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新农村住宅建设投融资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急迫性和必要性,面对农村建设资金的极度短缺已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解决农村住宅投融资的瓶颈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情况,指出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是发展农村住宅市场的首要推动力,并从农村住宅市场需求与前景,农村住宅现状分析,国内外农村住宅建设投融资,建立农村住宅建设财政金融的配套政策、财政金融支持的途径与方法、投融资的体制与机制改革等几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资本”——农村基础设施,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问题。合理配置稀缺资金,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已成为当前的紧要课题。从投资总量分析、结构分析和效益分析等多角度透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优化投入结构、建立农民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和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机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四个方面加强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住宅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新型小康住宅。这既是新世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模式的阶段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合投融资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产品性质及其投资需求特点,本文探讨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在不同阶段的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资金支撑,而目前资金短缺严重财政农业投入不足、农村信贷供给与需求错位、农户收入水平制约投资规模、农村集体经济和企业的分化重组削弱了投资实力。深层次制约因素有农业投资的低盈利性和服务群体的弱质性、国家长期的二元经济政策、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农村金融体制变迁脱离实际需求等。因此,必须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确保财政对农村公共品的投入,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导引多元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加大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并吸引外资投资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6.
在结合投融资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产品性质及其投资需求特点,本文探讨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在不同阶段的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7.
健全与完善农村投融资机制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四川省农村投融资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财政支农投入资金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投融资风险规避机制缺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构建财政支农管理体系;二是要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三是要回流农村资金;四是要完善农村投融资风险规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目前重庆农村发展面临着资金需求量大 ,但自身积累有限 ,对市场资金又缺乏吸引力的投融资难题 ,重庆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取得成功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文章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简要分析了重庆农村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相似文献   

9.
目前 ,我国基础设施的投资除政府财政拨给的有限资金外 ,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信贷融资方式 ,但从现实情况看 ,仅靠这些资金难以满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必须建立一种与传统的投融资体系不同的全新的体系———政策性投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是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此,本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投入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政策能否真正发挥效力有赖于农村投融资体制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因此,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投入增长的同时,积极推动农村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 本研究以全国11个省100个县的实证调查为基础,着重分析农村投融资体系的主导力量--财政和金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