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禄国是俄罗斯著名民族学家,由其所奠基的民族(этнос)理论在俄罗斯/苏联民族学界影响深远,然而长期以来,史氏在民族(этнос)理论发展中的贡献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意在沿流溯源,探讨史氏民族(энос)理论的本末。通过回顾民族(этнос)理论在俄罗斯的生命史,阐发史氏民族(этнос)理论的特征,论述其承前启后的调和作用。本文还介绍当代俄罗斯学界对史氏思想的继承,从而还原史氏民族(этнос)理论在俄罗斯民族学理论史中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
在前苏联的民族学理论中 ,以“民族” (этнос)概念为核心且涵盖各种“族类共同体”的分类体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对这套理论虽然存在着诸多质疑 ,甚至否定性的批判 ,但是其影响依然很大。中国民族学界对这套理论的研究不够 ,特别是西方“族群” (ethnicgroup)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传入后 ,对前苏联的“民族” (этнос)概念及其理论更是绝少问津。在西方“族群” (eth nicgroup)概念和“族群性” (ethnicity)理论大行其道的情势下 ,重视前苏联的民族学理论和当代俄罗斯民族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继续讨论 ,是发展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不可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俄罗斯民族学理论中的“民族”(этнос)(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苏联的民族学理论中 ,以“民族” (этнос)概念为核心且涵盖各种“族类共同体”的分类体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对这套理论虽然存在着诸多质疑 ,甚至否定性的批判 ,但是其影响依然很大。中国民族学界对这套理论的研究不够 ,特别是西方族群 (ethnicgroup)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传入后 ,对前苏联的“民族” (этнос)概念及其理论更是绝少问津。在西方“族群” (ethnicgroup)概念和“族群性” (ethnicity)理论大行其道的情势下 ,重视前苏联的民族学理论和当代俄罗斯民族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继续讨论 ,是发展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不可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举世公认,近三十年来,苏联在民族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提出并发展了一套этнос理论体系。在这方面,首先要提到Ю·В·勃罗姆列伊院士的功绩,对этнос理论作了最系统论述的,正是他的几部专著。直到60年代以  相似文献   

5.
1988年11月,《列宁格勒大学》周报编辑部邀请四位知名学者就当前苏联尖锐的民族关系问题进行了座谈。座谈记录在该报1988年第33、34、36期连续刊载,引起了知识界的兴趣。这里摘要译载如下,供国内关心苏联民族问题现状的同志参考。标题为译者所加。在座谈会上发言的四位学者是:列宁格勒大学地理研究所主任研究员Л·H·古米廖夫、苏联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所长 P·Ф·伊茨、列宁格勒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室主任 A·M·潘钦科、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教研室主任 A·C·格尔德。  相似文献   

6.
随着一些西方学说被介绍到中国,有关“族群”(ethnic group)及其相关理论已成为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学术界却忽视了与西方民族学和人类学术语“族群”、“族群性”等同出一源的俄语术语。本文在对俄罗斯民族学理论中的几个基本术语этнос、этничность和этническаягруппа与相应的英语术语ethnos、ethnicity和ethnic group进行源流、释义对比分析后指出,双方学术观点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этничность(ethnicity)的理解上,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个术语指“民族(或族群)的性质和特点”。差异之处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表示民族(或族群)实体的术语不同,俄罗斯学者用этнос,西方学者用ethnic group;(2)俄语этническаягруппа特指民族的亚体或部分少数民族,而英语的ethnic group已由原来仅指处于社会边缘的少数人集团和亚集团,扩展到泛指社会上因文化或血统关系而具有明显不同意识的所有集团,甚至包括一国之内占人口多数的民族集团。  相似文献   

7.
表述民族过程的出发概念是民族(этнос)与民族共同体(этническаяобщность)。“(Этнос)”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含有民族、人民之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术语很早以前就已在科学文献中采用(俄国著述大约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但把它作为专门概念进行科学阐述与深入研究,借以标识特殊的人们共同体,实际上还只是近几十年的事。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学说的讨论,正在苏联展开,在其他某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也不同程度地进行着。这使我们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社会主义民族论”在理论上是否站得住脚?有的作者否认“社会主义民族论”有任何科学价值。一些苏联作者自己也不想掩饰,这一理论是为苏联国家的超理论的利益,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是为完全实用主义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苏联民族问题及其理论和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启迪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苏联民族问题理论与政策研究>一书,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视角看苏联的民族问题,从正反两分法的视角总结了苏联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和谐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的警示.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为解决苏联各少数民族文化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一套以“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理论。该理论在提出后不久便通过左翼知识分子的翻译和介绍传入中国,并且在抗战初期的文艺大众化讨论中被援引进左翼文艺界的话语系统。在此过程中,斯大林民族文化理论在中国发生异变,形成更符合中国新文艺发展的“民族形式”理论。与此同时,毛泽东也对斯大林民族文化理论加以吸收和改造,为其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苏联的运用和发展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斯大林在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理论、民族平等理论、国家结构形式理论、民族经济理论、民族干部理论、民族语言理论和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倾向理论上的贡献与失误。由于斯大林及其后继者的失误,苏联的民族矛盾呈量的积累,并最终在80年代末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12.
·民族理论研究·邓小平民族理论独特的实践性及其深远意义黄成授(11)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特点及其对广西民族工作的指导意义冯成善周健(16)论邓小平民族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黄东辉孙继为(21)关于搞好广西民族大团结的几点认识余达佳(27)努力开创民族研究的新局面唐奇甜(213)坚持以邓小平民族理论指导民族地区工作韦剑峰(31)论邓小平各民族共同繁荣思想的理论特色及其实现途径陈辅逵(43)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及我们的对策宋涛(49)·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形成类型及发展趋…  相似文献   

13.
“部族”一词最早出现在苏联,意指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人们共同体”,“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国家市场的形成,部族就发展成为民族了”(见《俄华大辞典》第506页);后亦指社会主义时期人口少的“人们共同体”。“部族”(нaродность)一词的涵义是指过渡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民族政策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正确指导下,结合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形成、发展并完善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的结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族政策是受到苏联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影响,但是,并没有照搬苏联的民族政策及其体系,而是借鉴了苏联、包括西方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国情而选择了符合中国的发展道路、顺应各族人民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5.
在举国欢庆的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日子里,苏联人民对自己各个方面的成就进行了总结。民族学研究所和其它科学机关一起,也总结了四十年来民族学发展的情况。研究所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分别举行了学术委员会的纪念大会。研究苏联各民族的研究员们准备了我国各民族地区苏维埃建设成就的报告和讲演。为纪念国庆,“苏联民族学”杂志出了专辑。学术委员会讨论了苏共中央关于苏联新经济区划的决议。这个决议推动了重新审查科学研究计划,使其符合于集中力量研究民族学中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用“民族”一词通译或混译欧洲语言(以英语为例)中的nation、nationality、people、ethnicgroup不只是学术术语混乱的问题,而且隐含着政治问题。不宜用ethnicgroup来指称我国的“民族”。“国民-国家”(nation-state)理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但它不是普遍真理,在当代已成为引发民族冲突、民族分裂的祸源,危害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本世纪初在美洲产生并对许多国家有影响的“多族群国民-国家”(nation-stateofmultipleethnicgroups)的构想,是对传统的“国民-国家”理论的修正,但它不符合小民族的现时愿望与发展趋势。基于这种构想制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普遍归于失败。“多民族国家”(stateofmultiplenationalities)的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应当确立民族理论在民族科学中的主导地位──在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召开的“市场经济与民族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施正一在国家的学科分类目录中,民族学列在法学门类,是为一级学科。这是否合适,暂且不谈。而在民族学科中列为M级学科的有6个,即民族学(指文化人类学)、...  相似文献   

18.
对术语译名"民族过程"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贺萍 《世界民族》2005,2(3):77-80
民族学是近代自外国传入我国的一门年轻的学科。该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其学术研究的规范主要是建立在外国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因而在该学科中存在着大量的外来术语。这一特点使得术语引进与民族理论研究形成了密切的关系。目前,在我国民族学所使用的外来术语中,概念不清、译名不规范甚至不当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族理论的深入发展。有鉴于此,笔者择选其一,即“民族过程”加以探讨,期望这种研究有助于我国民族理论的建设。一“民族过程”是苏联民族学研究者为了适应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民族关系的实际和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19.
“当代民族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迫切问题”科学实践会议,1980年4月于莫斯科举行。这次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部民族问题科学委员会与苏共莫斯科市委莫斯科市讲座委员会、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和哲学研究所,为庆祝列宁诞  相似文献   

20.
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科学理论体系,是新时期广大民族理论工作者和民族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沈桂萍、石亚洲合著的《民族政策科学导论──当代民族政策理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导论》)一书,就是为创建中国民族政策理论体系做出的努力。这部著作结束了我国民族政策理论研究没有专著的历史,为我国民族政策科学理论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将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运作及其发挥政策效益产生重要作用。在多民族国家里,毫无例外地存在着民族关系问题,而且都有政府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政策。这就是我们通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