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情报定义的多样性使人感到迷惑。据E.W.普洛曼最近的调查,目前国际上使用的情报加工的定义就有100多个。情报作为资源情报作为资源的定义已被一般人所接受,出现在多种文献载体上。物理通信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把情报作为资源。世界情报新秩序的争论是建立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之上的。情报作为资源定义的优点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作为一个概念,它易于被人们掌握、广泛利用并在  相似文献   

2.
最近,朋友圈又掀起了一股"蔬菜致癌风",娃娃菜、蕨菜、西葫芦纷纷被贴上了致癌的标签,很多朋友们看到后都表示再也不敢吃这些蔬菜了. 那么这些菜真会致癌吗?下面就为大家揭秘真相.  相似文献   

3.
既然有民族和文化的多元化,那么就将有社会主义的多元化.利益多元主义是其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作者从对社会主义世界历史进程的回顾和反思中,批驳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单一模式给实际历史过程所带来的后果和不利因素,论述了社会主义必然走上多元化的客观依据.(1)计划和自我管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这一问题:合理计划必然具有多样性;由于人们的社会需求复杂和多变,决定了"市场"的多种含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物质上的和事实上的不平等,导致了既在社会阶级内又超出阶级范围的财富转让的复杂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论述了社会主义计划  相似文献   

4.
M.韦伯晚年曾应学生之请,发表了题为《作为职业的科学研究》的报告.最近的研究查明该报告是在1917年做的.报告一开始就对德国和美国的大学制度作了比较.通过报告他想要说明下列问题:在整个人类社会,科研的使命是什么?其价值何在?以科研为职业的人应当怎样生活.他认为,每个人在认识自己职业的意义上不能脱离自己所置身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他说:"从最近德国的大学制度来看,有逐渐靠近美国的趋势." "医学或自然科学系统的大研究所,都成了‘国家资本主义的’事业.必须通过经营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国际政坛来说,2018年是兵荒马乱的一年,是各国领导人几乎都身陷旋涡、身不由己、身心俱疲的一年。能在年底依然笑对国家元首这个职位的都算得上是坚强且成功的。回顾2018年来临之际各国元首的新年致辞,可以看到当时大家的心态都是积极且充满期待的。但再对比一下整个2018年各国元首执政的得失,就会发现,最初的愿望有多美好,最后的结果似乎就有多糟心。想稳住的大多没稳住,想跃进的大多没进了,想得到的大多失去更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科学以来,已经走过了140多年的里程.在这将近一个半世纪里,它从学说变成了社会主义实践,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到多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实现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的改革浪潮,是社会主义发展长河中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这次飞跃的意义,就在于它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选择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我们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这次飞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实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7.
戴维·佩珀是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在批判绿色运动中的各种错误思潮的同时阐明其生态社会主义观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佩珀主张一种"弱"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现;在社会制度方面,佩珀提出用生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在社会变革方案的选择上,佩珀坚持依靠工人阶级走激进的社会变革道路.他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及其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研究管理协会杂志》1982年第14卷第4期刊登印第安纳大学商业学院副教授Ph.H.比恩鲍姆的一篇文章,介绍跨学科研究的组织情况。他指出,最近几年来,学者们及各国经济机构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能用以解决复杂的综合  相似文献   

9.
张君劢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大华 《浙江学刊》2008,1(2):64-71
张君劢的思想主要由三方面构成,这就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经济上的社会主义.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大致经历过三个时期的演变.五四时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和主张.三十年代初,在吸取俄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欧美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经验以及教训的基础上,他主张以国家社会主义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根据张君劢的解释,"国家社会主义"是"将公私经济立于国家之下,以造成我国之集合的经济".抗战胜利后,他又回到了五四时期所持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立场,强调实行社会主义要顾及个人的基本自由,使社会主义与法律(保障人权)、智识三者结为同盟,并认为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并不构成矛盾,也就是说,完全可以在民主政治下,通过改良的方式,逐步走上社会主义,而不需像苏联那样通过暴力革命,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然后运用政权的力量,来推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马克思有关社会形态演进的四次论说的考察,证明他的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既肯定各民族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规律的共同性,又肯定他们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他在19世纪晚期提出现代化后进国家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设想,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伊什特万·梅萨罗什被西方学者称为有犀利好战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马克思的异化论》(1970)和《意识形态的力量》(1989)有较大的影响。最近,他正努力发展他的社会主义过渡理论与实践的某些根本思想。梅萨罗什于1956年离开匈矛利,现已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退休。本文是记者C.阿瑟和J.麦卡尼与他本人于1992年4月在伦敦的访谈录节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凯恩斯主义就业政策的失灵、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大规模失业这种共同挑战,西方国家却采取了多样性的劳动就业政策选择,即以英美等国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劳动就业政策、以瑞典等北欧国家为代表的合作主义劳动就业政策、以法国与西班牙等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的保守主义劳动就业政策和以丹麦等国为代表的灵活安全性劳动就业政策.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种多样性的劳动就业政策选择根源于对失业的多样性解释、多样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各国多样的历史文化传统.这对我国有着重要启示:新自由主义劳动就业政策并非是解决失业与就业问题的唯一选择,更不是最优选择;高福利与充分就业是能够结合在一起的;多样性劳动就业政策选择本身也包含着一定的共同原则.  相似文献   

13.
孔润年 《唐都学刊》2011,27(4):7-1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文性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异彩纷呈,出现了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除了发达国家的社会民主主义之外,在发展中国家也有许多社会主义流派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那种认为只有某一种模式的社会主义才是“真”社会主义,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都是“假”社会主义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也是非常有害的。世界社会主义从来就没有统一模式,即使就科学社会主义而言,也因国情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改革,经过14年风风雨雨的探索与实践,终于在党的十四大上旗帜鲜明地树立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是中国改革的历史必然,其间凝聚着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胆识和运筹帷幄的智慧。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在其改革思想中居于核心的位置。他认为,搞改革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在他看来,改革开放搞活,活与不活,就在于市场运用的好与不好,所以,搞活也就是市场取向的改革。这样,改革最终的也是实质上的内容就落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邓小平1985年在回答外宾关于搞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5.
相识苏烽先生,是在一次与几位书法家的聚会时.大家侃侃而谈,苏先生却始终在那里倾听、微笑,或回答一两句专门提给他的问题.先生的穿著也相距时髦甚远,但平整干净利落,皮鞋上不挂一丝污痕.惟有眉宇间流露一股英武之气与印象中的书法家接近.拜见先生书法作品,古人那句"书如其人"就显得格外准确.  相似文献   

16.
卢卡奇(George Lukács 1885-1971)是匈牙利哲学家、文艺学家、美学家.科苏特奖金获得者(1948、1955).他于1885年4月13日出生在布达佩斯一个富裕的犹太银行家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布达佩斯最大的银行"信托公司"的董事.他在布达佩斯上中学和大学,毕业于1906年.1906年和1909-1910年,两度在柏林求学.1913年又到德国,在海德堡、弗赖堡学习.从学生时代起,他就参加了由左翼社会民主党人萨波(1877-1918年)领导的社会主义小组.萨波是无政府工团主义的信徒.卢卡奇主要是通过他,在一个时期内接受了肖赖尔的影响.从1906年起,他开始为匈牙利文学杂志撰稿,其中有些文章后来收入他的第一部  相似文献   

17.
他细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生产力理论,我们会发现,邓小平同志不仅把发展生产力规定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且还根据中国的实际,进一步对我国发展生产力的道路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思想.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探索进行分析.邓小平问志总结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呢?从方法论上看,邓小平同志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立足内因,利用外因.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发展我国生产力的五条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生活资料分配的基本原则.早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就专门讲到按劳分配问题.他说:"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总之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鼓励大家上进."邓小平同志的精辟论述,为改革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指明了方向. 等价交换原则即等量劳动相交换原则或等价物相交换原则,是一般商品经济社会交换的原则.一般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是以价值物的占有为前提,收入分配的来源不仅仅是劳动,有时还可以通过对价值物的占有来获得.商品经济等价物相交换中还派生出生产条件不能无偿被使用.如土地、资金、设备、技术、管理技能、信息、商标等商品生产经营条件的所有者不仅在让渡它们的所有权时得到等价补偿,而且在保留所有权而转让它们的使用权时也应得到相应的报偿.因此有时会造成收入与劳动  相似文献   

19.
李纪明 《浙江学刊》2005,18(6):156-162
WTO之后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是公司治理的竞争.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所具有的灵活性,以及各国政治、法律体系的差异,使得各国公司治理演进较预期在功能上更具有适应性,而在模式上则表现得较为稳定.本文试图就公司治理趋势的这二个层面问题:模式和功能进行研究,检查制度维持或路径依赖和功能适应之间的交互关系,并试图分析在双失灵情况下契约趋同的作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治理演进趋势的方式和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20.
最近,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国际友人时,就「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了精辟的阐述。要点如下:(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必须切合中国实际有中国特色。(二)社会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