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是对实在的描绘吗?科学的目的就在于把握实在本身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究竟能否实现这种描绘与把握?我们又怎么知道我们描绘和把握了实在?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称之为科学知识的那些符号体系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难道那仅仅是我们随意构造出来的主观世界图景吗?从历史上看,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科学业绩中找到正反两方面的证据,因而关于实在问题的讨论似乎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但是,至少从科学发生学和科学动力学的角度看,坚持实在论要比反对实在论更为可取,因为在建立任何一门科学的过程中,实在论总是一个在科学家心中无法消除的哲学倾向。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客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与意识形态性能否相融是一个长期受到关注的方法论问题.基于自身的特点,社会科学不可能成为与意识形态毫无关联的科学;意识形态也非纯粹主观性的,进步的意识形态有其客观性的特质.据此,属于认识的客观性层面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是可以与意识形态性相融合的,其客观性不必也不能通过拒斥意识形态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人类知识问题是哲学的一个古老而长久的话题。谈论知识,就必定会牵扯到客观性和真理问题。那么,什么是客观知识和真理?人类怎样达到客观性、走向真理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朱志方教授所著《科学革命与人类知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为我们探讨知识的客...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 ,其自主性发展遭遇着来自政治、经济场域的力量。虽然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常因其受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受到质疑 ,但问题的关键 ,不在于摆脱意识形态的渗透 ,而在于转变政治意识形态导向的方式 ,使社会科学从各种权力话语和利益言说中摆脱出来 ,还原为独立、自由、开放的科学。另一方面 ,任由利益趋动的社会科学要实现其合乎科学的自主性发展也是困难的 ,它不能确保其在研究方法上的规范性 ,无益于社会科学内部的协调发展 ,也无力引导研究行为的合乎道德性。解决的办法在于要以科学本身的视角建构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以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规范社会科学研究 ,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还原科学的尊严  相似文献   

5.
究竟有没有一种作为道德基础的不变的人的本性?道德理论有没有一种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惟一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说明我们的道德理论和辩护方式的多样性和合理性?这些问题是后现代道德理论争论的焦点,是有着重大的现实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以美国后分析道德哲学的发展、争论为线索,对以上问题作了初步的历史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任务是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两个重要的问题.波普尔从科学方法的统一性出发,认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客观性,社会科学的任务是探索人类有目的活动的出乎意料的社会反应.  相似文献   

7.
女性文摘     
董美珍在2005年第4期《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撰文《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科学》中指出,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的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不可忽视的、独特的学术现象。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开始介入科学领域,女性主义科学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开始对传统科学提出一系列的严厉批评。那么,究竟女性主义与科学的渊源关系如何?他们对科学进行什么批评?主要批评哪些方面?各个流派女性主义科学观又是怎样的?存在哪些冲突与碰撞?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从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成人文社会科学有其逻辑的必然,内在动因是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科学精神的成长。现代科学精神促成人文社会学科的科学化,使其具有越来越高的客观性和理性,在方法论上也越来越科学化。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科学存在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为“一门科学”的逻辑可能。  相似文献   

9.
我们究竟立足于什么来谈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我们究竟可能获得怎样的专业自主发展?很显然,我们还没有到高谈阔论的时候,在教师专业还远没有获得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的条件下,我们谈论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更多地只能是一种内在的自主发展,即把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更多地建立在教师个人专业意识的内在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我。正因为如此,立足个人教育生活实际,以个人心智来回望、敞开个人为师之路,探询日常教育生活的意义,让我们更踏实地行走在教育人生的大舞台上,让我们面对当下世界的喧嚣躁动,获得一种职业的宁静与生命的安顿,这或许就是我们谈论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基本姿态,一种低调而不乏理想主义的生命姿态。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社会科学界占据主流地位的韦伯的价值中立说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社会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停止使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必须将“存在”与“应然”问题加以区分。该说看到了价值观念给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主观主义危险性,看到了客观事实与实践取向的区别,具有真理性因素,但是它并不能保证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才是解决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科学技术过去革的是自然界的命,那么今天革的就是人类自身的命。科学技术在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向传统的伦理道德发出了严峻的挑战,使人感到忧虑、恐惧和不安。正如瓦托夫斯基所言:“一方面我们知道科学是理性和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我们同时又害怕科学业已变成一种发展得超出人类控制的不道德的和无人性的工具,一架吞噬着它面前的一切的没有灵魂的凶残机器。”科学技术究竟该向何处发展?怎样运用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而不致危害人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党…  相似文献   

12.
认识客观性问题是一个不断引起人们理论冲动的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哲学界集中从认识主体性角度对认识客观性问题进行新的反思,研究已转向探讨认识客观性实现的主体根源和机制,而不再将目光凝滞于认识客体与认识结果之间的静态对应了。这些大大改变了过去对认识主体性方面的忽视,深化了对认识客观性问题的研究。可我们还不能说在理论上认识客观性的内容规定已获得了相应的丰富,人们对认识客观性能否实现的疑虑已经消除。因为我们还没有从社会历史这一更宽广的角度看待实践活动与认识客观性实现过程的现实关系;没有从认识的总体过程澄清认识主体性、主观性、客观性这些概念的含义和层次并予以理论上的界定;也没有从多方位考察分析这  相似文献   

13.
星辰 《社区》2008,(7):46-47
桃子是一种我们在夏天可以经常吃到的水果,因为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以它是许多人的“最爱”。然而就是这种酸甜可口的水果,却成了刘志现在最害怕见到的东西,甚至有人一提到桃子他就会肚子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立场不应仅限于是否坚持价值中立的争论,而应扩展思维,从社会科学本身的学科性质入手,在广阔的问题论域中把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多元价值观。社会科学研究的多元传统决定了价值立场的多样性,实证主义倡导价值中立,人本主义主张价值理解与价值判断,批判主义更是力求价值批判与革新。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规律性和可检验性等科学性质决定了在研究规范层面坚持价值中立的必要性。社会科学研究特有的主体间性以及主、客体的情感性、价值性要求价值关联的涉入。同时,社会科学的实践性强调对人类生活和社会价值的引导.使社会科学做到求真、求实与求善、求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中国人究竟是人文素质高些,还是科学素质强些,还是都有欠缺?有一阵子,我还经常挂在嘴上分析周边看到的或者是书上读到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一些情形。我先不敢妄加结论。只是深深感到,当前社会强调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要多学人文知识时,是不是把握准了社会发展中民族和国民素质的全部和精髓。因为我国学生的科学理念、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也尤显缺乏,而且,似乎还比较严重。而科学、人文这两方面的知识在人们的心理、知识结构中有没有一种相对、相反的结果?对此,我开始有些困惑不解。只是隐约感到当前起码是从事人文工作的人要强化科学修养,而从事科学职业的人,又必须增加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我多次与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晤谈。他显然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但人文知识也颇丰厚,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看来,作为目的的"人"包括"人文"、"人格"、"人生"三个方面,因而人的教育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格养成的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教育。人文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济和管理都是社会科学,而人文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我们说人文学科,但不说人文科学,因为人文不是科学,而是价值、是判断、是解读。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科学进  相似文献   

17.
廖进 《金陵瞭望》2007,(17):12-14
在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占据怎样的地位?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新内涵?本期“党的创新理论笔谈”栏目特邀知名学者,江苏省哲学社会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廖进撰文,为我们专题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自然界有“本质上的偶然性”吗?──与张华夏先生商榷谭天荣张华夏教授在《决定论究竟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1993·6)一文中提出如下论点:自然界有两类随机事件,一类是“操作上的随机事件”,对它们可作因果分析,只是由于我们不便或不必去分析,才被看作随机...  相似文献   

19.
一逻辑是一门与哲学有着密切关系的科学.因为全部哲学最重大的基本问题乃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而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究竟何者——精神或自然界——是第一性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究竟处于怎样的一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08,(11):20-21
所谓的“金宇塔能”究竟有没有?它是怎样产生?又是如何引出种种神奇的效果?为什么它正好聚集于胡夫殡室的位置上,即塔高三分之一的地方?这是巧合,还是古人已掌握了这种能源?各国的金字塔信徒们正千方百计地寻求它的谜底。他们大多认为,“金字塔能”是当代科学还不能解释的“客观存在着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这个前提下,有的人认为金字塔形状等于一个大镜头或电容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