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冯春晓 《科学发展》2022,(12):23-30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为更好地发挥上海在建设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必须系统规划,分步实施。近期聚焦“补短板”,以构建“动力源”为主线,打造“全方位”立体完整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框架;中期聚焦“强动力”,以增强“动力源”为核心,构筑“多体系”高效协同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高地;远期聚焦“重引领”,以显示“动力源”为使命,建成“中国式”全球领先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样板。  相似文献   

3.
4.
5.
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竞争新优势、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多重融合视角,利用熵值法,从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效益等维度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综合体系及子体系进行评价测度及特征分析.进一步地,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密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水平、互联网普及程度、财政分权程度等因素对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其构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名山 《科学发展》2009,(11):82-95
本文重点研究上海现代服务业定位与重点服务业发展。首先,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六大问题。其次,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着重指出世博会为上海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再次,根据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提出了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定位是上海应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其现代服务业的辐射能力应覆盖长三角地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城市;产业定位是发展二三产业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联动发展;区域定位是中心城区应立足增强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发展金融、航运、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郊区应立足增强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同时,本文提出了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国际化提升上海服务业能级,以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以信息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法治化创造服务业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功能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构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进一步增强上海服务全国的能力及国际竞争力。最后,提出了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8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先进制造业大致经历了"在调整中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调整中提升"三个阶段,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的竞争优势。然而,上海先进制造业也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金融危机结束后世界产业发展格局的调整,上海工业如何保持先发效应,走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实路径,实现持续发展,形成与服务经济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制订"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国家现代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仅要实现经济现代化,还必须实现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目前,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更显紧迫。建设社会现代化,就必须实现民生事业、社会事业现代化(包括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医疗卫生现代化、社会保障现代化等)、社会体制现代化、社会管理现代化、社会组织现代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社会观念现代化和社会结构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上海要锚定具有“世界影响力”目标,从塑造核心功能、转换新旧动能、推动区域一体化和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等维度入手,释放功能提升效应、结构调整效应、空间联动效应和环境改善效应,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确保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以进一步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巩固全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地位,推动经济总量在全球城市中持续进位。  相似文献   

10.
王振 《科学发展》2014,(8):33-38
在上海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发展健康经济作为上海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要以最具优势的医疗服务业为主导,以医疗器械、药品食品制造业为两翼,以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医学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三大支点,以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两大助推,加快打造健康经济产业集群,大力塑造健康经济城市品牌.争取在四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释放三级公立医院能量.二是激活医疗服务市场,加快引进外资、培育民资.三是促进健康经济与新产业革命融合发展.四是立足自主创新,努力培育本土企业.  相似文献   

11.
聂鹏  周立群 《城市》2012,(2):16-18
楼宇经济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程度成为反映一个地方经济实力、财富集聚、新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它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由此也产生了城市发展的新理念与新模式.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天津楼宇经济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成为天津发展的新亮点.然而,在发展楼宇经济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理清和破解的问题,如没有理顺楼宇经济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系、反映楼宇经济发展的统计与评价体系不健全、楼宇经济与楼宇文化的发展不协调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外掀起了关于现代化的研究热潮;同时,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也有了新的变化,逐渐吸引了国内少数学者的视线.进入90 年代,关注中东经济现代化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述评,认为前人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在这一领域还存在有许多空间,待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去更深入地拓展和钻研.  相似文献   

13.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与长三角龙头,必须以服务业为主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发挥对长三角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但与纽约、伦敦等其他国际服务型大都市相比,上海存在明显的现代服务经济功能缺失,而这种缺失又影响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如何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如何改变服务业比重始终处于"滞后"状态,如何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进一步生产或者最终消费提供服务的中间投入,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16.
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通位于市场最前沿,是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桥梁和纽带,并引导着生产。发展现代流通以提高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功能之一,上海的贸易中心建设与发展现代流通业紧密相连。通过阐述现代流通的内涵及发展趋势,探讨现代流通业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之间的关系,分析上海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上海在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进程中应积极构建十大贸易服务平台、优化商务布局,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上海大力发展航运业,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促进城市产业规模的提高,带动城市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实现腹地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同时也会带来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和港口非良性竞争等负面效应。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和惯例,通过先行先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必须从过去单纯追求“量”的外延式增长转变为注重“质”的内涵式发展,由传统意义的货物集散中心迈向现代意义的资源配置中心。为此,上海港口与航运服务业必须率先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服务功能、实现错位异构发展。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上海城市转型时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开启全面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航阶段,上海要胸怀“两个大局”,直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问题、新挑战,积极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增强城市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增强城市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枢纽作用,打造国际领先的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平台,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水平,并带动长三角区域整体经济竞争力水平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刘重 《城市》2012,3(3):28-31
一、大都市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一)大都市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的水平代表着这座城市甚至这个国家的服务业竞争力一个城市的中心城区有没有辐射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主要看其经济总量和服务业比重,这是确立中心城区地位的经济基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中心城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往往代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国际创新中心是指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创新文化发达、创新氛围浓郁、科技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科技发展潜力和人文自然环境、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城市或区域,是全球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源地和产生中心之一。上海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稳居全国各地区前列,具备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的先天优势。上海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必须在城市总体发展格局中进一步凸显科技创新功能,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文化强市战略,全力以赴抓好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使科技创新功能成为城市功能的核心和关键,着力增强城市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综合竞争力,到2020年基本建设成为具有雄厚竞争力、强大辐射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城市,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中枢、国际创新知识生产源地、世界创新经济战略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竞合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