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不少少数民族地区既是资源富集的地区,但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产业集群必须以资源为突破口.文章从凉山优势资源出发,具体分析以资源优势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俊鸿 《民族学刊》2011,2(4):8-17,91
一年多来,汶川地震羌族移民异地安置工作已经结束,在邛崃南宝山居住的人们已经逐渐适应了永久定居点的生活。然而,由于定居地与迁出地在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羌族移民文化适应中的困境主要体现为未能充分利用南宝山当地的资源,借助现有生计方式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本考察报告将从南宝山异地安置政策和产业规划出发,着重考察羌族移民的生计转型及对家庭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并结合南宝山当地农民生计方式的访谈资料,对异地安置点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青海泽库县和日村生态移民凭借自身的文化传统发展出了适合当地消费模式的特色产业——石刻业,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围绕石头产品的加工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游牧到定居,不仅带来了和日村生态移民身份的转换,也使其生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迁出牧区,靠近城镇,新的生产生活环境,促使他们的生计方式由过去的以牧业为主向现今以手工业——石刻业——为主转变,石刻业已成为和日村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支柱。后续产业的运作,是以资源合理利用为核心展开的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交往交流的最基本活动。实现传统产业的顺利转型,需要在充分考察藏族文化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与其他形式互联,探索符合实际需求的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4.
杨竟艺  杨永清 《民族学刊》2022,13(6):30-36, 141
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成绩斐然。2020年,凉山彝区10县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面消除。为了巩固彝区脱贫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进彝区乡村振兴,实现彝区农业稳产、农民稳收、农村稳定,本文主要从凉山彝区的社会发育程度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发展滞后、公共基础薄弱、市场发展缓慢、内生动力缺乏等详细地分析了制约凉山彝区持久脱贫的困境因素;并就防止凉山彝区规模性返贫的困境因素,首先从政策、产业和互助合作方面对已有的主要帮扶措施进行了优化与健全,其次,从构建与完善保障督查、政策联动、内生动力激发、贫困文化消解、禁毒防艾和监测评估等机制方面提出了防止凉山彝区规模性返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藏拉萨河畔的俊巴渔村在七十余年中经历生计变迁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捕捞为主、皮具制作为辅,生计边界明晰";第二阶段为"捕捞、皮具制作、农牧混合的多元生计";第三阶段为"旅游产业、运输业与多种经营共存".政治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是生计变迁的前提和基础;渔村交换网络贯穿生计变迁始终.多元生产方式的链接与主体选择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罗木散 《民族学刊》2021,12(4):89-96, 120
当前凉山彝族人口流动现象呈现出多态性特征,但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东南沿海的工厂制造业中,忽视了前往新疆务农的近十万凉山彝人。这个群体的社会学特征与东南沿海的打工彝人有显著的差异——东南沿海以尚未成婚的年轻人为主,而前往新疆的彝人大都已成婚,拖家带口地在新疆生活。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流动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东南沿海用工的年龄限制和工厂宿舍制不利于已婚彝人前往,而新疆的大农田则为以家庭为流动单位的彝人提供了劳作和生活的必要空间。由此可见,彝族人口流动多态性的生成不仅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流动人口本身具备的技能、语言和文化能力相关,而且与流动人口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相关;流向新疆务农,不仅是在顺应新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是彝人在应对外流时就自己婚后的生计和生活所做的安排或调整。  相似文献   

7.
凉山彝族人口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以清代中叶为阶段的。在此以前,由于受制于物质生活资料及居住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彝族人口增长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但从清代中叶开始,凉山彝族人口迅猛发展,并一直持续至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分析清代凉山彝族人口发展的原因及其由此派生的部分社会问题,有助于正确理解执行彝区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增长同  相似文献   

8.
更正说明     
《中国藏学》2014年第4期刊出鄙著《九十自述:如何走上藏史研究之路》一文,因年迈记忆力衰退,口述时即有若干错误,近经老友王晓义同志提醒,有以下几处需加更正:1.第16页第6行"费孝通夫妇到凉山等地的考察",费孝通夫妇应是去广西大瑶山,未去凉山;林耀华先生曾在大小凉山考察。2.第16页第9行"1956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喇嘛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一项学术史研究,通过重温和比较林耀华先生三次赴凉山彝族地区的考察研究,来探寻他所思考的民族地区现代化转型的经验与问题,以期有益于拓宽"藏彝走廊"的研究思路。林耀华在1943年初访凉山时,注意到彝族社会的头人、等级制和声望竞争的特点。这些特点曾经为明清时期的国家控制所利用,国家通过将头人收编为土司来驱使其按照国家意志征服其他夷部。而等级制的内在封闭性也形成凉山现代化改革的困境。林耀华在20世纪80年代的考察中发现,经济发展有可能是改变凉山社会精神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突破口。而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市场的发展仍需依托于政治关系来运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典型个案,探析当地哈尼族生计转型的过程和动因,并反思民族地区生计转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发现:20世纪80年代之前,西双版纳哈尼族还基本保持以种植旱谷为主的刀耕火种的生计方式,此后,在国家政策引导、支持橡胶种植产业发展的条件下,当地哈尼族逐渐打破了传统的生计方式,经过过渡时期的犹豫和探索,最终完全转向橡胶种植业。  相似文献   

11.
提起凉山,国内外不少人士并不陌生,但对凉山的理解程度和评价上,却是千差万别。有人说,“凉山,凉山,荒凉之山”;有人说,“凉山山不凉,人情似火旺”。这便是对立评价之一例。就自然环境而言,凉山青山绿水,到处可见。大凉山,山势平缓,高而不险。小凉山,雄伟壮观,林丰竹菠。整个凉山,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日光充足,雨量充沛。凉山地上地下都是宝,是得天独厚的好地方。这里作为我的出生地和成长地,我感到幸运,感到自豪。但是,众所周知,凉山这块美丽的地方,建国前交通闭塞,与世隔绝,残酷、野蛮、落后的奴隶占有制一直延续下来。奴隶主之间成年累月的世代冤家械斗,山无宁时,民无宁日;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不但终年劳动不能  相似文献   

12.
王元聪  刘秀兰 《民族学刊》2021,12(2):61-67, 99
相对贫困绿色治理理论吸纳了绿色发展、缓解相对贫困与可持续生计意蕴,因此更能够平衡、协调与融贯“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聚焦的效率、公平与可持续取向;在实践中又沿循产业绿色化与绿色产业化运转逻辑,坚持问题追溯、过程管理与目标瞄准相结合,能够精准地消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中出现的间隙隔阂,进而能够真正助益藏彝民族地区实现持续性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新疆天山北坡绿洲上一个较为典型的回族村落作为田野个案,以民族学、人类学理论探析回族生计方式的变迁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文章将从"多元生态环境及其特征"、"多元生态环境与回族生计方式"、"生态环境与民族生计方式的理论探索"三个方面分析、研究绿洲生态与回族生计方式之间"二维互动关系"。同时,本文将以人类学"文化适应"理论分析绿洲上回族在文化的调适下其生计方式在外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曲比阿果  王智薇 《民族学刊》2023,(10):103-111+158
艺术节庆作为一种时间和文化符号记录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本文从民族符号学与艺术节庆视觉形象设计的关系出发,以北京国斐设计工作室的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视觉设计方案及其对节庆活动视觉形象设计为个案,分析凉山毕摩绘画文化的当代创新视觉转换中呈现出的多种形态的节庆特性。梳理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视觉形象设计形成的图形元素、文字元素、色彩元素及文创产品等要素与凉山传统民族文化实现完美结合的过程,探析了现代节庆的民族符号视觉设计与文化建构、民族文化传播间的关系,以期为其他民族节庆定位和发展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对民族特色的视觉形象符号体系的阐释,强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协调关系,促进不同族群文化间的相互欣赏,提升对中华民族共享符号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常晓鸣 《民族学刊》2021,12(4):18-24, 112
我国脱贫攻坚战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迎来了全面胜利。作为精准脱贫战略的重要构成,易地扶贫搬迁在“搬得出”目标完成之后,“稳得住”与“能致富”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地区内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基于凉山彝区17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的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实证分析了产业发展、就业质量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意度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产业帮扶、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等措施对政策满意度形成正向拉力,家庭人口特征对政策的满意度有显著推力影响,而鼓励传统农业生产、发展民族手工业和改善社会保障等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要以做强民族地区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引导高质量就业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为路径,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真正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冲击了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引发了该地区一系列的生态灾变。本文以黄河源区第一县——青海省玛多县为个案,采用生态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视角,对其生态环境和藏族居民的传统生计进行了考察,指出藏族传统生计能够有效规避当地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实现了生态环境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的兼容。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源区的生态安全问题,应当重视藏族传统生计的保护、发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完德吉 《中国藏学》2023,(5):178-190+219-220
政策性移民与其他移民相区别的主要特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移民,因此,对于生态移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将政府与移民双主体纳入讨论的维度。在以生态移民工程为背景的情形下,有必要对移民生计适应过程中政府与移民的角色及作用进行一些思考。文章以三江源生态移民群体的生计适应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发现移民、政府及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于移民的生计选择,尤其是政府政策对移民群体生计适应与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移民的生计选择依政府政策的变化,而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文章以此探讨生态移民背景下实现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机制,提出政府政策与移民群体能动性的有机结合,对生态移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冯琳  袁同凯 《民族研究》2022,(3):81-94+141
基于凉山布拖彝族的田野调查,本文以女性的主位视角对多元医疗的女性实践进行了深入揭示:凉山彝族女性有着不同于男性的疾病认知与分类;在治病实践中,凉山彝族女性发展出了一套与主观疾病分类动态契合的“择病而治”的治病策略,并据此形成了以家为中心、追求家庭效用最大化的治病逻辑;当地彝族女性的多元医疗实践,是一个囊括了不同疾病分类、多样医疗方式、灵活治病策略及多重治病诉求的整体关联过程。多元医疗的性别维度,为多元医疗后续研究提供了可供对话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建国前,凉山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在彝族聚居地区基本上没有正规的教育事业。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1956年民主改革后,凉山从奴隶社会飞跃到社会主义社会,彝族人民在政治一上翻身之后,迫切需要在文化教育上翻身。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凉山民族教育事业,五十年代就从条件优越的内地派遣一批又一批教师进入凉山,扎根凉山,建设凉山,与凉山各族人民一道兴办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四十年来,特别是在十年改革中,随着凉山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凉山民族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生着令人瞩目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州委、州政府从凉山实际出发,对凉山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调整教育内部结  相似文献   

20.
摩瑟磁火 《民族学刊》2022,13(10):73-81, 138
《此木都齐》是凉山地区发现的唯一一本初具雏形的彝文医药经籍。该书继承和发展了凉山彝族源远流长的医药传统,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彝族民间医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周边汉人的医药知识。它的产生标志着凉山彝族的医疗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疾病认知和应对策略有了重大进步。是书在形成途径、文体形式、涵盖内容、思维特点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彝文经籍有所不同,是凉山彝文经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