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个具有世界性的现象出现了,这就是政府形象普遍低落,缓慢、迂腐、刻板、老大甚至于贪赃枉法等几乎成了官僚体系的代名词,并由此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掀起了一场政府再造的浪潮,最后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公共管理变革.这场变革浪潮的汹涌到来,主要基于传统公共行政出现了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由于社会变革、科技发展、财政压力以及公民对政府的怀疑等原因,世界各国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普遍经历了一场公共管理变革。而变革的结果,似乎就是“传统的行政模式已经过时,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有效地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这场改革使支配了20世纪大部分时间的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以及西方的成功经验,以期从中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借鉴意义的观点,为我国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深化我国政府改革。  相似文献   

4.
政府应急管理:来自国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实施应急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政府的责任。如何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各国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以一体化,全过程和综合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政府应急管理模式,正在全球兴起,并取得了重大成功。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普遍认为政府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调节市场运行,纠正市场偏差。但政府并不是万能的,而是有其局限性,同样会出现偏差或失败。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必须充分认识政府调控失败问题。一、公共选择理论与政府调控失败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个学派,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布  相似文献   

6.
到了20世纪70年代,社会发展,时代转换,原有的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时的需要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迫切需要一场行政变革,由此开始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新公共管理领域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就是简·莱恩。他的《新公共管理》一书成为了新公共管理领域的代表作。他的新公共管理的思想也是有其特殊之处的。同时,他的思想与其他的新公共管理的研究者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对经济学知识的大量运用和合同制政府的提出等都对新公共管理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他的思想也有一些缺陷,在他的书中,对于很多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未得出系统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与全球性政府改革浪潮同步,中国政府也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开始进行行政功能、行政结构、行政行为的再设计与再重组,至今仍未停步。最广泛意义上的行政改革,至少包括国家权力调整、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运作方式变革以及公务员制度建设等。具体到管理体制层面,则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国防、公安、公共卫生等。而行政学意义上的中国行政改革,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严格地说,新中国行政管理体制脱胎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恐怖活动在国际范围内大量出现,爆炸、劫机、枪击、绑架等事件此起彼伏,层出不穷,七十年代中后期更达到顶峰,尽管各国政府相继采取了严厉的反恐怖措施,恐怖活动只在短时间内稍有平缓,自1984年以来,恐怖浪潮再度兴起,成为一个普遍的国际现象,许多人惊呼,一场“地下世界大战”正在无休止进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的更高阶段——大数据时代,并催生了继"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的新一轮政府治理变革浪潮,"数据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进行,基层公安机关如何搭上"大数据与智能化"这一"技术高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构建警务大数据信息平台,对于加强基层公安智能化管理,提升基层警务运行的效率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称之为“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浪潮。从公共部门的基本理论,公共部门的现状问题,对公共部门改革发展的方法、方向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成啸 《科学发展》2016,(9):83-90
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在公共文化领域,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涉及服务理念、职能体系、服务机制与方式的全方位变革,尤其依赖于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更加高效的供给制度,整合全社会资源,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与墨尔本剧院的PPP合作模式,将政府公共部门推到了规划者与服务者的角色,实现了规划与生产的分流.  相似文献   

12.
时间不过20余年,但是关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故事,今天却被各种声音烘托成一个既近且远的“文化符号”。在那个年代成名的许多文化人,在这一波回忆的浪潮中纷纷走向前台,描述他们心目中的“80年代”。尽管我了解的对于80年代的回忆其实充满了多歧性,但是在公共空间中弥漫的更多只是惆怅与惋惜的情绪,80年代本身更值得讨论的问题反而失之阙如,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13.
在转型社会的矛盾凸显时期,在科学化、民主化及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殡葬改革作为社会治理中基层政府重要的一项公共决策,由于利益的极大关联性,公众对决策进程的科学性与公正性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民主化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可以理解河南周口与安徽安庆推行的殡葬改革为何一经出台即遭到诸多质疑与争议。通过这两个案例,需要引起反思的是基层社会治理背景下公共决策中普遍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理论变革、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构成了中国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的多重动力要素。其中理论的变革主要体现为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治理理论。社会发展要素主要来源于公共需求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组织的深入发展。而政府职能转变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的有限性,表现为职能、财力、能力、理性有限和掌握信息的不充分以及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实践中存在着垄断、不充分、质和量难以度量、职责难以界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自行车是一项惠民工程,它具备了部分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即一定程度上的非排他性、一定程度上的非竞争性以及较强的正外部性,所以,市场对于城市公共自行车的有效供应会小于最优值,而且有可能出现"公地悲剧"的情况,因此,需要政府来直接提供或对提供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私人部门进行补偿、激励。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在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供给上政府和私人部门的边界发生了偏移,城市共享单车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为指导,结合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城市公共自行车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对如何破局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不少地方的饭店为招揽生意,打出了“公共食堂”的牌子,引起了当今年轻人的好奇。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农村公社的公共食堂就像现在城里的公共汽车一样普遍,频繁地出现在红头文件上,挂在农民的嘴边。时过境迁,历史把“公共食堂”演绎成了一个颇具讽刺性的名词———“大锅饭”。其实,公共食堂原本的定义绝非人们现在所说的“大锅饭”,它是在“大跃进”中产生并推广的新生事物,是想改变农村自古以来家家做饭、户户冒烟的习俗,实行全民供给制。农村“一风吹”办起公共食堂后,农民就与机关干部、部队战士一样…  相似文献   

17.
现今全球各个国家的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在这样一个危机不断出现的背景下。探索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形象的传播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文中从对政府形象和公共危机事件的概述入手,分析了政府在公共危机对政府形象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危机状态的政府形象传播的维度和相关原则,希望对今后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公共危机中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以及良好的政府形象在解决危机中的作用和意义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募基金会与NGO资源难对接 中国的公募基金会发轫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原因,既是给民间资源开放空间、实现政府由全能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也是为了动员民间资源来弥补政府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的供应不足。可见,中国的公募基金会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自上而下产生的,在筹款,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近代资产阶级产业革命的产物,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的介入而发展壮大。历史发展轨迹证明,当今发达国家无一例外不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其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随着社会变革、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信息化、教育终身化趋势的到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一、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特点(一)积极调整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积极应对知识经济浪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世界银行在《1991年世界银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80年代中期起,中国出现了人口流动的浪潮,此浪潮逐年升高,90年代则形成波澜壮阔的流动大潮。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这汹涌澎湃、浪涛不止的大潮呢?正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在推动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人口流动反映和体现着一个社会或社区的文明发达水平和进展程度。当代中国出现的人口流动大潮,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本文描述和分析了今日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和政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