎洪伟一、当前上海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状况若干主要表现从1996年3月起,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上海各级共青团组织,通过召开各类座谈会,实施问卷调查和组织各类专题调研等形式.调查了上海青少年思...  相似文献   

18.
多元趋向崇尚个性自信自省──上海青年价值观念调查分析报告刘平(执笔)编者按这里发表的6个调查研究报告由共青团上海市委研究室组织撰写,这些系列报告从价值观念、社会参与、消费走向、业余文化、劳动就业、婚姻恋爱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现改革大潮中上海青年的面貌。本...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使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政治角色和结构、角色承担者、具体公共政策等政治主体知识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代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状况呈现非均衡的结构。具体而言,青年学生政治认知程度比较高,政治情感大致居于中间位置,但是政治评价却相对较低。这种状况表明学校教育在青年学生政治社会化中具有“单面”性,家庭和社会的政治社会化更会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形成。因此,当代青年的政治意识塑造要从“教育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三个角度进行,同时要补充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观念趋向务实结构喜忧参半市场有待定位──上海职业青年消费状况调查分析报告黎洪伟(执笔)1994年5月进行上海市城镇职业青年的消费状况调查,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具有本市市区户籍的在业的18~35周岁青年中,抽取样本450个。调查以问卷访问为主,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