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杭州市地处钱塘江北岸京杭运河南端,面积为127km2。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与城区紧密相连,形成了“三面云山一面城”、“一城山色半城湖”这一独特的城市风貌。优越的地理条件、秀丽的自然山水,悠久的城市历史,使杭州名胜古迹遍布,历史文化摧保,成为一个人文基本、中外游客向往的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4月又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园林城市”。在全国517个城市中迄今仅有5个城市获此殊荣。然而在兴奋之余,我们认为杭州的城区建设中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与其它风景城市一样,也遇到了“太地矛盾…  相似文献   

2.
孔庆赞先生在《北宋东京四城制及其对金中都的影响》一文中认为北宋东京的皇城、宫城并非一城,东京由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重城构成。但据史料,五代时期东京的皇城、宫城实为一城,是对唐汴州节度使衙城的延用。北宋时期又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皇城、宫城只是称谓不同,实为一城,现代考古资料也证实了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3.
晋宋建康城市形制为套城制,第一重宫城设有六门,六门外置行马,为宫城外部空间的重要管理设施;第二重都城也以六门为标志,六门内人员出入行止主要体现在行车分道制度等。建康城市的空间管理突出了统治者在空间划分和对人的行为约束这两方面的控制功能,凸现了城市行为空间的等级制和象征性。  相似文献   

4.
城门是城市中的重要构成要素,除军事、建筑功能外还具有较强的“礼仪性”。中国古代都城城门至汉代已确立采用三门道的制度。至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套京城、都城、府州城及其他一般城市彼此不同的城门规制。北宋诸京城门,特别宫城正门的营建与改建也先后受到隋唐洛阳城和长安城的影响,以东京宫城正门为例,北宋初期为下列三门道前出双阙,晚期则改建为下列五门道前出双阙。这也进一步影响到宋代地方城市城门的营建与改建,反映出宋人观念中“列郡”“国都”的城门制度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临沂市国土资源优势及国土开发整治的限制性因素,提出了以临沂城、兖石铁路沿线产业聚集带的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沂蒙山地区、沂沭河冲积平原区、沭东丘陵区的区域优势,带动全区经济振兴的“一点一线三片”的总体开发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荣昌县城绿地系统规划采用地形地貌分析、景观生态分析、游憩理论分析、视觉景观分析等分析方法,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荣昌县城2006-2020年构筑“山、水、城、林、人”和谐融合的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及各阶段的规划指标;提出“两环三带、四横四纵、三楔七园”的布局结构,营造“青山半入城,三河皆通汇,绿心嵌荣城”的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7.
2005年8月22日,省委常委第十次到南京集体调研,专题研究南京工作。会上,省委书记李源潮为南京在更大范围内谋发展勾画了蓝图:南京应重点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国际制造业中心、全省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东部城市绿化中心。 很快,“五大中心”建设写入了南京“十一五”规划,出现在南京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委会中心议题上,一直争论不断的南京中心城市内涵有了明确注解。适应江苏战咯布局、做强城市功能特色,放眼长三角乃至全国——南京直奔“长江第一城”。 南京的发展只有服务于全省战略布局,为提升全省在长三角和全国范围内竞争力作贡献,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汪扬 《金陵瞭望》2011,(25):28-29
河西新城经过近10年的开发建设.全面拉开了城市新中心的雏形和框架,为实施“一城i区”、“一疏散三集中”城市发展战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化新南京看河西”的目标已初步实现。“十二五”期间.河西新城区将按照“优化提升中部、提速建成南部、综合整治北部、规划建设西部”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青奥村、金融城、海峡城、会展城、生态示范城,以及CBD商务轴、文体轴、青奥轴、河西大街商业轴、滨江景观轴的重点项目。经过三至五年建设,把河西新城建设成现代化新南京的标志区和核心区.并发展为长三角乃至整个泛长三角经济区域承东启西的重要窗El。目前.迎接青奥盛  相似文献   

9.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齐名 ,是中国得以被世界认知的历史人文景观之一 ,杭州城市以其位于京杭大运河南端的地理位置优势而闻名于世。运河不仅孕育了杭州城市 ,而且围就了杭州西湖 ,扩大了杭州地域 ,规划了杭州街巷 ,带动了杭州经济 ,奠基了杭州文化。因此 ,运河是杭州城最具意义、最具文化淀积的构想符号之一 ,是集杭州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资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品牌。有鉴于此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与杭州市拱墅区在联合进行“运河文化与城市发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 ,于 2 0 0 1年 1 1月 2日、3日联合召开了“中国运河文化研讨会” …  相似文献   

10.
杭州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代灿烂文化的名城,也是我国历史上六大古都之一。杭州的建城,始于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由于江南大运河的开通,经济逐渐开发,其地位日益重要。到了唐朝开元年间,杭州已成为东南大郡。在五代十国期间是吴越的国都,钱镠曾经进行过全面的建设,使它成为“邑屋繁会”,“江山雕丽”“钱塘富庶,盛于东南”的城市。北宋时,由于国家的统一,政治相对安定,杭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就更加迅速,成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参差十万人家”的繁华美丽的都市和“百事繁庶”的“地上天宫”了。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高宗在金兵的穷  相似文献   

11.
云山 《百姓生活》2012,(7):63-65
位于浙江省临安市锦城镇太庙山南麓的钱王陵,距杭州43公里,是唐末五代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吴越王钱锣的陵墓。钱锣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开创者,苏杭“人间天堂”的奠基者。钱谬之陵,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遗址旅游地功能分区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提出遗址旅游地功能分区的原则和“三区”布局模式。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为例,详细地阐述了“三区”布局模式的结构功能和开发策略,对其他同类景区具有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13.
武昌首义的信息传入杭州后,城中居民越发恐慌,纷纷出逃以避战事.城中众多米店被捣毁、钱市异常混乱、典当业维艰、丝绸业等生产困难甚至停工等,杭州城陷入了“纷乱”状态.杭州城和平光复后,军政府与绅商等各阶层采取了收缴枪械、安抚旗人,实行恤政、解决民食,举办商团、维持治安,发行军用票、稳定钱市等措施,使城市秩序趋向“平和”.期间,军政府始终以和平主义及社会建设为标的,诠释了辛亥革命的另一面相.  相似文献   

14.
2007年2月8日,成都被国家旅游局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列为“2006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此次大陆地区共有26个城市参加“创佳”竞评,成都与杭州、大连三城市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旅游局、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共同确认的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大学作为成都综合评比验收的唯一地方高校代表,为成都市“创佳”付出了艰辛努力,做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浙籍作家的杭州书写中,郁达夫是着墨颇多的一位。郁达夫的杭州书写,尤其是其与杭州之间的遇合与龃龉,带有典型的郁达夫式的况味。梳理郁达夫的杭州体验与书写,可发现其经历了从小镇青年的向往与幻灭,到旧式文人的耽爱与偏执,再到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与私人恩怨迁移的嬗变,其中又始终夹杂着郁达夫式的私人意绪。杭州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一向尴尬,在郁达夫的文学地图中亦处于一个历史“中间物”的位置,城市精神定位模糊。而郁达夫本人也是处于一种半新不旧的矛盾中。飘忽游弋的城与漂泊无依的人,在动荡的时代中,既遇合又龃龉,同病相怜也同性相斥。城与人的精神的同质性,或许是郁达夫与杭州之间最为深层的羁绊。  相似文献   

16.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基于“两个大局”,着眼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三重逻辑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成逻辑,即历史逻辑是其形成的必然性,理论逻辑是其形成的合理性,实践逻辑是其形成的可行性。涪陵区作为西部地区一个重要节点城市,要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要找准涪陵区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位置,分析其优势和短板,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即:一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将制造业作为提升融入“双循环”的关键着力点;二是要抓发展机遇,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融入“双循环”的关键节点;三是要优化功能布局,以“一城三区两带”协调发展作为融入“双循环”的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17.
镇江市沿江建城,城市结构布局是东西走向,属带状城市,带状布局城市和非带状布局城市相比,其城市空间相对分散,城市处延较广阔,城市发展速度也较快,多属新兴发展城市,目前,镇江市布局属带状结构,人口,资源,经济等规模都已达到中等城市水平,有些指数还达到了大城市的标准,因此,其城市结构布局与城市规模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些矛盾,它要求对目前镇江市的城市布局作必要的调整,规划设计一个丰满,功能集中的新的城市结构布局,以适应其向大城市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镇江市“南山北水”的“十一五”城市建设战略布局背景下,以金山湖整治工程为实例。提出立足“地脉”、“溯源”文脉、整合“景脉”、拓展“游脉”、打通“经脉”的“五脉”整合城市山水景观运作思想。探索新的治水、城市经营理念下城市景观构建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教学互动离不开空间上的配合。高校理论课密集,而传统的“平行式”课堂布局并不是特别适合开展理想的教学互动。优秀教师既是好“演员”,又是好“导演”,能够根据课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快速灵活地调整课堂布局,创造良好的“向心空间”,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课堂组织得犹如一场精彩的演出。在讨论式教学中比较适合采用“环绕式”空间,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则比较适合采用“围墙式”空间,这些空间模式都可以视实际需要作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产城融合要以“产城人”互动为基点,构建产城人互动的有机体系,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城市功能为载体,以产业高级化为动力,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城镇发展模式。政府推动产城融合的政策措施需要重点关注:积极推动产业向高级化转型;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区域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