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贵刊八二年一期刊出的金言同志《谈柳宗元并无“生人之意”这一提法》一文,对拙作《试论柳宗元“生人之意”的社会思想》提出商榷。金文有很多好的看法。但否定柳宗元有“生人之意”这个提法,则恐难于成立。这里涉及到两个相联系的问题:一是对《贞符》序那段文字的断句,即“生人之意”是否构成“词组”;二是柳宗元是否有“生人之意”这种观念,如果有,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到底占什么地位。 先谈第一点。金文对《贞符》序这样断句: 臣为尚书郎时,尝著《贞符》,言“唐家正德,受命于生人”之意;“累积厚久,宜享年无  相似文献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这是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句话。对这句话中的“见”“尤”二字,各书都没有作注,《语文战线》一九八○年第六期清质同志的《<小石潭记>讲练法教学设计》一文对这一句话是这样讲解的:“‘取道’,选取路线,这里兼有开路之意。‘下见’,居高临下,看得清楚,下文所写就是从这个角度所见的  相似文献   

3.
论吕温的政治思想赵荣蔚吕温从小随父学习儒家典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以后又师事陆质治《春秋》。陆质的《春秋》,柳宗元介绍说:“其道,以生人为主,以尧舜为的,苞罗旁魄,胶上下,而不出于正”①,明确说明了他所宣传的道并不是纯粹的圣人之意,而是经过其修正改造...  相似文献   

4.
三字妙句     
科学是复杂精密的好,艺术是简单微妙的好. 中国文学中,有些句子是由三个字构成的.这些三字句,大都轻松可爱,爽快可口.例如柳宗元的《钴鉧潭西小丘记》里面:“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和“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都是三个字一句.王禹偁的《黄岗竹楼记》里:“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也都是三个字一句,多么美丽. 中国有许多俗语,也都是三个字一句的,说起来很是顺口.例如:  相似文献   

5.
一“今”字,一般的辞书,如《新华学典》、《辞海》,都仅释其为“现在”之意。其实,在古代汉语里,尤其在先秦诸子散文里,“今”却常常作假设连词用,其功能大抵与“如果”相当。(在古代汉语里,  相似文献   

6.
基于"天人相分",柳宗元指出政制滥觞于圣人解救"生人之患"以"聚众立国","大中之道"和"生人之意"是政制和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权力运行的基本伦理依循,其中,"大中之道"是政治权力运行的价值觇标和方法圭臬,而"生人之意"则是政治权力运行的主体诉求。官员为政,其关键在于确立"吏为民役"的角色定位,行"大中之道"以实现"生人之意",践履"梓人之道"以"佐天子相天下"。  相似文献   

7.
论柳宗元对儒学发展新方向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柳宗元在儒家革新运动中的作用 ,研究者往往重韩轻柳。其实柳宗元对于儒学变革的探索 ,如提倡把握“孔氏大趣”以取代传统的解经方法 ,拨开两汉以来笼罩在儒学上的神学迷雾 ,重申原始儒家的人本精神 ,提倡重视“生人之意”的“大中之道” ,提倡援佛济儒、取其韫玉的新儒释观 ,在儒学发展史上都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 ,代表了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四字语     
吕叔湘先生在他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指出:“现代汉语里有大量的四字语,这是一种特殊的短语。”其后,《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中也提到了作为一种固定短语的“四字熟语”。其实早在60年代初,吕先生在他的《现代汉语双音节问题初探》一文中就有过“四字格”的说法,他说:“四音节优势特别表现在现代汉语这存在着大量的四音节熟语即‘四字格’这一事实上。”①“熟语”即“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由此看来,《问题》中的“四字语”同《初探》中的“四字格”以及《提要冲的“四字熟语”基本上是同一概念,即四音节的持珠短…  相似文献   

9.
高中一册《语文》课本,选编了“五·四”以来享有盛誉的散文作家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这是很可喜的。但,原文被删节了六处,二百七十多字。我持有异议。为了和大家商榷,兹将删节的原文抄录于下:  相似文献   

10.
谭正璧先生在《话本与古剧》中对《夜半乐打明皇》题目的解释为:“‘夜半乐’为词调名:‘打,字与‘打字谜’的‘打’字同义。”这个“打”字,乃习惯上各种动作的代称,如:“打水”、“打草稿”之类.不含敲击、拍打之意。文章认为,《打青提》、《夜半乐打明皇》等剧目中的“打”字应源于中国古代戏曲表演中的“打诨”传统与扮演人物之意。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对社会历史的看法,有他的独特见解,这就是重“势”的社会历史观。他把客观发展的趋势或形势,作为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立脚点和线索。从社会历史本身存在出发认识社会历史。所以称它为势的社会历史观。柳宗元关于“势”的概念的提出,是在他有名的《封建论》中提出的。在其他涉及社会历史问题上的论著中,也都贯彻着这个思想观点。柳宗元在他的《封建论》中,明确提出以“势”来论证社会制度时,有这样几段:“无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  相似文献   

12.
“四字格”这个名称,是陆志韦先生在《汉语的并立四字格》一文里首先运用的。陆先生认为研究四字格“会帮助我们认识汉语是怎样的一种语言”。但是陆先生的着眼点在于探讨汉语并立四字格是不是一种构词格,对于四言词组的问题,没有正面涉及。后来,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一文里,讨论到四字格所涉及的单双音节问题。吕先生大大放宽了四字格的范围,不仅讨论到四音节的复合词、成语和熟语,而且把四音节词组(如“大事小事”“新书旧书”)也包括进去了。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和《朝花夕拾》等作品里,用了不少的绍兴一带的方言字和方言词。其中有的作者自己向读者作了说明。如“‘难’者,‘今’也;‘者个’者,‘的了’之意,词之决也”。  相似文献   

14.
“日居月诸”一语见于《诗经·邶风》的《柏舟》和《日月》两篇中。《柏舟》中有“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一句,《日月》中有“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日居月诸,下土是冒”、“日居月诸,出自东方”、“日居月诸,东方自出”四句。毛传只在“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句下说到“日乎月乎,照临之也”。这分明是用“乎”字解释“居”“诸”两个字,是把这两个字看成语气助词的。王引之《经传释词》、杨树达《词诠》、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等书里也都是把“居”和“诸”看成语末助词的。《中国语文》1984年第4期刊登了黄典诚先生的《〈诗经〉中“日居月诸”的连读  相似文献   

15.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写道:“柳文如奇峰异蟑,层见叠出,所以致之者有四种笔法:突起,纡行,峭收,缦回也。”试以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为例,即可印证刘氏这一见解的精辟。一、异峰突起的开头《捕蛇者说》的主旨,意在揭示赋敛之毒,甚于毒蛇。一个“毒”字,笼罩全篇。  相似文献   

16.
释“很”     
《汉语成语词典》(甘肃师大中文系编写)“羊狠狼贪”条中将“狠”字训为“狠心”,并指出该成语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对此本人尚有异议。查《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宋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文中之“很”用的是本义,当训为“不听从”,决非“狠心”、“凶狠”之意。《说文》:“很,不听从也。”正是释的本义。《汉语成语词典》既指出“语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的《谈艺录》是一部诗论专著,他的许多见解是具有普遍性的文学理论。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与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提出的许多理论概念相契合。本文旨在分析《永州八记》的创作实践如何体现出钱钟书的“执情强物”、“模写自然”与“润饰自然”、“假物得姿”这三个属于创作论范畴的理论概念,从而对柳宗元的游记散文的特质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8.
“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并非一开始就有,它有个产生和发展过程。 最初“经济学”一词见于古希腊学者色诺芬著的《经济论》中。“经济学”希腊原文为oikovouikos,这个词由oikos和vouos两个字组成。前者是“家”的意思,后者是“法律”或“支配”的意思。因此,合起来这个字本意是“家庭管理”。在古希腊奴隶社会里,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所以这个家庭管理也就是奴隶主如何经营管理自己的生产。色诺芬主张,家庭管理应成为一门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  相似文献   

19.
《南都学坛》2015,(6):118-119
<正>一、柳宗元诗歌具有情景交融的抒情特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他认为在诗歌里一切写景都不是单单为了写景,而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在柳宗元的诗歌里,不少诗具有这样的抒情特点。(一)柳宗元的诗多是借用形象说话,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柳宗元的诗歌里,景物几乎都是具有强烈个人情  相似文献   

20.
关于燉煌文艺中“变相”、“变文”的“变”字意义,过去曾有好几种不同的解释,例如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说:“所谓变文之变,当是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变相是变佛经为图相之意.”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旧版)说:“变者即佛经演变之意,与俗文之通俗化之义相同.”孙楷第认为“变当非常解”,“歌咏奇异事物的本子就叫作变文.”此外还有人把“变”字当作梵文的音译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以“变”为文体变化或演变的解释是用“变”字的普通义来解释“变文”、“变相”中“变”字的特指义,是一种想当然的说法,不一定切当.“变”当非常解,有点儿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