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记得作家张远山写道:"读惯先秦寓言的中国人,初次读到《伊索寓言》是要惊讶的,因为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先秦寓言冷峻而酷刻,《伊索寓言》热烈而宽厚;先秦寓言是老于世故的,《伊索寓言》是极富童趣的。"我最初读到的伊索寓言便是小学课本上的《龟兔赛跑》、《狼和小羊》,那时只觉得故事充满童真,言简意赅、文字诙谐。后来上中学,最喜欢的有《大树和芦苇》、《狐狸和狮子》、《狐狸和葡萄》等几则故事,因  相似文献   

2.
《庄子》之书,以寓言形象说明哲学道理。作为寓言的文学形象,《庄子》已经被后人充分阐发了;但它的寓言形象中的哲理,于今却没有得到充分阐发。本文举出"鲲鹏展翅"、"庄周梦蝶"、"庖丁解牛"三个《庄子》中最著名的文学形象,进行哲学的阐发和解读。  相似文献   

3.
詹姆逊将作为文体学概念的"寓言"改造为一个艺术存在范畴,认为寓言是一种再现模式,是文本不可再现历史的再现方式。历史的文体化必然走向寓言化,对文本的阐释也是一种寓言式重写。在詹姆逊的寓言理论中寄寓了詹姆逊诗学的文学理想和政治期待,这是其诗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4.
《庄子》"寓言"本义是"藉外论之",即借他人之口发表言论。与戏剧"代言"有别,"寓言"是借人物之口言己之意。屈辞虽是屈原抒发情感之作,但不是直抒胸意,而是借人物之口抒怀达意的庄子式的"寓言体",比如《离骚》通篇神人自述,《招魂》主体部分借巫师之口以招魂,《卜居》《渔父》直称"屈原既放",类似"庄周梦蝶",直接将自己变身为情节人物以抒怀。《庄子》、屈辞多用"寓言"体,与楚地巫风、巫艺的文化浸润密切相关。其后赋作中将作者自己置身于情节中的"自嘲""辩难"等体式,均可视为屈辞"寓言体"的流风余韵。  相似文献   

5.
卡夫卡生前一直钟情于寓言艺术,其小说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寓言化特征。为了让小说回归其本来所具有的生活诗性,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寓言化特征也在不断地得到深化,乃至于其后来的小说均蕴含着一个拟寓言结构。卡夫卡小说的拟寓言结构,除了赤裸地袒呈自身外,似乎根本不指向其他任何特定的"意味",具有一种超寓言的审美功能,故而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无"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形态研究"五四"新文学,他剖文学、自剖文学与民族自剖文学分别从内倾、外向和寓言的角度构建了"五四"主流文学的形态群落.民族自剖文学作为寓言形态在于作家以其民族代言人的身份来对"自我"进行无情的解剖,以期革除弊端,求得新生.民族现代性的焦虑是这类文学的情感焦点.<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凤凰涅槃>分别从政治、文化的批判向度及构建民族复兴的寓言方面形成了民族自剖文学的独特存在.与这种寓言特征相联系的还存在主题先在或主题的预设,叙事人与民族群体同构关系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张恨水在40年代抗战背景下创作出的小说《八十一梦》,迫于当局压力,借用梦境的笔法,在小说叙述中具有显著的寓言化创作特征,集中体现在"寓言故事"的非现实性、"大环套小环"式的通体寓言结构、人物形象象征符号化和时空背景的虚化。  相似文献   

8.
品钦小说的"熵"定律视角和寓言化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钦的小说从"熵"定律视角说明了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都处于巨大的封闭体系里,从而无可挽回地走向衰竭。品钦的小说同时试图用寓言化叙事构建起新的意义文本,寓言化叙事也就成了品钦破解"熵"定律的文学艺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庄子"三言",即重言、寓言和卮言。重言和寓言从《庄子》的创作实践来看,其实一也,只有很小的区别。卮言则是庄子齐物思想的表现方法,因而包涵了重言和卮言。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国古代寓言的发展历史,从形式上讲,可以分为诗体寓言和散文寓言两大类。除《中国古代寓言大观》一书未收的诗体寓言外,散文体寓言又可以分为议论寓言、劝戒寓言、讽刺寓言(包括诙谐寓言)、小说寓言四个部类;而就其内容讲,不外乎议论说理,阐明作者的理论观点和暴露、讽刺社会丑恶现象两个方面。在议论寓言中,成就最大的首先是哲理寓言。这类寓言以先秦诸子散文中数量最多,艺术水平也最高。这类寓言多以生动活泼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某种哲理,使抽象的哲理更加明晰,更加容易使人接受,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从而形成中国古代寓言的一大特色。在哲学范畴内,可以说从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到相对与绝对的对立统一、从本质与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文学,尤其是流亡作家白先勇先生和曾被称为"中国最卓越的作家"--台湾乡土作家陈映真先生的作品不仅构成了所谓"文化中国"的文学的一部分,也从独特的台湾视角阐述了一种中国的民族寓言.在某种意义上,台湾的民族寓言就是20世纪中国离乱的寓言,这场离乱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当我们回顾20世纪后期的历史,会发现这场民族寓言并不仅局限于社会底层.台湾的经历与大陆相似,但在时间上领先于大陆,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中国的过去,也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其未来.  相似文献   

12.
对各古老民族的寓言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它们的民族特色,避免把寓言文学的普遍特征,误认为民族寓言的特点。本文从中希早期寓言的蕴意、题材、风格以及体制与编排等方面,探讨伊索寓言和中国先秦寓言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从越南文学史来看,詹姆逊提出的"第三世界民族寓言"的实质在于强调第三世界民族文学的主体性,是世界文学时代马克思文论的新观念。"寓言"首先是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学话语特性的象征,也是其主体性的表征。越南13世纪起的"字喃文学"到20世纪现代文学的各流派,都是在建构民族文学主体性的话语。其次,"寓言"是对第三世界文学的总体性特征的描述,也表达了各民族主体性的核心价值观念,"第三世界"总体性与世界文学有同一性也有独立主体特性,两者并不冲突。最后也要说明,用后精神分析的"政治无意识"、"力比多"等话语范畴是詹姆逊个性话语的表述,并无亵渎第三世界文学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围绕同一寓意而组织起来的若干篇寓言,即同心圆寓言.在对同心圆寓言作了界定的同时,对<庄子>同心圆寓言也进行了分析,认为<庄子>同心圆寓言可分为平列式、嵌入式和公转式三种类型.<庄子>同心圆寓言,既可以形象地表达思想,也能鞭辟入里地进行论辩,还有利于保存寓言珍品.  相似文献   

15.
围绕同一寓意而组织起来的若干篇寓言,即同心圆寓言。在对同心圆寓言作了界定的同时,对《庄子》同心圆寓言也进行了分析,认为《庄子》同心圆寓言可分为平列式、嵌入式和公转式三种类型。《庄子》同心圆寓言,既可以形象地表达思想,也能鞭辟入里地进行论辩,还有利于保存寓言珍品。  相似文献   

16.
从修辞学的角度看,寓言乃是比喻,有其本体和喻体,《庄子》寓言自不能外。《庄子》寓言的本体就是他的人性之道、养生之道和治国之道;《庄子》寓言的喻体可分为神话题材、社会题材和自然界题材三类;其寓言的本、喻体之间的逻辑联系方式乃是“一本多寓式”,其优越性则在于寓言主旨可以得到多角度多侧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寓言述论干天全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在世界寓言史上也有显著地位。中国、希腊和印度被世界文坛公认为寓言的三大发祥地。自先秦到清末,有许多寓言作品问世并产生深刻的影响。但被今人称为“先秦寓言”的一大批作品...  相似文献   

18.
在清初特定时代语境中,遗民曲家们为了传达其复杂而幽微的文化心态,往往在戏曲创作中采用虚拟"故国"意象、寓言和女性关照等书写策略."故国"意象是政治伦理在清初遗民曲家心中的自觉内化,寓言旨在张扬他们作为遗民的个性价值,而女性关照则凸显他们"赏才"和"伤才"相交织的复杂、矛盾心态.这是清初特定时代思潮在遗民戏曲中的多层面折射,从而使其戏曲创作展现出不同于元明戏曲的独特文学风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渔的<曲部誓词>其实是以发誓的极端方式,证实了艺术创作"以虚写实"、"以幻写真"这样一条法则.其所谓"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已经意识到传奇作为戏,既有它的"寓言"性、"无实"性、假定性的一面,又有它十分真实、可信的一面.李渔的戏曲美学尽管着意虚构,但突出强调传奇创作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中固有的"人情物理",强调表现真情,并视其为创作能否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庄子排斥世俗性的知识,但对于"道"这类特殊知识十分重视,道便是庄子进行诠释活动的"前见"。庄子认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不足以表现道,表现道依赖于寓言、重言和卮言,在诠释学的视野之下,对寓言、重言和卮言这三言的运用就成了庄子独具特色的诠释方法。庄子的诠释前见形成于"心斋"这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之中,"心斋"是通过"坐忘"的修养方法而达到的,这说明庄子的诠释方法并非纯思辨的产物,而是以深厚的生命体验为根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