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8~1929:新文化运动的两场保天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20年代末的中国文坛发生过两件大事:一是鲁迅等人与“革命文学”倡导者之间的冲突;一是胡适等人与新生的国家权力之间的冲突。由于长期以来历史叙述的政治视角,胡适和鲁迅往往被分别置入不同的阵营,因而这两件大事也在阶级论的目光下获得了教科书上一再重复的解释。但是,只要超越唯阶级论的狭隘视角而以现代知识分子自己的目光看取这段历史,就不难看到,它是现代知识分子在新文化面临严重威胁时进行的两场保卫战。鲁迅和胡适在不同的战场上,却共同守护着五四新文化和现代知识分子的话语立场。 相似文献
2.
在民国贵州政治舞台上,在一九一二到一九三五年的贵州军阀混战中,执政时间最为短暂的统治者李燊是一个极易被忽略的人物。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其人其事,一直鲜有绍及。其实,李燊与周西成争权的战争,直接促成桐梓系集团内部斗争的表面化,这对于一九二九年以后的贵州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对李燊这一类人物的探讨,是民国贵州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一) 李燊,号晓炎,一八八九年生于贵州省贞丰县之李家屯,曾毕业于贵州陆军小学第四期,入黔军第一团袁祖铭部任文书,后被保送贵州陆军模范营学习。一九一八年初升任第二师第 相似文献
3.
1928年5月,泰安成为山东省政府临时驻地,孙良诚任省府主席。其在任期间,选择性执行国民政府的相关政策,大幅拆改岱庙。孙良诚在该庙举行的诸种政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民众的抗日热情,但甚少顾及民生与民间信仰传统,且伴有省政府与省党务指导委员会的权力冲突。孙良诚对岱庙的改造与利用造成政治动员、古迹保护与民间信仰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得到一些新知识人赞同之时,也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与批评。1929年4月,孙良诚奉冯玉祥之命离鲁,岱庙的政治色彩随之骤减,而当地民间信仰习俗渐趋常态。这一时期岱庙遭劫的命运表明,孙良诚的施政既凸显其个人威权,也遭遇党政纠葛与派系纷争,终究未能实现区域性"善治"。 相似文献
4.
在1928-1937年间,国民政府多次试图发行电政公债进行融资,却只有民国二十四年电政公债发行成功。此次发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公债券在发行后实际上未进行公开认购及流通,而仅是成为向金融机构借款的抵押品。1928-1937年的电政公债,在制度构建、运作设计及操作过程等环节都反映了当时电信产业发展融资的巨大需求及行业本身要求走向市场的客观性,但受时代局限,其发行屡次未果,仅二十四年公债得以发行。对这一期间电政公债发行的研究,有助于对民国内债史乃至政治史、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对于现代产业融资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永忠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65-69
1927年4月,蒋介石集团发动"四一二政变",随后国民党政府建立起一党专政的统治制度。为抗议国民党的独裁体制,以胡适为核心的"人权派"自由知识分子以《新月》刊物为阵地,发起人权运动,宣传"人权"、"自由"、"法治",抨击国民党的训政体制。由于运动本身存在的局限,以及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要求团结一致抗日的形势下,运动未能取得成功,但运动的发动及人权理论的宣传,仍然在现代中国的民主宪政史和政治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1921年2月,旧俄恩琴白匪向驻守库伦的4000余名中国政府军发动进攻,中国政府军溃败,库伦城失守。库伦失守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7.
1929年在杭州举行的西湖博览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展品丰富,参会者踊跃,观众反响强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真正开了中国博览会的先河.西湖博览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有赖于"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主办方超前的眼光和理念,充分的筹备和规范的操作,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民众的踊跃参与,是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缔造新都:民国首都南京的城市设计与规划政治——以1928-1929年的首都规划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复兴民族和重新建国的象征,国民政府对首都南京的营造建设极为重视,专事成立相关机构制订首都发展规划.然而首都规划的制定过程却频生变故.不仅负责首都设计的政府机关无故更迭,具体负责规划工作的设计单位亦受党国高层权力倾轧影响发生改变.受政治因素影响,党国还在《首都计划》的规划文本中有意识地植入党记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的建筑意图.事实证明,国民政府对首都规划这种城市现代化的努力,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实际上也是封建时代加强统治和区分异己这一古老政治传统的现代延续. 相似文献
9.
10.
<正>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久已觊觎中国领土的日本帝国主义以“英日同盟”为借口,发动了进攻青岛的日德战争,夺去了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成为奴役青岛人民的第二个殖民霸主。通过这场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由青岛延伸到整个山东,并恃此向 相似文献
11.
1927年秋,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伍朝枢派遣政务司长李锦纶作为政府代表使美。李氏在“非正式”的名义之下与美国国务院官员频繁会谈,实际开启了国民党与美国政府在华盛顿的官方接触,并推动了一项包括中国南北政府和美国三方共同参与的努力,试图组成一个南北联合的中国代表团与美国谈判条约修订。这一努力虽然为时不长也未获成功,但仍揭示出当年中国政治、外交和中美关系一些微妙的面相,并标志着美国对华关系的关注重心在北伐取得全面军事胜利之前已出现由北向南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929年-1931年,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新月社”部分成员组成“平社”,以《新月》为阵地,发动了著名的“人权运动”,抨击国民党的“训政体制”,要求宪政民主人权,发表《人权论集》。它不是像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战争的《独立宣言》,是资产... 相似文献
13.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西方国家不计成本向中国倾销产品,在中国广设工厂,中国传统民族产业因技术落后不善经营等原因出现了严重的危机。1930年民族企业家刘国钧接办大成纺织染有限公司,在不到八年的时间,企业发展迅速,创造了近代民族企业经营的奇迹。作为民族企业的大成纺织染有限公司却化危为机,究其原因,在于其创办者刘国钧审时度势把握时机,运用科学的企业管理思想经营企业,大成纺织染有限公司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企业发展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一年六月,孙中山以“援桂”名义,发动了一场讨伐旧桂系军阀头子陆荣廷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孙中山晚年革命生涯中的一件大事。而且,这场战争的发生,对尔后的广西政局影响甚大,它是旧桂系崩溃和灭亡、新桂系崛起和形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对这场战争进行探讨,乃是研究孙中山和研究桂系军阀史所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决定拒和、应战,发表了措辞激烈、坚定的抗战宣言。为了保卫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同时从战略上牵制日军对华北地区的攻势,蒋介石决定组织精锐部队进行淞沪抗战。淞沪之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战况最烈的一次战争,时间长达3个月。其后的南京保卫战实际上是淞沪之战的尾声。淞沪之战虽然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战略战术失当、对国际力量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失败,但淞沪、南京之战显示了中国军队、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和短期内速胜的美梦。淞沪抗战后,蒋介石决定调整战略战术,实行“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抗战战略。 相似文献
16.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1)
从明代中叶起,福建沿海渔民及小商贩已经来到台湾活动。嘉靖末年及万历初年在台湾袭击番众的倭寇实际上是来自闽粤边界的海寇,其首脑为林道乾、林凤。万历二年(1574)福建官军进入东番的新港进剿海寇,是台湾早期开发史的重要事件,它说明福建官府承担起保护台湾番众的国家义务,也是明代台湾属于明朝管理的历史证明。福建巡抚刘尧诲、福建总兵胡守仁、南路参将呼良朋率领的福建水师,以及兴化府乌屿渔民刘以道等人,为这次展示明朝对台湾主权的行动建立了功勋。 相似文献
17.
汉口中山公园是近代武汉市政规划和市民生活需要双重动力的结果.公园之辟设与利用.体现出对市民公众利益的诉求.吸引了市政府、行政机构、军警组织、社会力量、媒体与公众舆论参与其中.遗憾的是.汉口中山公园各种管理力量未能良性互动,形成有效整合,以趋同协作,更好造福于公众;相反.这些力量还出现了不必要的对立与抵消,其离心力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公园管理的效能.妨害了公众利益的增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1927年至1929年间,李济深的政治态度是稳固自己在广东的地位,实行"分治合作".据此,他先是欢迎汪精卫到广州,随即因为汪精卫集团企图驱逐他而竭力剔除该集团,为此调停蒋桂关系,支持蒋介石复职.蒋复职后,他力促"蒋桂相安,共同北伐".在蒋竭力取消政治分会时,他与桂系一道坚决反对.湖南事变发生后,他主张妥协解决,认识不到蒋已经决计对桂系动武,自信与蒋介石的关系可以调停.由于蒋辜负了他的信任,他对蒋的感情破裂,从此逐渐成为著名的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齐锡生著,杨云若、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2010年版。Hsi-=sheng Ch’I,Warlord Politics in Chna,1916-1928.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一书是众多中国军阀研究著述中独树一帜的政治史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北在近代中国的社会与历史变迁中具有重要地位.拉铁摩尔1929-1930年东北考察活动是他在哈佛大学学习之后进行的第一次长时段田野调查,这次调查不仅为拉铁摩尔整体性的中国边疆观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基础,而且也使中国东北进入当时国际学术界和知识界的关注视野,从全球史与地方性互动的角度出发能够更好地体现拉铁摩尔这次田野之旅的相关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