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归化城、绥远城地区由于各民族的不断涌入,逐渐形成了多民族杂居共生的局面。归绥地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经历接触、交流、重组和重塑,通过不断调整各自内在的结构以应对外来的影响,呈现出各民族间文化上交流互鉴,经济上相互依赖,生活上守望相助的局面。正是在这种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李建军  李宗赫 《民族学刊》2022,13(11):1-8, 141
共同历史记忆具有共有性、时代性、建构性和凝聚性等鲜明特征,对展示中华文化符号、体现中华民族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重要的载体依托、桥梁支撑和价值彰显作用。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是由各民族共同拥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书写的革命文化、共同弘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符号和标识等组成,是各族人民的感情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守护、传承、阐释和弘扬。  相似文献   

3.
“共同体”是一种以共同关系为纽带联结形成的关系性存在,体现为相关人群和睦相处、平等互助、凝聚彼此的内生情感关系,其核心构成要素是关系理性、价值共识和情感归属。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是推动各民族开展社会交往、文化交流和情感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与“共同体”的核心构成要素具有内在的逻辑自洽关系,体现在:社会交往培植关系理性、文化交流增进价值共识、情感交融厚植情感归属。坚持从关系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三个层面协调推进、有机统一,对于增进共同性、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早已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随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藏传佛教传至祖国其他地区,这不仅增进了各民族在宗教文化上的交往交流交融,而且也增进了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历史上,藏传佛教爱国人士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和谐、边疆的稳定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广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居住环境、生产方式、文化形态、婚姻形态不断发展进步,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被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深入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及经验启示,不仅有助于广西继续发挥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动作用,也将为全国各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及其先民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融互动,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国数千年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给当今中国和人类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和启示。认真总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湖北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着力推动、拓展创新鄂藏两地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取得新的成效。湖北省委、省政府高位谋划鄂藏交往交流交融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紧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中央对口援藏工作要求,充实省援藏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8.
代俊  袁晓艳  周雪  代芮 《民族学刊》2023,14(4):19-28, 136
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诉求,回溯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从多个方面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了铺垫。政治层面,通过实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制建设,加强了党的领导,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经济层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跨越式的“共同发展”快速提高了民族地区的整体生活水平,促进了各民族人民平等交往和交流,增强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文化层面,多种途径的文化交流和交融,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教育层面,平等、优惠的教育政策,以及教育内容同质化等,培育了青少年一代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际传递和持续铸牢。在口述史视域之下,通过西南民族地区三线建设亲历者的回忆,讲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变化历程,挖掘三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历史经验,为新时期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湖北各族干部群众积极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把“各民族美好生活与幸福家园共同缔造”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从村头巷尾、门前屋后的大事小事做起,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各族群众共建美好家园,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10.
晚清民国时期,内地移民与疆内各民族在生产场域中交往互助、交流互学;在社会生活场域中,各民族之间饮食服饰语言互相借鉴、日渐相近;在社会经济场域中,各族商民经贸交流相互依存、互利互惠;在社会文化场域中,各族群众共度节日庆典、共享庙会社火。虽因宗教信仰不同等原因存在着丧礼等文化差异,但内地移民和疆内各族人民相互包容、彼此扶助,共同建设新疆已呈不可逆转趋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达到了新的高度,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社会背景复杂,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人口迁移与民族互嵌式居住格局的形成;矛盾冲突与和谐友好并存,和谐是主流;各民族聚合力达到历史新高度三个方面。同时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近代广西各民族交错杂居,走向互嵌融居,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近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体现出“内聚中华”的共同心理素质,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奠定心理基础;近代广西各民族共同抗敌体现出的团结合作精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构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花儿”是甘青宁地区多民族共创共有共享的民歌符号,充分体现了甘青宁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对于“花儿”这一西北多民族共有文化符号的解读,既是从文化本位的角度对于西北花儿的本质属性进行正本清源,更能从经验案例中提供一个各民族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方知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提出的重大创新举措,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形式,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又促进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本文以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这一多民族聚居区为例,厘清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格局的历史演进,阐明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生活范本。  相似文献   

14.
<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一大重点。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力强、发展后劲足等特点,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首批整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州,正以大旅游发展加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本文以恩施州为例,探讨以全域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路径。  相似文献   

15.
陶砥 《民族学刊》2018,9(4):50-57, 112-115
新加坡在建国之初,移民人口众多且民族结构复杂,各民族分块居住且隔阂较深,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张力明显。但新加坡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综合措施,有效地协调了各单元民族之间的关系、各单元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逐渐探索出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模式,这一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党统领、政府推进;二是存异求同、多元一体;三是明确底线、厉行法治;四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五是经济为先、多维并举。对新加坡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模式进行考察与分析,能够为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提供借鉴,对新时代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亦有启发。  相似文献   

16.
石硕  王挺 《民族学刊》2022,13(3):1-4, 13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的“四个共同”,其中之一即是“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文章结合藏文史籍中存在大量对中原史实的记叙,对各民族共同书写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重视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要求,不仅极大丰富和拓展了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思路和眼界,能让我们在传统史料中看到一些过去为传统史学观念所遮蔽的或被我们忽视的丰富内涵与意义。从这一意义上说,重视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要求,无疑为中国民族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引领性的新的学术方向。这正是我们从藏文史籍中存在的大量有关中原史实记叙所得到的一个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法律是构成现代民族和民族国家必不可少的要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规范存在于《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刑法》《民法典》等法律和法规中。用法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推广宪法中的公民和国民观念,同时用立法促进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公民拥有平等、相互的权利与义务纽带,注重吸收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和习惯进入法律;在司法和执法中应严格遵照法律,在各族人民平等的基础上,保护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实现合法权利,在法定的自由裁量范围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裁判依据。法律的有效运行,可以让各族人民感受到更多的共同性,再通过法治教育和普法协助,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陈民炎 《民族学刊》2023,14(2):65-72, 157
20世纪初,云南建水纳楼普氏土司招募建水、元阳、石屏、曲靖、通海等地汉族向“江外三猛屯方”移民,通过这一举措进一步开发和治理红河南岸地区。作为地方政治精英,纳楼普氏土司实施了一系列的“兴边政策”——开街互市、马帮商贸、征收银粮等,同时联合西南民族部酋共同开发和治理“江外三猛屯方”,实现其“以市治边”的政治目的,继而维护西南边疆社会的稳定,保卫祖国领土。因此,红河南岸领土的开拓与守卫过程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祖国的宝贵历史。红河南岸地区各民族百年来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以此实现西南边疆社会稳定。这对当下民族地区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清中期青海地区国家政权建设增强,为清朝实施以蒙藏分治为核心、严格控制口内外民族交往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民族隔离政策奠定了组织保障。这种外在的制度性干预,对青海口内与口外造成不同影响:口内较少受到民族隔离政策影响,民族融合广度与深度持续增强;口外及其与口内的民族交往交流受到抑制,遭遇多个层面的抵制,但民族交融生生不息,消解着清朝的政治权威性。这说明源于物质生活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族际交往交流是自然趋势,民族交融乃是历史所趋与民心所向,并不因国家权力干涉而停滞。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北以茶促“融”,架起了民族团结进步的连心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以茶为媒,促进边疆茶销区与内地茶产区、中东部地区与民族地区产茶区之间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以茶富民,加强民族地区茶产区“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助力各民族共同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茶载文,推进中华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以茶润心,挖掘各民族创造中国茶的历史,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茶弘道,宣传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精神特质,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现将《民族团结研究》杂志刊发的《湖北省以茶促“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文转载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