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冬香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138-141
列举了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的部分特色词,它们是铛、箸、着、恐、够公/够婆、息、飞鼠、白公/白婆、生鸡、臊甲、马荠、鼻头.这些词或者是古汉语传承词,或者是古越语底层词,或者是方言创新词.在此基础上同其他方言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这些特色词不是方言接触的结果,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这说明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在历史上有过比较密切的联系.它们现在所呈现出来的差别可能是后来其他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李冬香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2):19-23
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考察桂北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一致性的音韵特点,并探讨这些相同点的形成原因及其时间,最后指出:桂北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是不同时期汉族移民历史沉淀以及同当地土著民族互相影响的结果,至宋代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3.
黎曙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151-157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归纳南宁白话与南宁平话韵母系统之间的主要异同点,并从方音比较研究的历史观、地域观、系统观、异读观出发,对南宁白话与南宁平话韵母系统之间的主要异同点作出因果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南、北侗族音乐形态及传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侗族聚居地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区,但其先民均来自古越地区,南、北侗族是同源同宗的一个少数民族。由于地域地貌、方言语调、生活习惯和受周边民族尤其是汉民族的影响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发展路径,导致了两地民歌形态和风格出现差异,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将对南、北侗族的音乐形态与传承两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河南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繁荣。此时期的河南道以五世纪中期为界分为初期发展和繁荣两个发展过程,并在当时中西、南北交通、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韦达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5):69-72
壮话与汉语方言白话、客家话、闽话在韵母、声调、词素、后缀以及数词、量词在句中的位置,比较句、疑问句的句式等方面有许多的共同特征.这说明壮语、汉语自古就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黎曙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150-153
横县平话是桂南平话独具特色的代表点之一,以实地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语料为依据,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系统地阐述横县平话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8.
黄平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2)
壮语辅音系统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浊塞音清化;复辅音简化;r声母向l声母转化;塞擦音逐渐产生和完善;送气声母在北部方言逐渐萌发产生,而在南部A-言则逐渐走向完善;塞音韵尾-p、-t、-k和鼻辅音韵尾-m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9.
汤瓶①是穆斯林所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汤瓶民俗文化传入英国牛津市至今表现出了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征。研究表明,考利社区印巴穆斯林移民族群内部的发展、外部接触等是引起汤瓶民俗文化变迁的重要内外因。 相似文献
10.
张景霓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141-145
通过分析毛南语量词的语义、句法形式和功能,认为毛南语的名词对个体量词的选择有其分类标准和认知理据;毛南语的量词对句法的制约性较强;毛南语量词的产生和发展受其语言特点的制约,是自源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