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的运行效率,探究这一空间秩序以及如何引导城市空间结构朝着宜人生态的方向发展,在城市地理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城市地理学的视角,对国内外生态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未来中国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曾珏霞 《城市观察》2010,(5):180-192
以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为背景,从经济学上探讨住区分布的形成原因与演变趋势,并结合广州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寻求可行的住区分布优化调整措施,进而起到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并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既是“人口的城市化”,也是“空间的城市化”。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重组明显,社会分层现象明显体现在居住空间分化上,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程度加剧。通过上海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分析,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及特征进行剖析,进而对农民工居住空间演变、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长海 《城市》2013,(9):60-62
一、问题的提出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城市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城市中轴线有利于集约利用资源、资金、生活和生产设施,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益,使城市空间形态组织化、有序化和结构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城市轴线的定义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通过轴线可以把城市空间布局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王建国认为,城市轴线通常是指一种在城市空间布局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空间要素。从古人营造聚  相似文献   

5.
陈玉光 《城市》2016,(5):13-20
欲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大城市病”,必须彻底扭转粗放的空间扩张方式,注重内涵式增长,构建结构紧凑、生态友好的城市空间新格局.要将城市作为一个由各种功能、要素交互作用、协同运行构成的“生命有机体”,发挥好规划调控和交通定向引导的作用,调整不合理的空间扩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防止因经济活动空间过度、无序扩张对生活、生态空间严重挤压造成空间结构畸形,提高城市功能协调度.在老城区的更新改造中,要注意调整优化经济、社会、生态等功能区布局,均衡分布各种优质资源,形成若干自足性、独立性强的新的吸引中心,在各中心辐射的范围内,居民不需远距离出行即可满足基本工作生活需求,促进职住统一,配合新城区建设,在大城市城区内部形成多中心和谐均衡发展的格局,以增强整个城市的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要适时引导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产业、人口向周边地区疏解,形成具有多中心空间结构、综合功能和整体竞争力更加强大的城镇化地区——都市圈和城市群,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相似文献   

6.
田园 《城市》2016,(6):61-65
在参考借鉴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笔者结合菏泽高铁站选址的实际案例,探讨高速铁路车站选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并提出在我国高铁快速建设时期针对各类城市进行站点选址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滨海新区新交通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小勇  李科 《城市》2007,(7):36-37
一、交通模式理论及最新进展 交通模式反映了交通要素、交通结构及交通效率的主要特征.不同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各有其不同的交通支撑方式.选择适宜的交通模式是引导城市发展、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关键.随着滨海新区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滨海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将全面启动,城市空间结构将进入快速演变、结构重塑的时期.依据交通与城市发展的辨证关系和发展规律,确定新区未来交通发展模式对新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凌翔  王雅洁  陈竹  何瑛 《城市》2023,(3):41-51
生态建设必须适应和预判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所引发的生态问题。笔者以斯德哥尔摩为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总结其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生态问题以及完善公共服务、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多方合作治理等应对措施,并对我国城市生态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地铁发展为城市经济带来无限商机,孕育了地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而地铁经济又反过来繁荣发展了城市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地铁经济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过来又可带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地铁带来的高通达性提高了沿线土地的空间利用价值,日益影响着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地铁交通重塑和创新了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地铁经济也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0.
袁文凯  崔扬  周欣荣 《城市》2008,(12):65-68
一、引言 随着天津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正在逐渐形成“两轴、三带、六板块”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及以“城市中心-新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为主线的城镇体系。按照正在编制的《天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天津市的轨道交通线路分为市域线和城区线两个层次,其中规划的市域级轨道线路作为带动市郊新城及中心镇发展的客运交通体系,将凸现其对于引导天津城市空间结构及完善城镇体系布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纯彬  张晨 《城市观察》2009,1(1):63-69
21世纪是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城市群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然而与美国波士华城市群相比,我国京津冀城市群在空间结构已失先天优势的基础上,又凸显出城市承栽功能集中、城市发展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比较分析两大城市群特点,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获得有益的对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机动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城市交通问题逐步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城市交通发展涉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规划及社会等诸多学科,综合多种系统科学方法有效解决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是推进城市交通发展的核心。城市空间结构是影响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之  相似文献   

13.
天津构建低碳交通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钰  臧广宇  姚晓东 《城市》2011,(5):21-23
公共交通设施属于城市基础设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完善程度是衡量现代化城市成熟度的重要标志。随着天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结构呈“摊大饼”的趋势发展,而天津公交出行分担率仅维持在20%的低水平线上。  相似文献   

14.
吴婷 《城市》2015,(6):70-72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城镇化进程加快、滨海新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统筹规划、生态集约规划理念运用到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中是笔者研究的核心主题。笔者通过对“生态规划”理念进行解析,明确生态规划核心思想,并参照天津滨海新区2012年总体规划修编思路和理念,优化滨海新区空间结构,从而提出对滨海新区空间发展指引模式,更好地适应其经济发展,带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6月8日,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并明确提出要将国土空间开发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为主。《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确定了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民族、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规划》指出,我国陆地国土空间辽阔,但适宜开发的面积少。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及其它方面建设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  相似文献   

16.
熊理然  骆华松 《城市》2008,(2):36-38
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可以经由多条路径和方式实现.城市兼并是其主要路径和方式之一。通过城市兼并.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对整个城市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空间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17.
王雅莉 《城市》2014,(10):3-7
正一、发展的区域空间结构随着人口上升、经济集聚和生产资源越来越多地被挖掘利用,现代社会经济已由以前的只注重时间方面的动态增长,转向更加重视空间结构演化和空间关系优化递进的发展进程。二战结束以来,发展的区域空间结构在一系列的演化中逐渐形成了两大类模式: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集聚点和非集聚点的"全国一盘棋模式";另一类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同构"城市圈"模式。分析  相似文献   

18.
郭力君  任云兰 《城市》2011,(8):19-23
众所周知,在工业经济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经历了分散一聚集一扩散的过程:工业化初期,人口和工业疯狂地向城市聚集,导致城市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工具机动化的实现及逐步普及,人口和工业又开始从城市向郊区扩散,呈现城市郊区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蒋红奇 《城市》2016,(3):26-31
笔者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北城乡空间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入手,对苏北城乡空间结构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阐释,从健全城市体系、明确城市目标定位、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推进苏北城镇化进程、完善动力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苏北城乡空间结构优化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下城市的休闲功能需求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对合肥市区的POI数据进行收集和梳理,借助ArcGIS软件对其进行核密度分析,并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对各类休闲设施的权重进行计算。通过最终综合叠加分析,对市区总体的城市休闲功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市区休闲功能区存在分布不均衡、休闲功能单一等现状问题。基于研究结果,对合肥城市休闲功能区规划提出多级发展、完善休闲功能区体系和打造特色休闲功能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