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恩格斯1845年到晚年关于自然哲学的科学文本为直接根据,通过仔细解读恩格斯自然哲学研究的主导性内在逻辑思路,确认了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研究侧重点上存在差异的同时,论证了他们在实践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上的根本一致。作者重现恩格斯自然哲学理论探索的原初地平,以历史事实有力驳斥了西方学者对恩格斯自然观的错误指责,同时也纠正了传统哲学解释框架对恩格斯自然哲学思想的某些误释。  相似文献   

2.
当代人感兴趣的哲学有科学哲学、文化哲学和技术哲学。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自然哲学,哲学仍将处于过去即大约18世纪的境地。作为自然哲学,它为科学的自然科学所掌握,自己的思想在传播极其广泛的实证主义中得到反映。现在,自然科学甚至可以说是衰落了,一方面分解为工艺和设计,另一方面按照别的原则,分解为关心自然本身命运好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表面看来是在论述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实则在这种论述中表达了马克思本人对哲学的一种理解,这是通过自我意识、反思、原子的运动、感性等范畴表现出来的,本文主要厘清了哲学上的反思性思维与科学上的对象性思维的差异,并从中廓清了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哲学观的核心反思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哲学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把科学哲学看作一个学科还是看作哲学思潮或哲学运动,那是不同的。从历史上看“科学哲学”包括这两种情况。说它是学科时,如象法哲学、政治哲学、自然哲学,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哲学研究领域,并没有限定什么观点。科学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各派哲学家,各派观点都可以来研究。科学哲学有各种各样的观点。如同哲学史上的认识论、自然哲学等学科,各派哲学家皆可研究。作为一个学科的科学哲学,有马克思主义的,也有其他学派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厄里根纳是欧洲中世纪的哲学家。他的著作《论自然的区分》构筑了他的自然哲学的理论框架。本文对厄里根纳的自然哲学作了较系统的、全面的、透彻的论述,并说明了厄里根纳的自然哲学与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科学哲学的兴起和发展,主要表现为自然辩证法的主导性思潮、西方现代科学的吸纳性思潮和中国传统自然哲学的复兴性思潮这三大思潮的兴起和发展。这三大思潮相互激荡、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将在新世纪的中国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以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为基本分支的科学技术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科学哲学的兴起和发展,主要表现为自然辩证法的主导性思潮、西方现代科学的吸纳性思潮和中国传统自然哲学的复兴性思潮这三大思潮的兴起和发展。这三大思潮相互激荡、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将在新世纪的中国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以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为基本分支的科学技术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自然哲学与公民哲学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自然哲学中基本的形而上学命题往往蕴含了公民哲学的含义。这些基本的形而上学命题有:没有推动就没有变化;生命运动等。这些命题分别与公民哲学的基本范畴如自由和自然平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认为前苏格拉底的希腊哲学主要是自然哲学,而苏格拉底的哲学则纯粹是人事哲学。于是,人与自然的分裂便在这样的划分中被人为地树立起来了。但是,通过对"自然"的词源学考证、通过对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基本思想的分析、通过对柏拉图文献的研读,可以认为苏格拉底哲学仍然是一种自然哲学。因为他的哲学不仅继承了自然哲学的基本思路,将人也包括到了自然这个概念之中,扩大了自然的含义,而且他提出的关于自然"本身"的理论还丰富和深化了自然哲学思想。他创建的研究人的自然方式开启了从存在论上研究人的方向,这为后来形而上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提出的"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这一重要命题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在全球化背景下,哲学研究的对象、着力点、思维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研究这一命题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哲学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科技哲学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全新的拓展,发展为重要的哲学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形成了一般科学哲学与科学技术论、自然哲学与分支科学哲学、技术与工程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与工程伦理、科技史以及科技文化与传播等相对独立但又有一定交叉的研究进路.近二十年来,中国在科技与工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迅猛发展,实践的需要促使科技哲学研究在不断跟踪国际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前沿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科技伦理和工程哲学等问题导向的研究.展望未来,科技哲学应主动应对科技时代我国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带来的挑战,为人类实现文明跃迁提供必不可少的思想、方法和智慧.  相似文献   

12.
自然辩证法传统与科学哲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创立自然辩证法。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恩格斯开创的自然辩证法。以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为研究目标,奋发图强,努力攀登。  相似文献   

13.
"自然哲学"作为一种基础存在论对于黑格尔的整个哲学计划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许多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批评没有把握到他的体系是为了回应康德、费希特哲学的主观主义和二元论的困境这一基本动机。从黑格尔哲学的起源来看,"自然哲学"的提出是为了克服近现代文化的二分与异化,对于黑格尔创造一种有机的和整体性的实在观至关重要。这种"自然哲学"构成了黑格尔成熟时期的绝对观念论的雏形,而绝不仅仅是其哲学全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部分。它所体现的动态的理性一元论贯穿于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这种有机的、合目的的发展的观念对于理解黑格尔的逻辑学和精神哲学而言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4.
一科学哲学,就着重探讨“研究者对待自然界的方式方法问题”而言,早在古希腊时已经产生。在人类文化尚未分化的古代(古希腊至文艺复兴前),科学哲学担当着人类知识“圣母”的角色与功能。它不仅负责对科学知识的总结概括,还肩负着对科学未知的填空,成为包罗万象的神秘“母体”。虽然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里斯多德就把哲学(“第一哲学”)和具体科学进行了区分,但事实上直到文艺复兴前,总的说来,具体科学并未真正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人类知识仍然混然一体,表现为“自然哲学”。这是科学哲学的第一个发展形态——古代科学哲学。这一时期,“研究者对待自然界的方式方法问题”已成为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对认识论探讨的重点在认识的来源与本质,尽管对认识过程与方法也有所涉及。与这一阶段整个哲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中国哲学不能套用西方哲学的研究模式,必须注意抓住中国哲学的特色。关注人生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之所在。西方哲学从存在出发,中国哲学从人生出发。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是主客二分,中国哲学的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在中国哲学中,人生哲学以及与人生哲学相关的价值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比较发达,而对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宗教哲学重视不够。中国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指导人生、安顿价值,从来就没有成为神学的婢女。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原本是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汇流,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与社会的科学技术化,它被拓展为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范式的这一转变,主要反映在研究对象、学科内容和性质等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李秀铎 《南都学坛》2015,(2):97-100
泰勒斯的自然哲学思想是在蒙昧的神话时代向理性时代转向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的始基"命题的哲学阐释,朴素地吻合了人类哲学理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同时,这也是西方哲学起源之地,反映了人类开始由神话之思转向理性之思的努力,体现了人类对理性思维的初步自觉。探究泰勒斯的自然哲学思想发现:彼时的自然哲学之思维就设置了人类思维由彼岸世界向此岸世界过渡的桥梁,揭示了西方哲学发轫就趋向理性思维的事实。然而,泰勒斯自然哲学思想杂糅着神学元素且明显折射出早期哲学的神学印痕。  相似文献   

18.
科学观是对科学的本质、社会功能的哲学反思。西方哲学的科学观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科学观,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科学观,现代科学观,后现代科学观。20世纪初,“科学”取代“格致”开始在中国流行。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把人类对科学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推进到了新的阶段。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科学的价值、科学精神、科学与道德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牛顿的自然哲学及其宗教信仰的烙印刘华桂关键词:牛顿,自然哲学,力,上帝关于牛顿的自然观,两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已经有了不少精辟的论述,也存在着不少分歧。诸如他对于上帝和自然的认识,对于科学和哲学的看法,以及对于自然图景的描述等等,甚至从牛顿在世的时候起就...  相似文献   

20.
爱奥尼亚自然哲学首先使哲学从宗教与神话当中独立出来,让人们发现自然是可以被认识和感知的.而古希腊的原子论则在科学上,比它以前和以后的任何学说都更加接近于近代的观点,成为了机械哲学的一种基础.其所蕴含的各种思想和观点,成为近代各种科学得以发生发展的萌芽,为近代科学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思维方式和概念框架,以及一些基本的规则与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