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论艺术美     
探索艺术美的规律,不可能回避如何科学地解决艺术美和生活美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艺术美创造的内在规律,曾经在他的重要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美学命题,把它概括为:“艺术美源于生活美,而又高于生活美”,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五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哲学就是认识论”。这个命题反映了哲学科学发展的历史趋势,概括了哲学科学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同时又为我们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及其基本特征,为正确的认识毛泽东同志在哲学上做出的理论贡献,提供了一把钥匙。一“哲学就是认识论”,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做出的新的阐发。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就提出,哲学要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工人阶级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并认为全部哲学史“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列宁还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晚年提出一个原则性的说法,叫“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这个命题,作为普遍性规律在自然科学上固然站不住,就在社会科学的理论上也站不信,并且这后一点已经被我们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了,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大失误,因为这个命题不符合我们党的历  相似文献   

4.
美学的比较研究深入到美学陈述即美学语言的层次,可挖掘出不同文化圈在审美观念上的最根本的区别,可揭示出往往被忽视的隐伏的差异性。美学陈述是由命题组成的,命题又可分解为专名、概念等等。在概念这个层级上,本文对美、丑、崇高、滑稽四个基本的审美概念进行了对比,表明由于历史文化和语源的不同,即使对于同一美学概念的理解,中西两大文化圈也存在着不应忽视的差异,经转译之后,会失去或增加某些意义成分,发生无法避免的变异。在命题层次上,文中讨论了审美条件层的描述句、审美判断层的判断句、美学原理层的理论句的不同性质,考察了对美学基本问题的提法、美学命题是否具有还原性、美学语句“跨界”之后的情形等。  相似文献   

5.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自上古始,历来有不少文论家提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观点,也有不少有益的结论,但也有诸多失误和未彻之处。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有机组成部分——传统文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加以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艺与生活关系的新的论断,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宝库。毛泽东同志对于文艺与生活关系的新论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艺来源于生活文艺是不是来源于生活,这个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宋元以前显得意外地复杂。究其原因,是因为古代中国以抒情类文学作为文学的主要内容。由于抒情类文学涉及到特殊的  相似文献   

6.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作为阶级的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已经消灭。”“作为阶级的资本家阶级也已经不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法还有没有阶级性呢?我们认为,只要法存在,它就有阶级性;没有阶级性的行为规范,就不成其为法,而成为习惯或公共生活规则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  相似文献   

7.
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反复阐述的一个战略思想。这个思想的实质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在60年代初提出的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但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理论到方法都赋予了它新的内容。 一、用“四有”标准培养青年,使“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 命题,有了新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当下的中国处于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以往的建立于进化论、阶级论和启蒙主义的文学史观也是颇有价值的;但是,进入21世纪,由于“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也由于社会时空、文学功能和美学趣味的巨大变化,教材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社会和文学的发展需要,因此亟待重建和确立一个更为公正、平等与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这个评估体系是以人道主义为最高原则,以真、善、美为三个闪光点,其最大优势是具有普适性、超越性、公正性和人本性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二大根据毛泽东同志一贯坚持的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总结了我国解放后三十几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做为这个正确命题的应有之义,努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艺,应该成为我国全体文艺工作者共同的奋斗目标。但是,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却认为: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文艺上必然出现“现代派”。他们说:“可以肯定的是在我国没有实现现代化建设之时,我们不可能有现代派的文艺”,“但不管怎样,我们将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并且到时候将出现我们现代派思想感情的文学艺术。”“社会要现代化,文学何妨出现‘现代派’?”与此相联系,他们对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日益丰富而深化的成果中,我们感到对毛泽东在理论上继承与创新的专题探讨仍不多见,而这个问题对于理解和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引导群众性的“毛泽东热”健康地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就此谈些浅见,希望引起同行们深入研究,若能如愿,将是我们对毛泽东同志的共同纪念。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地认识美,可按美的事物的产生和美的性质特点 的不同,把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类。本文主要讨 论艺术美的本质和根据问题。 一、艺术美是主观统一于客观之中 真正的艺术是一定创造出美的。对人们是一定有美学欣赏价值的。至于那种名谓艺术,实则无美可言的东西,本不该叫艺术的。所以,艺术美是艺术特有的美学属性。从美学角度看,艺术和艺术美二者具有同一性。因此,为了认识艺术美, 可以从艺术着手研究。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毛泽东同志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毛泽…  相似文献   

12.
读毕毛星同志的《关于文学的阶级性》(《文学评论》七九年二期)一文,知道他意在告诉我们,对待文学作品的阶级性问题不可持机械论的观点,不但在分析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时“必须从大处着眼,看根本的、总的倾向”、“必须抓住真正阶级观点所在的地方”,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到“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间根本区别中的某些共通,对立矛盾中的某些统一的情况,它的思想感情的部分,就成为文学上共鸣的基础和根据”。作者还进一步指出,这些共通、统一的东西是“爱国主义思想”、“革命斗争精神”、“一些社会公认的品德”、“人人都有或可能有的某种个人情感”。这些观点在六十年代,是注定会被指为“人性论”的,然而,这确是一些很好的观点,好就好在它是从人的存在这个客观现实出发,对文  相似文献   

13.
论美趣     
美趣,即具有美的属性的趣,或者说是“有趣的美”。美趣的概念比“美感”要小,但比“谐趣感”要大得多。美趣的发生源在于那些富有趣味性、娱乐性、引人发笑的幽默、笑话、滑稽表演等;凡是能够直接或比较直接地使欣赏者觉得“有趣”、“有趣味”、“有趣味性”的美的事物,都可能是美趣的发生源。美趣,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即称为“趣”。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与西方美学中“审美趣味”这个概念不完全重合。作为美学名词的“审美趣味”,仿佛是一个边缘有弹性的彩罩.它把“从美的对象接受和引起的情趣、兴味”、“对美的对…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美学研究的普及和深入,研究的领域在不断地扩大。许多同志勇于创新,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这是一种好现象。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离开美的特定内涵而任意扩大美学范围的倾向。门罗在《走向科学的美学》一书中曾写道;“美是什么的简明正确的回答便是,美是很多不同的事物,但还没有很好地了解,就把‘美’这个名词用在它们身上了。”这一方面说明人类在使用“美”这个词时缺乏严格、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也说明建  相似文献   

15.
“美学到底研究什么”,即美学科学的对象问题,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讨论很久了。归结起来,主要是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科学,是“关于艺术的一般理论”,其基本问题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第二种意见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即“关于美的科学”,基本问题是美与美感,或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美学对象问题讨论中两种基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施昌东同志的《“美”的探索》一书(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年版)比较系统地对美学的各种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这无疑是很可贵的,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但是,《“美”的探索》(以下简称《探索》)中有些观点和研究方法却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仅就该书对李泽厚美学观点的批评发表一些不同的看法。《探索》批评李泽厚的美学观点主要有三处:第一,批评他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第二,批评他主张“美感以直觉为特征”;第三,批评他在“移情”理论上的自我矛盾。下面我们逐条进行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所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命题,是他的伦理思想中最富有光彩的部分。这一命题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思想,哲理精邃,通俗练达。它曾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建设者。当前,深入学习和探讨毛泽东的这一人生价值观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和引导青年一代树立远大社会理想和崇高价值目标,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毛泽东关于“为人民服务”的论述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8.
矛盾的同一性问题,是多年来搞得最混乱的哲学问题之一。形成这种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林彪、“四人帮”长期鼓吹所谓的“斗争哲学”所造成的。还有那个“理论权威”,也肆意曲解毛泽东同志关于“一分为二”的论述,否认对立面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否认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把这种关于矛盾同一性的正确观点污蔑为修正主义阶级调合论的“哲学基础”。这种“左”的流毒和影响,现在还不能说已经肃清了。正确地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对于我们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正确  相似文献   

19.
有无之境:价值论美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美学阵营里,主张“美是一种价值”的价值论美学占据着重要位置,虽然它在依据人类审美需要的普遍性为审美客观性提供了牢固基础之际, 也确立了自身的合理价值; 但在关于审美现象的本体性思索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似是而非之处。对这些问题的澄清将进一步促进美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杨守芳 《探求》2001,(4):11-13
毛泽东同志在其一生中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他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是正确的,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