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类的科学活动是历史发展的,理论思维与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历史发展的,存在着明显的变异.如果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术语来说,悟性(或译"知性")的活动与理性(辩证思维)的活动两者不同:前者的基本特点是局部地、固定地、分隔地、抽象地研究被认识的对象;后者的基本特点是整体地、流动地、统一地、具体地研究被认识的对象.恩格斯曾经认为:整个悟性活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抽象等等(请注意,这里  相似文献   

2.
历史与历史学新理解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是现在以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一秒钟以前的也是历史。历史的二重属性为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前者为根本属性。历史的结局和影响可以改变和补救。历史学是研究现在以前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的一门人文科学。史学认识主体的独创性思维即能动地"反映"历史,以论带史、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都不能全面地概括历史与历史认识的关系,因而都不能说是完整的史学方法论。历史认识主体在把握住大背景的前提下进行独创性思维,是历史研究的成果尽可能符合历史真实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差异的关键不在于能否证伪,而在于研究过程中因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决定的史学认识主体独创性思维的发挥特点、程度的不同。史学家应该也必须关注史学理论的相关问题,史学家应该也必须关注现实社会和人生。21世纪历史学的使命是变历史学家们的历史学为大众的历史学。  相似文献   

3.
如果“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那么,随着从近代以来整个认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作为哲学上的“认识”本身,它的概念、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等,就都比从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了新的涵意。人的认识的对象是什么?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上看,这个对象有一个从外(客体)到内(主体),从具体到抽象(在认识内容上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哲学认识的对象指向,最终不是朝着外界的“物质客观”,而是通过对主客(或思存、心物)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研究,最终朝向人类自身,认识的对象归根结蒂是人自身的思维能力、思维的限度及思维方式等,要解决“人的思维是怎样发生和进行,它可能具有多大的最终可靠性”这个问题。自然、社会和思维这三界的基本规律,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最集中、最深刻地体现在人本身,即人的思维之中。但思维的自我认识并不排除外界的认识对象或客体,只有在主客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中,主体才能通过思维对自身加以认识,而自我认识的目的还是为了弄清所谓主、客究竟是什么及其相互作用,以便促进这个相互作用。认识对象的最终指向问题与自我认识的最后目的问题,是不同层次上的问题,前者是说要认识的是什么,后者是说认识的实现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一)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譬如,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领域)的一般规律。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它是对整个世界一般规律认识的历史。而与科学技术史密切相关的科学学则把门类繁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即以认识整体的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一方面,它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研究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它又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认识现象来研究,研究科学技术本身的结构方法与功能,研究科学分类的  相似文献   

5.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其基本要求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辩证思维,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辩证思维与实证思维、经验直观思维相区别,是与形而上学思维根本对立的思维方式。但一些同志在认识上和工作中,往往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在这样那样的片面性之间摇来摆去,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辩证法。学习唯物辩证法,坚持辩证思维,对于正确处理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义与利、人与物、近期与长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理论界,对于文艺的基本特性(或谓之“基本特点”、“基本特征”)、文艺的对象、文艺的创作方法等文艺的基本理论问题,存在着不同认识和争论,其关键还在于对形象思维的性质、对象、内容、形式的认识是模糊的。 别林斯基固然天才地指出了形象思维与艺术的关系,但是他并没有真正解决形象思维的规律问题。他把“形象”只视作是形象思维的手段,仅仅把它归结于思维的形式,而没有看到形象思维在对象和内容上与抽象思维都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因此,他在阐述艺术与哲学、  相似文献   

7.
史学是阐述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揭示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历史认识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态,也就是不断进步的、但已逝去的人类活动。历史认识是把人的活动转化为认识的客体,是一种人类的自我观照、自我认识。离开了对人的活动的影响,任何事件,包括自然界的重大突发事件,便失去了史学上的认识价值。因此,历史认识的对象有其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思维方式的含义 何谓思维方式?目前看法不一。有人单纯地把它看成是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相对固定的样式(模式)和方法。一种较为全面的观点指出,思维方式并不仅仅指思维的形式和方法,而是与每个时代实践活动的对象、目标相一致的思维的内容与形式、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是由一系列的基本概念所规定和制约的、被模式化了的思维的整体程序,是特定的思维活动的形式、方法和程序的总和。这里,思维方式表现人的思维的具体性、历史性、实践性,它总是与特定的实践方式相联结,在具体的实践——生活中建构自身。脱离实践的抽象的思维结构形式只在发生学的初始意义上才成立。  相似文献   

9.
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问题,是关于教育史学科基本面貌和总体面貌认识的问题.对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教育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学术性和成熟程度.由于"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是一个形成中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有不同的认识.根据目前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水平,当代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可以概括为:(1)以教育活动史、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为主要内容的具体教育史学研究体系;(2)以教育史学史、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教育历史哲学为主要内容的抽象教育史学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历史,一切科学发现和发明,都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结出的硕果。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开拓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它包含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在当前改革与开放的时代,研究和探索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点,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艺欣赏是人类整个文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文艺创作一起构成文艺实践活动的两个基本环境,是文艺创作的成果——文艺作品获得艺术生命和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唯一途径,并对文艺创作发生反馈作用。研究文艺欣赏的特点,不仅对提高读者的文艺欣赏能力,而且对提高文艺创作水平,帮助他们深化对文艺本质特征的认识,正确看待文艺的社会作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文艺欣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它是以文艺作品为对象,并对文艺作品的美(内容美和形式美)进行感受、体验、想象、理解的审美认识,是一个不断从文艺作品中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的过程,又是一种通过文艺作品而对客观的社会生活进行再认识再评价的活动。审美、唯有审美,才使文艺欣赏与一般的科学认识活动(对真与假的认识),伦理活动(对善与恶的认识)实践意志活动(占有并消灭对象以满足某种功利欲望)是区分开来。同时,文艺欣赏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不仅表现在内容上是对文艺作品美的发现与认识,而且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对认识形式的划分,既可以依据不同认识客体的特点进行,也可以从主体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出发。笔者曾根据不同认识对象的特点,将认识形式划分为自然认识(以自然客体为对象)、社会认识(以社会客体为对象)和道德认识(以伦理客体为对象),对以不同客体为对象的认识活动的理论反思便分别形成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和道德认识论。本文试图从主体观念地掌握现实世界的不同方式出发将认识形式划分为科学认识(以理论的方式掌握世界)、审美认识(以艺术方式掌握世界)和道德认识(以实践——精  相似文献   

13.
创新思维是相对于传统思维而言的,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阻碍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既有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的深化、发展和突破,是从新基础、新视角、新机理和新特点来认识事物的心智活动。“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逻辑的理性方式在哲学思维创新和科学创新中起着重要的工具和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数学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微积分的教学中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符号学是关于符号的科学,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研究符号意指功能的科学。因为独立地考察符号,而不把其与指代对象、与其它符号联系起来,是难于有什么结果的、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符号的概念已不再限于人类言语活动的一些标志,它已经扩展到人文科学所有对象的社会、一历史实践。神话、宗教、文学、艺术等等,都被视为符号系统。-一般认为.斯多葛派的哲学家首先提出了符号问题。他们认为符号有其发音的功能、有其被揭示事物性质的功能、有其被指示的外部对象的功能。它们是被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当中,声音和对象是有形的,而事物是无形的…  相似文献   

16.
思维活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人的思维是社会实践中、在教育培养中发展起来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长河中通过思维而形成和积累起来的。考察人类思维发展史和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可以发现: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数学思维从属于一般人类的思维,也就具有一般思维的共性。因此这三种基本思维形式当然也是数学思维的基本成分。由于思维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我们可以认为数学直觉思维是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7.
“诠释学循环”问题一直是诠释学的中心议题之一。以现在的视角来看,它实际上包含了三种关系:一是被理解对象内部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是被理解对象与其背后的语言文化背景(包括作者本人的语言、风格、特殊精神和思想)之间的关系;三是理解者的先见与理解者的整个理解活动的关系。这三种关系一方面是随着诠释学本身的历史发展而逐次被认识发现的,另一方面它们又促进着诠释学的发展。可以这样说,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给诠释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思维方式的四种基本历史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维方式即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思维模式、样式的总和。它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的认识成果的内化。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相应的思维方式,根据历史上各种思维方式的时代特征,可以把它们区分为四种基本的历史形态或类型,即直观猜测的思维方式、封闭式和教条式的思维方式、机械分析的思维方式和辩证综合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如果“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那么,随着从近代以来整个认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作为哲学上的“认识”本身,它的概念、对象、内容、范围和方法等,就都比从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了新的涵意。人的认识的对象是什么?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上看,这个对象有一个从外(客体)到内(主体),从具体到抽象(在认识内容上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哲学认识的对象指向,最终不是朝着外界的“物质客观”,而是通过对主客(或思存、心物)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现象学的最初含义是,探讨意义概念的认识渊源,进一步说,研究意义意向与意义实现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胡塞尔同意康德的观点:思维没有直观是空的,直观没有思维是盲的。它的基本意思是:认识不能限于思维而要实现于直观,否则就不是完整的认识过程。因此,认识的重心应落在意义意向通过相应的直观得到实现的问题上。这种实现并不局限于康德式的感性直观,胡塞尔认为,直观分成两种,范畴的或意义的直观,感性的或个别的直观,这两种直观的对象分别是一般之物与个别之物,其含义相同:对象不仅被思维所意向,而且它就自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被经验所描述。站在现象学立场上,胡塞尔把思维和直观都归属于意向经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现象学的分析就是意向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