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利策戏剧奖得主尼尔·西蒙从20世纪60年代起纵横百老汇和外百老汇的舞台。直到今天,他的剧作依然是美国观众的最爱,是批评家争论的焦点。其作品以人们在美国梦追寻之路上的欢笑与泪水,婚姻中的相处之道,和个人的精神压力为主题,对中国的学者和观众具有社会,文化,艺术多层次上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马文学和希腊文学均为世界文学的渊源,罗马喜剧虽是希腊喜剧的传承者,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给了后世更加深远的影响,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大师都曾从罗马喜剧中吸取过精华。希腊与罗马,这两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民族和传统,导致两地的文学不可能完全一致。喜剧在罗马是一种来自于异质文明的文学形式,从众多喜剧家的改编和创新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在罗马本土的舞台上绽放异彩。笔者试图从文体特色、语言风格等方面对普劳图斯、泰伦提乌斯、米南德、阿里斯托芬等人的喜剧进行分析,对比其中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以便更清晰地梳理和认识古罗马的喜剧流变。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小说最显著的美学风格,是它焕发着一股勾魂摄魄的喜剧美。它主要体现在运用喜剧性很强的语言去创造喜剧情境、设置喜剧冲突,在喜剧冲突中刻画喜剧性格、塑造喜剧形象上,做到了三者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除了是公认的悲剧作家外 ,还是一位合格的喜剧作家。他的历史喜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究竟有没有喜剧精神 ?符不符合喜剧的美学特征 ?有别于他人对此问题的歧见、回避 ,笔者的看法是肯定的。其内涵主要包括 :人物性格的刻画富有喜剧精神 ,矛盾冲突的处理传达喜剧精神 ,戏剧情节的建构体现喜剧精神  相似文献   

5.
曹禺有着丰富的喜剧舞台经验和杰出的喜剧创作才能,同时他还就当代喜剧发展现状发表过诸多真知灼见,从而形成了曹禺关于喜剧本体、喜剧创作和喜剧表导演等方面的相关理论。梳理和探讨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理解曹禺的喜剧艺术和整体戏剧创作,而且对当下喜剧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概括了电视小品喜剧精神的艺术传承与审美内核,从喜剧语言、喜剧表演、喜剧结构几个方面分析了喜剧精神的艺术表现,探讨了小品艺术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李渔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自觉地致力于喜剧创作且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这种自觉的戏剧行为与他对戏剧艺术的理解、他的人生态度以及他的剧作的服务对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李渔虽然身负盖世才华 ,却始终与功名无缘 ,不得不以近于帮闲的身份为达官贵人演剧佐觞 ,在悲剧的人生面前 ,他却以喜剧创作自娱娱人。他对现实不满却不能与所厌恶的社会现象一刀两断 ,因而 ,形成了思想上的深刻矛盾。这种思想矛盾导致了创作中的喜剧精神 ,从而驱使他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8.
黑色幽默的喜剧性不应是想当然的、而是一个需要论证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以明确喜剧的内在规定性或边界为前提。美学意义上的喜剧,可以从是否以"丑"为直接的表现对象、是否以"笑"为首要追求的审美反应效果两方面来作为起码标准或底线,界定出其大致的美学范围。黑色幽默作品从艺术构成诸元素及其审美完成的各环节上均体现出与之相符的基本特征,例如人物的"丑角化"、情节的"滑稽化"、语言的"诙谐化"、修辞的"反讽化"、结构的"戏拟化"以及主题的"荒诞化"等等,因而理当被归入喜剧范畴。  相似文献   

9.
席勒一生没有写过一部喜剧作品,也没有一篇喜剧专论论文。他有限的关于喜剧的论述和阐发,却形成了西方美学史和文艺理论史上最为独特的喜剧理论和喜剧美学理论。席勒认为,从戏剧的题材和对象上来看,悲剧应该高于喜剧;然而,从戏剧的表现自由来看,喜剧应该高于悲剧。喜剧是美的心灵的表现,喜剧可以使人保持心灵的自由,喜剧使人趋向更高的目的。喜剧的目的一旦达到,就可以使得一切悲剧成为多余。席勒的喜剧理论和喜剧美学理论结束了古典形态的贬抑喜剧性和喜剧艺术的喜剧理论,让喜剧性和喜剧艺术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崇高的目的和伟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运用翔实资料分析了英国17世纪王政复辟时期两部喜剧中的“浪荡之徒”角色,对这种人物产生的历史原因、特点及发展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这类角色既是当时上流社会空虚生活和变态性爱关系的真实写照,又是当时上流社会爱情与婚姻观的一种反映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弗莱的喜剧批评以它的虚构型模式与叙述结构为特点。就其喜剧模式与叙事结构加以归纳评述 ,可以看出弗氏以莎剧为例有关喜剧与悲剧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吴祖光讽刺喜剧的代表作《捉鬼传》,兼及《牛郎织女》和《少年游》来看,他的喜剧创作明显受到传统戏曲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喜剧功能方面强调娱乐性、喜剧心态上幽默感的缺席及喜剧情节方面的荒诞、夸张与计谋的缺失。吴祖光的喜剧《捉鬼传》充分发挥了传统戏曲中谐谑娱乐的一面,注意力放在对多重戏乐和临场感的过分追求上,在结构与内涵上未尽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主要阐释杨绛喜剧精神的内涵 ,探讨其喜剧精神的人生与艺术资源 ,包括家学渊源、中国传统世情文学的教化和英法世态喜剧的影响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法国戏剧大师莫里哀终生从事戏剧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喜剧艺术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意义。莫里哀将喜剧与性格相连是其获得长久喜剧笑声的基础之所在,他赋予笑声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喜剧脱离浅薄的关键。他以公开的秘密、重复中发展的结构特色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莫里哀的喜剧在欧洲艺术史上是一个高峰,它使喜剧同悲剧具有一样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的喜剧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的喜剧沿袭了中世纪重欢乐而轻讽刺的喜剧传统,其题材都以恋爱为主题,表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莎士比亚的喜剧呈现了独有的美学思想与美学风格:其结构方式是“悲哀的开端,欢乐的结尾”;善于建构真正的喜剧纠纷;具有狂欢化色彩。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生命力是生生不息、变动不居、渴望自由游戏的。喜剧精神是主体的一种内在优越感和游戏精神 ,它蔑视一切阻碍生命力自由挥洒的禁忌与压抑 ,召唤人们去尽情挥洒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 ,倾情投入并陶醉于自己喜爱的、能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创造性活动中。文学艺术中的喜剧精神表现为一种文艺观 ,它是指创作者和接受者将喜剧世界观渗透到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中的一种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17.
电视情景喜剧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之一。灵活多变的样式、机智幽默的语言、无厘头式的表达等等,使其形成别具一格、灵活多变的喜剧风格,本文试对其喜剧性的审美特征构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诸多区域性"文化圈"中,东北民俗文化以其主导的喜剧精神而著称。文章对关东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乐观、粗犷的精神内核予以了自然地理生态、历史人文传统和区域群体性格等多方面的成因探索,并对最充分显现这种民俗文化精神的民间艺术、亚艺术形式——"二人转"、喜剧小品和东北大秧歌做了理性的分析与诠释。同时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喜剧观对东北民俗文化的性质作了理论的界定与阐析。  相似文献   

19.
浅析李渔小说的喜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渔是个喜剧型作家 ,其喜剧手段主要有戏剧化情节和喜剧型人物、“团圆之趣”和转悲为“喜” ,以及“俗中求雅”的语言风格 ;其小说虽云“无声戏” ,实可看作“无声的喜剧  相似文献   

20.
在多部喜剧中 ,莎士比亚将其主角女扮男装。透过这表面现象分析剧作家频繁使用伪装的原因 ,我们发现伪装对剧作家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伪装是构筑戏剧情节 ,塑造人物个性 ,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