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井田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井田制是历史事物,毋庸置疑,它也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大体上说,中国的井田制度是从夏初开始的。以后经过夏、商二代以至西周这一段一千多年的历史而达到充分发展。进入春秋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的、经济的各种原因,井田制由全盛而走向瓦解。这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萌芽,并逐渐成长起来。到了战国时期,井田制出现了全面崩溃之势。相对的,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则日益取得统治的地位。至秦统一中国以后,井田制遂完全为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所代替。总的说,井田制是和中国奴隶社会相终始的。  相似文献   

2.
过去学界多认为西周实行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 ,但是 ,通过对西周井田制的分析考察我们发现 :井田民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 ,他们在私田之外助耕公田 ,为封建国家承担义务 ;而所谓西周土地“王有”实际也只是一种象征性拥有 ,真正的土地所有权在封建气息颇浓的村社掌握之中。  相似文献   

3.
你祭拜的黄帝他不是汉民族,他也不说汉语;夏商周秦的创建者们都不说单音节的汉语;蚩尤是金发碧眼的印欧人种;汉民族是奴隶出身,他们原本不在黄土高原上;华夏文明是狂暴的黄河投射出来的影子;礼制的本质是奴役,造就根深蒂固的奴性;丝绸之路其实是一条文明之路;汉字起源于多音节的阿尔泰语,甲骨文原本是多音节读音;古代汉语是古人说的"洋泾浜英语"……当你听到这些话、读到这样的文字时,会惊诧不已,会觉得这些简直是信口开河,是天方夜谭,是故作惊人之语的哗众取宠,是对华夏文明史知识的无知和轻慢。然而,这些恰是民间学者徐江伟所要告诉读者的。徐江伟近作《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未出版)从人类学和语言文化学的维度契入,考究了东方文明起源、华夏文化的特色与内涵。作者以全新的理论视角,试图揭开有关东方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真实的历史之谜。其立论是高远的,想象是大胆的,推理是审慎的,结论是夺人耳目的。或可说,徐江伟的研究对华夏文明史及汉字史的传统研究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值得学界关注。本刊从本期陆续选刊《血色曙光——华夏文明与汉字的起源》部分内容,期待反响。  相似文献   

4.
一、可疑的大禹治水故事夏后是中国第一个有起讫记载的朝代,开创者名叫禹,史称"夏禹",他是黄帝的后裔,可信,因为在游牧社会里没有高贵血缘而进入贵族行列的可能性本不存在,那是由游牧文化的血缘特性决定了的。"夏后"应该读作hogou,即"回鹘",读音已经显示出民族背景。"夏"应读作ho,这是古音,吴越方言如此读法,"后"读"诟"音,也是古音。  相似文献   

5.
一“崇本抑末”是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派的经济思想.王船山作为一个地主阶级思想家,其思想难免不会受到这一传统的、占统治地位思想阿影响.因此,我们要研究王船山的崇本抑末思想.首先必须弄清“崇本抑末”这一传统思想的来源.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再分析王氏的崇本抑末思想与它的异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崇本抑末思想是伴随着井田制经济的崩溃,封建地主制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马克思说过:“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决定性的生产部门.”①中国自井田制瓦解后.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耕织相结合的小农经济,  相似文献   

6.
土地私有合法化进程中的中央集权政体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炜 《晋阳学刊》2005,(5):69-74
分封制、井田制解体的过程恰恰是土地私有、郡县制确立的过程。井田制既是政治分封的基本单位,也是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赋税制度的基本单位。分封制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张力是井田制解体的根本原因,而井田制自身所具有的二重性又使其自身的瓦解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动荡,将土地治权从各级地方权力实体中剥离出去,土地私有合法化,地方政权结构官僚化,源于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在广泛的政治领域中解体,一种不同既往的新型的集权专制政体在土地私有合法化的进程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井田制研究的趋向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田制问题是先秦史研究的一大热点,它关乎到先秦社会性质的判断。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一个世纪里,有关井田制的讨论三起三落,特别是“文革”结束以来的二十余年里,讨论取得了累累硕果。但进入世纪末期,讨论渐趋沉寂,学者们进入了一个思考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井田制的研究、特别是对近二十年来作一缕析,肯定其成绩,思索其不足,亦借此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井田和爰田     
中国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形态,大多数史学家都说有过井田制,但是井田制是否为奴隶社会中唯一的土地制度?在奴隶社会中除井田外还有无其他田制?若有,又是一种什么制度?它同井田制的关系如何?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奴隶社会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不忖浅陋,把读书中的一些体会写出来,向同志们求教。  相似文献   

9.
<正> 一、秦汉土地制度与农民起义的规模、次数中国农民起义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大,次数多.这个特点开始于秦朝.为什么?笔者认为,首先,从土地制度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刚刚产生,个体农民也刚从井田制下解放出来,封建剥削制度,虽然已经占了主导地位,但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最后确立.其次,从政治上看,秦以前新兴地主阶级还没有取得全国范围的统治权,再加上列国分立,农民阶级所受的政治压迫统治,是分散的,不是统一的、集中的,自然不能有全国范围的反抗斗争.第三,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之间战争连绵不断."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馑疾疫焦苦,臣主共  相似文献   

10.
关于西周井田制问题,郭沫若先生的观点是:“井田只是公家的俸田,这是土地国有制的骨干”。“井田制是有两层用意的:对诸侯和百官来说是作为俸禄的等级单位,对直接耕种者来说是作为课验勤惰的计算单位。(《奴隶制时代》第29、31页)。去年《历史研究》第二、三期发表了金景芳先生《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商榷》的文章,不同意郭老关于井田制的上述观点,认为中国的井田制就是欧洲中世纪的“马尔克”公社;井田制的形式就是孟子的“八家共井”。我并不完全同意郭老的井田说,但尤觉得金先生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在一开始就带上了中国的特色。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史,封建土地制度的发展从它开始之时到终结之日,从来就没有以一种单一的形态出现过。即使在“井田制”时期,也并非“井田”一统天下,同时还存在其他各种形式。清代崔东壁曾言:“圣王治天下,惟其安民,不纷更以扰民。夏贡、殷助、周徹各因其宜,而诸侯之国,各仍其旧。公刘当夏殷之际,而徹田为粮,可知夏殷贡助,不尽行于天下也。”由此笔者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着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侧重,以螺旋式轨迹向前运动;三种形式之间又由于其特殊的联系方式,形成不同的组合关系,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凡是有所作为的民族和国家,凡是有所作为的执政者,无不高度重视社会科学、充分利用社会科学,无不将社会科学作为民族发展、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基和保障;中国成为目前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唯一文化不曾中断、文明连续发展的国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得力于社会科学思想的力量。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是中华民族的突出特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社会科学思想的发展演变史。文章概括了中国社会科学思想发展的六大特点:研究队伍强大、名家大家辈出、思想体系缜密、注重文献收集、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1920年井田制辩论:唯物史观派与史料派的初次交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文史哲》2003,(3):32-38
192 0年井田制辩论不仅在经济史上有重要意义 ,更是 2 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代表着唯物史观派与史料派的初次交锋。辩论根源于治史理念上的歧异 :史观派的胡汉民、廖仲恺视史实重建为中心任务 ,史料派的胡适以史料整理为首要工作。针对井田制问题 ,双方的立论角度和研究门径截然异趣 :前者侧重于井田制的经济史分析 ,努力借取西方社会科学的成果和方法 ;后者着眼于井田的史料沿革 ,谨守广搜精考、穷源毕流的清儒成法。作为方法之争的井田制辩论 ,史观派最终占了上风。其后史观、史料两派的命运却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14.
《琼州学院学报》2015,(3):73-78
西汉并没有所谓的"提封田"的田亩制度,"提封"也不是为了定出耕地面积而形成的一种专业术语。"提封"与"提封田"是同一个概念,两者均只是土地面积统计中的术语,并不是继井田制之后出现的一种田亩制度。  相似文献   

15.
郭尚武 《晋阳学刊》2011,(4):104-108
中国封建社会"律比畜产"的奴婢制度,唯独消亡于封建历史的中间阶段——两宋。该创举达到中国封建法制史乃至世界中世纪法制史的巅峰。究其根本原因,是宋朝建立的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的监督网,行政、监察机构之间的多重权力制衡机制,包括皇帝在内,无人处于监督的真空。故下情上达,促使皇帝与士大夫阶层关心民瘼,上升为国家意志,奴婢恢复了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井田制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周新芳井田制问题,直接关系到对先秦社会性质的认识。虽然已讨论了2000多年,单是在今人中就形成了众家之说,但问题并没有结论。故而对其讨论进行历史追溯,特别是对即将逝去的20世纪之研究进行条分缕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对今后的...  相似文献   

17.
试析先秦及汉代文献中的“方百里”李俊清四昌五先生《解井田制之谜》(《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提出:“提封田行之于战国到西汉时期,它是继井田制之后出现的一种田亩制度。”进而提出:“提封田是按方百里为单位计算出来的。”并有详细的论证和推算。“提封田”...  相似文献   

18.
华夏文明至少也有五千年的历史了。早期的三皇五帝,虽然还只是一种传说,但我们满有信心地设想:炎黄尧舜之际,在华夏土地上劳动生息的中国人,实际已跨进人类文明的门槛。如果以有文字作为文明的界限,那么夏商时代,华夏民族当已对人类文明有更进一步的开拓。本文以夏商时代作为我们民族文明的起步,对华夏文明模式的历史兴替,作些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9.
孙边达 《兰州学刊》1998,(1):56-58,44
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精华之根基。任何一位务实的思想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向民本思想靠拢。事实上,孔子、孟子都是民本思想的奠基人。孔子对“苛政猛于虎”的抨击,孟子王道理想和井田制之设想,其实已具备民本思想之雏形。中国封建制社会中有更多的自耕农及佃农,构成了封建生产力之主体,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这一点连古人都看得很清楚,所谓“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  相似文献   

20.
满洲女直除了奇特的猪崇拜习俗之外,还有奇特的鹊崇拜,他们认定自己的祖先从鹊而来,他们都是乌的后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