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互嵌”是当下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领域的新兴概念,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官坝村作为鄂西南地区因历史移民而形成的民族互嵌式村落,来自异地的多民族人口汇聚于此,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居住格局相互交错为表现形式的空间互嵌关系,以基层市场、礼物经济为纽带的经济互嵌关系,及以语言融合、信仰交融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互嵌关系。受互嵌关系的影响,官坝村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频繁深入,民族关系和谐稳定。本文旨在通过对官坝村的案例分析,揭示民族互嵌式村落的形成演进过程,为当今“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提出的重大创新举措,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形式,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又促进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本文以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这一多民族聚居区为例,厘清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格局的历史演进,阐明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生活范本。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社会背景复杂,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人口迁移与民族互嵌式居住格局的形成;矛盾冲突与和谐友好并存,和谐是主流;各民族聚合力达到历史新高度三个方面。同时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近代广西各民族交错杂居,走向互嵌融居,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近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体现出“内聚中华”的共同心理素质,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奠定心理基础;近代广西各民族共同抗敌体现出的团结合作精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深刻内涵方面,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交际形式,强调交往的强度与广度;民族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交际内容,强调交流的精度与深度;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的交际效果,强调交融的效度与限度。在结构样态方面,有本体结构、外延结构和总体结构之分。其中,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间的协同与共生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统的本体结构;空间、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的联结与整合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统的外延结构;以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为统领的“1+2+3+4+5”上下贯通的衔接与联动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统的总体结构。在理论特质方面,主要包含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等四个方面,这为更好地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祁进玉  孙晓晨 《民族研究》2023,(5):57-67+140
本文主要基于田野调查以及历史资料,对满洲里口岸多元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其多元饮食文化体系的形成,主要遵循两条主线:一是农耕饮食文化与游牧饮食文化之间的互动交融,二是俄系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入。满洲里口岸多元饮食文化体系,既包含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不同民族饮食文化传统,也含有俄系饮食文化要素。满洲里口岸特色饮食文化的形成与不断发展,有机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充分显示出由多元饮食文化汇聚、交融、互鉴而成的一种地域性共同文化形态,是中华文化开放包容、多元一体的具体印证和生动体现,也是我国边疆地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日常生活领域具体真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清代归化城、绥远城地区由于各民族的不断涌入,逐渐形成了多民族杂居共生的局面。归绥地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经历接触、交流、重组和重塑,通过不断调整各自内在的结构以应对外来的影响,呈现出各民族间文化上交流互鉴,经济上相互依赖,生活上守望相助的局面。正是在这种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国家政治建设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现代政治内涵。从政治哲学角度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种三维政治存在,第一维是规范性交往交流交融,第二维是制度性交往交流交融,第三维是其他政治实践中的交往交流交融。三者具有形而上、形而中和形而下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政治价值理念—政治制度—政治实践的逻辑闭环。规范性交往交流交融,表现为各民族要内化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之价值,远景表现为各民族要为未来的民族融合、人类大解放努力奋斗。制度性交往交流交融,以前述规范为前提,表现为各民族在基本政治制度框架内交往交流交融,这是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共建伟大祖国的正式制度过程。其他政治实践中的交往交流交融,表现为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大解放,共同参与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以及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大地上逐渐形成的由56个民族组成的共同体,物理空间上彼此共在,社会空间上彼此共识,文化空间上彼此共享。民族高校各民族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交往交流交融,易于达成共在共识共享的生活图景。通过对X民族高校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发现民族高校存在各种类型的民族互嵌和互动的社会场域,相关民族主体作为社会行动者可在公共的社会场域内相识,形成民族个体在场或共在,促成民族互动形成面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格局。在民族高校里,各民族主体在共居、共学、共事和共乐等过程中,最终形成了各民族文化共享的生活世界。这种共在共识共享的生活图景,构成了各民族相知相爱的生活气氛,实践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画面。因此,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场景中,国家在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是培养民族个体的跨文化认知能力的基石,以此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及其先民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融互动,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国数千年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给当今中国和人类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和启示。认真总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敦煌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导,融入来自中亚、西亚各国以及西域、青藏、蒙古等地区的民族文化成分,呈现出博大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多元性。这既是敦煌文化的个性,也体现出了敦煌文化的特质。在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大量民族文字文献,以及敦煌石窟中出现的宗教文化因素和民族因素,都表明来自中原的文化与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在敦煌和谐相处、交融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最终融合成为别具一格的敦煌文化。这是长期以来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同时也是与各种外来文化互相融合而逐步生成的,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壮大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生动例证。  相似文献   

11.
王羿 《中国民族》2023,(1):48-49
<正>古往今来,各民族长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服饰文化,其不仅具有多元化的风格,更有共同性的特征。各民族服饰的变迁,因历史、文化、自然等因素而纷繁复杂,并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彼此相因、交融互摄。  相似文献   

12.
人口大流动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机会和空间,也使城市变成影响民族关系的敏感地区。在这一形势下,如何帮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居留、落户,进而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探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留与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高达82.3%,落户意愿为42.3%,可见他们向往城市美好生活的愿望比较强烈,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着积极的期待。居留和落户两类决策的比例迥然不同,说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正在从初步融入逐步走向深度交融。收入、学历、社会心理认同、公共服务等是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留和落户意愿的关键因素。居留意愿主要受到经济融合程度的影响,而落户意愿与公共服务获得、社会心理认同密切相关。顺应形势,构建嵌入式社会结构,须营造民族和睦的社会氛围,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认同;并及时动态了解其境遇和诉求,对接需求实施服务供给侧改革,以减少其对土地和传统地方性、民族性关系的依赖。  相似文献   

13.
从古至今,新疆的民族互动中既有着碰撞、冲突和战争的一面,又有着交往、适应和融合的一面。在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格局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因其地域、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现状,因此各民族及其成员依据自身的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在处理民族关系时也呈现出不同的认知和特点。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因素也较为独特,既有长期的民族、宗教等历史原因,也有社会转型时期不同民族文化和心理差异、突发事件等的影响。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既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护民族地区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加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等培养,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大力解决好民生问题,同时,还要加大对"三股势力"的打击力度,建立和睦的周边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会议提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本文针对系统地论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来源以及学术界的不同争论,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指出正确认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社会化已经使传统意义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将在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发生巨大改变。从空间社会学理论视角来看,在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要注重三方面的建设:物质空间的生产要基于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的民族经济交往;符号空间的生产要注重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交流;精神空间的生产要强调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的民族精神交融。因此,在数字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支持下,可以找到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以形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局面,达成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并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处理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目的、内容、方式、路径、需要处理的关系、原则,以及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等八个方面梳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内在逻辑及中国特色,以期为构建新时代中国民族理论体系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7.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解决群际冲突问题而构建起来的群际接触理论,可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重要启示。首先,依据群际接触理论框架阐释了其最优条件,分析了增进了解、缓解焦虑、产生共情三大作用机制与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机理,即交往是增进各民族群体间的了解与互动;交流是通过情感交流缓解交往中的焦虑感;交融是产生共情,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其次,在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和作用机制下探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路径:一是以政策文件为支持,推进民汉学生混合制与互嵌式社区建设;二是以合作学习为条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三是以现代媒体技术为手段,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交融创新。  相似文献   

18.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必然的趋势,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了相关论述,指明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正确道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深入解读,发现其更深层的含义,即人员交往、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同时结合了当前形势及相关理论,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包括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综合交往观、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社会交往观和以普遍相融为归宿的世界交往观,它为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概念认知提供了一种解释性框架。基于此,就概念内涵而言,民族交往是以经济性互动为基础的民族全面交往,民族交流是以主体间性沟通为原则的民族双向交流,民族交融则是以共同性增进为导向的民族有序交融。就内在逻辑关系而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族际普遍联系互动与民族关系动态演进中的一个“连续统”,这个“连续统”以民族交往为系统结构,以民族交流为系统过程,以民族交融为系统功能。就外在逻辑而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存在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个体性与集体性的统一这三重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20.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必然的趋势,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了相关论述,指明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正确道路。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深入解读,发现其更深层的含义,即人员交往、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同时结合了当前形势及相关理论,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