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安中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6):45-48
实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现代社会之间的有效融合对于继承与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对"传统"的概念梳理入手,指出传统节日文化和大众文化相互融合存在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运用现代科学的运作手段,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从而探寻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大众文化相互融合的三种具体路径.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为重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出了一条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锡诚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4):74-81,0,4
中国人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为基础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漫长的农耕社会所培育出来的天人合一、和衷共济、生生不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与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血缘家族关系与人伦道德礼俗制度。农耕和人伦,是破解传统节日内涵的两个要点。节日是在漫长的历史途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是某些圣人创造出来的。节日有大小之分,轻重之别,单一和综合之分,但就其起源和内涵而言,大都是基于农时或岁时的需要,在其发展中,逐渐被赋予了表达信仰、尊敬长辈、追念先祖、巩固伦常、维系道德等众多的内容,借着节日活动,使人伦家族理念深入人心、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变迁,节日发生着嬗变,但节日的核心不会被丢弃和置换。发展传统节日文化须遵循文化规律,坚守传统核心,反对造假重构。传统节日的根在民间,回归民间是保护传统节日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3.
王星涵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52-253,259
传统节日是活的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结晶,近年来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淡化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传统节日、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践还存在着诸多困难,本文从传统节日困境产生的原因和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着手,提出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5.
进入新时代,作为党之喉舌的播音员主持人承担着更加艰巨的使命任务,他们的播音创作不仅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同时也需要自觉肩负起传播和弘扬文化自信的指责.在媒体传播中,以自己的言谈举止表达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坚守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文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发展现状、新时代下播音员主持人坚守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要求,以及播音员主持人坚守文化自信的路径建议,进行了简单剖析,希望能对新时代播音员主持人坚守文化自信,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综合与创新的关系,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只有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才能创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倪志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8(3):245-247
全球交往的扩大,以及世界的城市化运动,为中国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保持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命和色彩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变革,建设与社会现代化相容、面向世界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新文化,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形象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研究城市的文化形象特征,才能把握城市文化脉络的走向,规划和创造出充满地方特色、性格魅力和生命活力的现代城市形象.本文讨论了城市文化形象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形象形成的基本条件,对城市文化形象继承和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曹和修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7-10+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资源,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为引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吸收其传播艺术,借鉴其思想教化方式,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表达,切实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新时期,对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叠加传承和弘扬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实现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叠加传承,必然要对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把握其叠加传承逻辑.从深度、广度、力度、可持续度和空间延伸度这五方面对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叠加传...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发展进入新时代,继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发展进入新时代首先要讨论的问题。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对于中医药而言,继承比创新更重要。继承的前提在于对中医药理论知识、技术及文化的全面自信,继承的关键是对经典理论的反复学习与领悟;创新的关键是要“源于中医”,离开中医的创新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文化的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和谐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传统和谐文化中合理因素的继承,同时,和谐文化建设又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观念、文化内容、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确保和谐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明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5)
我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为和谐文化提供了无限的源泉。追求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愿望和理想,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从共同富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政治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和谐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努力,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果有三条宝贵的经验: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和谐理论是一脉相承、代代承续的,而又在前人基础上与时俱进,有所创新;二是其构建的方法是一致的,主要采用了统筹兼顾的方法,而且一直依靠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来推动和谐文化建设;三是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也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人既重视矛盾,更重视解决矛盾,通过矛盾转化来达到统一思想,通过发展来促使矛盾转化,通过矛盾——转化——发展的循环来推动和谐,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力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28-3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边疆地区的有效传播是促进边疆地区社会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此,应当以边疆地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求为逻辑起点,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构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边疆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蕴得到深化和拓展。在新时代边疆地区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要理清边疆区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当地居民的“适应性转型”,推动传播过程的“交往交流交融转向”,注重传播结果的“亲生活化趋向”,切实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边疆地区传播的适应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5.
16.
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 ,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 ,同时应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如何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 ,如何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只有明确什么是中国的先进文化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才能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19.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严密的内在逻辑。从历史的角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机融汇了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具有重要的历史继承性;从理论的角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性;从实践的角度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国发展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实现了守正与创新的内在耦合,具有重要的实践导向性,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王青山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
柳宗元对传统的继承表现在:在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思想上,继承了尧、舜、孔子的“圣人之道”;在理论基础上,继承了古代的元气论;在社会历史观上,继承了重“生民”的唯物思想,在文化思想上,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他对传统的创新:在哲学思想上,提出阴阳元气说,天人不相预说以及重“势”的历史观。在政治思想领域,发展了圣人的大中之道,主张积极用世,辅时及物。在文学领域。和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提倡“文以明道”,并注重文采。他在经济思想上,也具有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