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金融供给失衡严重,大量农户和企业难以从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获得融资支持。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脱农化现象严重,现阶段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甚至处于缺位状态,政策性金融亟待在农村金融市场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在分析农村收入两极分化和农村存贷款差距扩大的基础上,分析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探索提升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在农村的供给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开发银行改制为商业银行,我国对政策性银行的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是具有不同性质和作用的金融类别。本文对政策性金融存在的经济原理以及中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学咨询》2009,(7):10-11
直辖以来,银行信贷、财政资金、创业投资等金融措施在支持重庆市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市高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尚未完全建市,投融资渠道仍需完善,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健全重庆市高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推动我市高技术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4.
直辖以来,银行信贷、财政资金、创业投资等金融措施在支持重庆市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我市高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投融资渠道仍需完善,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健全重庆市高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进一步引导和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的专利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金融开放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开放总体上提升了我国的产业创新能力。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开放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产业内部竞争、推动技术溢出的方式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金融开放对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在产业层面具有异质性,相对于第一产业,金融开放对第二、第三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建筑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针对高资本要素密集度、高技术要素密集度、高风险的产业,金融开放的创新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金融结构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持是中国金融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本研究基于金融市场的资金资源配置功能,将金融市场供给体系按照"二分法"分为以银行体系为主的间接金融市场和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金融市场;从银行、股票和债券3个维度设定指标,基于CHOW检验工具探讨金融结构和产业升级关联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产业升级的时间转折点发生在2003年;高技术新兴产业升级与全社会固资产及研发投入相关性增强;资本市场等金融供给侧对中国产业升级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完整的农村现代金融体系,应由政策性金融、村镇银行、商业性金融、合作制金融和民间借贷融资构成。自1999年开始,许多乡镇农业银行撤出。如辽宁省某县的16个乡镇,一乡一所,现在15个乡镇只有8个营业网点,且4年只收不贷,只是从事代发工资、发放低保户救济金等中间业务,许多客户转到信用社办理业务。  相似文献   

8.
提升出口复杂度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然而少有文献关注到金融扭曲和创新抑制对中国各地区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本文借助金融扭曲指数与中国高技术产业省级层面数据,实证考察金融扭曲、创新抑制及其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了出口复杂度.研究发现,金融扭曲和创新抑制对出口复杂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扭曲加剧了创新抑制对出口复杂度的侵蚀效应,并且金融扭曲跨越特定临界值,创新抑制的这种影响更为凸显.在较低外向度、较小产值规模以及较低技术密集度的高技术企业中,金融扭曲对出口复杂度的抑制效应尤为强烈.扭曲收益、研发抑制和技术锁定是金融扭曲阻碍出口复杂度提升的重要作用渠道.系列稳健性检验证实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本文为深化金融和科技体制改革,重塑中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越来越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大。"十二五"以来,我国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金融体系的完善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越来越重要。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进行分析,从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时间短,政策性金融法立法滞后、金融政策连贯性不足,政策性业务划转到商业金融机构管理,致使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萎缩,范围单一,严重阻碍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企业是产业链上的基本单元,每一个产业链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都逐步形成自己的产业生态环境。商业银行在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过程中,不能强行改变产业链原有的生态,而是要自然融入其中,通过金融服务的输出、渗透,重新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型数字金融产业生态圈。文章从商业银行发展产业数字金融面临的问题入手,并就数字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几点建议,以期实现金融科技赋能产业数字金融发展,助力产业链强链、补链及延链,最终加快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步伐。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形成的不足。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回款周期较长且具有不确定风险,因此其融资渠道和模式较为单一,进一步影响了其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同时具备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优势,用建设制度和建设市场的方法实现政府目标。这种金融形式正好符合民族地区的融资需求。本文以阿坝州工业园区建设为例,在充分了解开发性金融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和阿坝州工业园区的现状问题基础上,分析阿坝州工业园区发展需要开发性金融的原因,最后为开发性金融促进阿坝州工业园区建设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支付、社交网络、大数据等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已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目前互联网金融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摸索研究浦东新区发展互联网金融产业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产业风险亟待金融治理。国内研究动态主要集中在生猪产业金融化治理、生猪产业投融资、生猪电子交易平台、生猪保险、生猪期权期货等五个方面,国外研究动态则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本文最后结合国内外动态对构建生猪产业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对我国社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在我国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国家层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发展的监管并未形成制度。本文在观照互联网金融产业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的地方监管实践及其优化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完善互联网金融地方监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磊 《经营与管理》2012,(10):85-88
鉴于金融保险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中国金融年鉴、1997年、2002年、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分配系数的方法,从纵向对我国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并利用1995年日本投入产出表所提供的数据,对中日两国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和比较,从横向比较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得出:我国金融保险业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然而并没有成为主导产业;中日两国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现出相似的特征;日本的金融保险业的前后关联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而我国则是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较高;日本的金融保险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后关联度较集中,而我国则较均衡。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接产业转移是甘肃面对“两高一资”企业较多的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机构升级的重要举措,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在剖析金融支持对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作用的基础上,全面介绍在目前甘肃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在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务实性等原则下,提出甘肃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周兵  张倩  张晨阳 《管理世界》2012,(1):172-173
文章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结合省际的金融发展水平,通过构建面板变系数回归模型对FDI在不同地区引发的产业集聚差异进行了检验,从金融环境的角度,并就FDI引起产业集聚的省际差异性进行研究。检验结果证实了金融环境作为至关重要的因素,直接制约着产业集聚的形成和FDI外溢效应的发挥,同时文章也揭示了金融环境作为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能够有效地发挥中间传导作用,促进产业的集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金融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领域中的核心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也逐渐紧密起来,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作用机制。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学科和理论体系对金融产业集聚进行研究。本文旨在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20.
张国庆  申磊 《决策探索》2009,(16):36-36
随着农发行职能的调整与拓宽,农发行信贷业务形成政策性贷款、;隹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三足鼎立”格局。政策性贷款或准政策性贷款与商业性贷款相比,前二者最终全部或部分由财政承担风险,而商业性贷款则是农发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近年来,商业性业务发展迅速,在全行贷款中占比逐年上升,有力推动了农发行的有效发展。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日寸,如何未雨绸缪,有效防控商业性贷款风险,确保农发行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完善商业性贷款风险管理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