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以往的文学风格概念的诠释中,有几对矛盾至今仍未解决好。那就是从作者角度解释风格与从读者角度解释风格的矛盾、单篇作品风格与多篇作品风格的矛盾以及风格的审美性与非审美性的矛盾等等。在风格概念的解释过程中,这些矛盾经常混淆。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读者的角度以单篇作品为基点,对文学风格的概念作进一步的阐释。我国现今不少教科书在给文学风格下定义时,都是从作者角度、创作角度或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界定,诸如“文如其人”、“风格即人”等。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模式:这一模式有几个明显的缺限。首先,对于读者完全忽…  相似文献   

2.
形成中的表现风格──欧洲十八世纪文学风格研究苏敏在欧洲文学史上,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浪漫主义运动以伟大的否定著称,它一改自荷马史诗以来的欧洲文学摹仿传统,使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摹仿文学风格中断,使一种崭新的主观表现风格占据文坛霸主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 2 0年代的文学思想较之于“戊戌”前后已发生了相当的变化 ,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的转向 :一是把文学视为知识对象 ,因而其文学研究倾向于客观考证 ;二是把文学视为审美对象 ,因而其文学批评倾向于审美批评。这两个转向既体现出在梁启超早期文学思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功利主义文学观的淡化 ,也展示了 2 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多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梅洛-庞蒂以流畅时体为出发点,对乐器演奏者身体的运动觉与身体图式进行审美时位构成分析,并把流畅时体与艺术作品整体性的空间构成彻底贯通、对应起来,把审美前摄视为审美时间意识域的生产者,规避了回忆、反思对审美滞留的干扰。同时,他还把流畅-整体对置思想落实在绝对同时性构成方式之上。他的纠结在于:现象学还原或认识还原的弊端,容易造成审美生活意义与其他意义的混淆;没有自觉地把审美时体的流畅性视为审美生活的关键显现状态之一;不再使用“时间意识”或“审美时间意识域”这样的整体概念,对审美时位的构成分析显得见树不见林。  相似文献   

5.
文学研究应该把握文学的基本价值尺度,这种尺度在不同文化类型和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要求。传统的中国文学,也包括中国文化圈的诸如日本、朝鲜的文学,是以意境作为基本审美尺度;传统的欧洲文学以及与《圣经》文化有关的中东文学,则以典型作为基本审美尺度。作为对传统的超越和反拔,当今文学有着新的基本尺度,从过程的角度来审视文学,文学的话语权力或者文学的话语权力关系就是这样的新尺度。从话语权力关系来看文学史,文学史上的古今之争,雅俗之辩,继承传统与鼓励反叛、提倡标新立异的分歧,强调作者自主性和强调社会生活的重要性的差异等问题,都是由这种话语权力关系所引申的。  相似文献   

6.
季进:我们还是从你倡导的"华语文学"的概念说起吧.大陆学界习惯上把大陆文学、港台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等截然划分,很少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加以观照.  相似文献   

7.
季进:我们还是从你倡导的"华语文学"的概念说起吧。大陆学界习惯上把大陆文学、港台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等截然划分,很少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现照。而你的研究则涵括了两岸四地的华语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把大陆、台湾、香港、大马的华语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创作视为一个汉语写作的有机整体。对你而言,  相似文献   

8.
传奇这一文体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可借鉴的古典小说叙事资源之一,其中的唐传奇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它的叙述模式、文体风格、和审美趣味等对"寻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内在影响。从拟用传奇文体的合理性和学理性、如何在实践中承续传奇叙事以及对这一文体实践的功过得失等层面上,"寻根文学"重新处理了文学与传统的关系,这种有选择、有目标的文学实践充满着文体自觉和逻辑思辨,成为当代文学汲取古典小说叙事资源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以往,人们把审美教育仅仅看成是学校教育范围内的事,实际上,审美教育从横向上讲,乃是一种全社会的教育,从纵向上讲,审美教育绵延不止,贯穿于每个人的终生。所以,我们应当把审美教育看成是一种网络式的、具有不同类型与阶段的系统工程。对于各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三种类型,即:一,启蒙型;二,普及型;  相似文献   

10.
文学真实问题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此前人们已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之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总的来看,多半是侧重于某一文学类型的真实性问题,得出的结论往往不能涵盖各类文学的真实品格。本文试图联系文学的审美本质,从不同类型的文学对真实性的不同要求入手来理解文学真实性,并由此认为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者之间的异质同构可以作为不同类型文学的真实性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学语言,文学意象和审美的关系。文章阐述了如下几点:意象可以分为一般意象、观赏性审美意象和创造性审美意象。从创造性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艺术意境的产生,可视为从生活到创作的内在脉络;文学创作不是要把饱含感情的创造性审美意象转化为概念的堆砌,而是要用一系列概念去表现创造性审美意象;语言作为文学这一艺术样式的媒介,有其独特的优长与局限;在文学创作中,表现的意象和意象的表现的纷繁复杂和千变万化,为其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广阔境域,但也增添了其媒介运用的难度;语言的艺术需要艺术的语言,文学意象的酝酿和文学语言的提炼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旅游文学的含义和范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旅游文学含义和范围的讨论,近几年还是比较热烈的,有不少专家参与,发展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见解。本文试图从旅游的角度来观察文学,探讨文学从哪些方面切入了旅游,达成了旅游与文学的结合,把这类两结合的作品视为旅游文学。而不是从文学的角度观察旅游,寻找与旅游发生关系的作品。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提出自己对中国旅游文学范围的一家之言。文学与旅游诸要素的结合就产生了旅游文学。中国旅游文学由这样几大宗构成:头一宗是直接构成旅游吸引物或吸引因素的文学作品,这是文学与旅游资源的结合;再一宗是以旅游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  相似文献   

13.
玄言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一群有着特殊审美趣味和人生观念的文人所创作的一种文学形式,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东晋是玄言诗发展的至盛时代,内容上已经不再是对玄理的一味陈铺,而是把一些自然景物引入玄言诗中来作为喻象,尤其是东晋后期"融玄于景"这一类玄言诗更是把玄理融入到自然山水中,开启了山水诗的先河,其类型和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学符号学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符号是存在于具体历史时空文学活动中的,由最小文学手法、整一文学手法、文本文学手法、文本纯文学风格、文本文学审美风格五个层级自我调节构成的结构,其模式为:((((ERC)RC^1)RC^2)RC^3)RC^4)RC^5。其中,ERC,即自然语言符号。E,是其能指即音响形象;C,是其所指即概念;R,表示两者的关系。文学手法、文学风格,是文学符号((ERC)RC^5的基本意义。文学符号第一个结构层级的能指(ERC)与第五个结构层级的所指C^5文本文学审美理想具有双栖身份:既属于文学领域又属于非文学领域。通过(ERC)与C^5,文学符号在保持自己结构边界、结构转换规律维系文学符号自主、自足、自律运动时,维系与非文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一、总观西方真正严肃地暴露或描写性爱内容的文学,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几乎集中出现在文艺复兴与二十世纪两个时代。这种概括当然排除了文学史上持续出现的色情作品与个别例外的文学现象;同时,我们也把爱情题材视作与性爱有别的另一个文学领域。由此界定的问题,完全可以从社会学的观点来作出分析,但本文的内容不仅仅限于此。简单地说,我们企图以一种文化形态变迁中的精神历程来解答上述问题。从有关性爱史专著,特别是从福柯关于近代西方性史的专著受到启发,我们是否可以断言:性爱文学或对性作坦率描写的作品大量涌现的时代,恰与原…  相似文献   

16.
福克纳小说创作中的“吉诃德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诃德原则"是欧美小说创作中具有普适性意义的诗学原则,它从小说主人公的"文学病"特征、现实环境和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主人公的自我认知以及艺术效果的反讽等几个方面为<堂·吉诃德>以后的欧洲小说批评提供了基本原则和范式.而福克纳正是对这一原则进行创造性运用的重要美国现代作家.通过对福克纳小说创作思想、标准人物塑造以及叙事风格等几方面的审美考察,完全可以确证"吉诃德原则"在福克纳小说结构和审美构成方面所起的关键性诗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学鉴赏的类型,从鉴赏实践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欣赏为主的鉴赏;二是以批评为主的鉴赏;三是欣赏、批评融合并重的鉴赏。前两种类型各有利弊,关键在于鉴赏者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目的。后一种类型是较为完美、较少缺憾的审美,对鉴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方法都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最古老的文学,也是欧洲文学和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英雄,是古希腊文学的永恒主题。古希腊英雄把实现善、履行职责视为莫大的荣誉,他们在履行社会职责时的激情奔放与对荣誉的执着深深融入希腊城邦生活之中,成为城邦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精神力量。英雄伦理是一种职责伦理。《荷马史诗》与《俄狄浦斯王》中鲜明的英雄人性,展现了作家所要表现的不同英雄伦理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形象的诗性书写是新世纪文学一种新的表意动向。这种书写实际上是一种重述中国的文学行动,它重构了中国经验与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这种诗性书写是通过回归与激活传统美学而实现的,传统文化精神与美学风格是它的基本资源依凭。美好人性人情、具审美现代性质素的文化乡愁与故乡记忆、具形而上性质的精神境界与意义世界、神秘地域文化与民族神话叙事等形构了中国形象诗性书写的审美意涵;在艺术形式与话语风格方面,这种书写氤氲着一种古典美学趣味,表现出鲜明独特的 “中华审美风范”。从深层文化意味来看,这种书写是新世纪文学关于中国形象的灵魂书写与精神烛照。  相似文献   

20.
巴尔扎克的文学本质论的卓著之处在于,他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具有审美特征的历史,并在这种理论前提下提出了新的文学类型,并且最终对这种新文学类型的功能进行了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