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克奇 《文史哲》2012,(5):89-94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贵族。项羽的命运是其所代表的那个阶级命运的反映。项羽的性格,集传统贵族阶级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于一身,是中国旧贵族群体性格的典型。他凭借贵族的特殊身份和性格优势成功了,又因为其贵族身份的历史局限失败了。正所谓成亦"贵族",败亦"贵族"。"贵族"群体性格的内在矛盾性,造就了项羽个人形象的复杂性,铸成了他悲剧性的命运。他是一个"末路英雄",是一个"代历史受过的悲剧性人物"。项羽的败亡,昭示着贵族时代的终结。贵族文化的缺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走上了一条迥异于西方的道路,并对古代政治文化的塑造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贵族文化的影响并未消失,通过不断变形复制,成为我们民族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念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伦理道德观念及其对创作的影响。他的道德观念主要是在审视俄国庄园贵族的精神生活中得到艺术的显现。他的早期创作用脉脉含情的笔调赞赏贵族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中期创作开始对庄园贵族的伦理道德关系进行严厉的拷问,人类的情感是他判断道德善恶观的标准;晚期创作则愤怒地撕下了贵族阶级伪善的道德面纱,呼唤人间正义与平等。托尔斯泰的道德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在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了东、西方思想文明的成果。他的艺术创作所表现的道德倾向和道德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柳下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奴隶起义领袖。他所领导的起义武装“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反动統治。柳下跖又极度蔑視反动阶级的“圣人”孔老二,曾对孔老二及其反动思想,当面痛斥,严厉批駁,使孔老二丧魂落魄,威风扫地。对于柳下跖这样一位敢于造奴隶主贵族的反的起义英雄,历来的反动阶级及其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在关于黑格尔及其哲学的阶级属性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黑格尔是资产阶级哲学家,不是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家;他的哲学是资产阶级哲学,不是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但是,还有人继续把黑格尔的政治立场、阶级属性同普鲁士王国混为一谈.其主要论据是,到柏林以后的黑格尔已由原来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蜕变为封建贵族立场,其哲学也由原来的资产阶级哲学蜕变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在我国哲学史界,虽然有人公然否定黑格尔及其哲学的资产阶级属性,但在有的哲学史著作和论文中却一方面称黑格尔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德国资产阶级的哲学代表,他的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说黑格尔是普鲁士王国政府的官方哲学家,他的哲学是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这样一来,同一个黑格尔竟然成了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阶级两个对立阶级共有的哲学家;同一黑格尔哲学竟然成为这两个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曹禺的代表作《雷雨》和《北京人》中的周公馆和曹家进行比较,从中把握旧家庭的生活和人物,并形象说明: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更替的历史转折期,封建阶级固然已沦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也无力充当历史的主角。这两部各具风彩的作品,为旧家庭奏响了衰亡的挽歌。  相似文献   

6.
周人重德,其"德"观念主要运用于政治领域.在周代,"德"乃受命开基之本,长保社稷之所系,为贵族阶级所特有;是以周天子和诸侯为中心包括整个贵族阶级在内的统治阶级向四方辐射的控制和统摄力量;是建立在宗法分封基础上,处理多层面政治关系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自由”的口号一出现就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发展到今天已经持续了几百年。新闻自由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僧侣、贵族、国王、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中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国家初始时的政体是君主制,从个人权威的君主制发展到公民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民主制,中间还经历了贵族集团的集体统治时期即贵族制阶段。在从君主制转向贵族制的过程中,民主的因素和民主的传统已经开始在古希腊各地萌生;同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也建立了集体决策的制度,在阶级和等级社会的新条件下,破除了个人领导的旧制,这一点对整个民主制的进程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我们把这一阶段视为古希腊民主制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依次出现的每一个阶级,都是它那个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如同一切事物一样,这些阶级也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中国封建社会绵延两千多年,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寿命更要长一些。它在取得统治权力以前和取得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曾经是一个革命的、进步的阶级,但随后由于它的对立面即农民阶级逐步壮大,并同它进行  相似文献   

10.
阶级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极重要的部分,而毛泽东本人作为公认的伟大领袖,在阶级观上有独特的建树。他的阶级观在特定条件下为中国社会的变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社会条件已经变化了的情况下,他把自己的阶级观又加以夸大,从而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挫折。所以,站在后续的角度,对毛泽东的阶级观进行历史的分析,借鉴其有益经验,在推进当前改革的稳妥发展中依然是一个严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二、“亚圣府”是孔孟“仁政”的标本孟轲兜售他的“仁政”的时候,曾经鼓吹过一个诀窍。他说:“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治理国家并不难,只要不得罪大奴隶主贵族就行。他解释说:只要大奴隶主贵族支持你,全国的奴隶主阶级就会都支持你,全国的奴隶主阶级支持你,天下人就都服从你的统治了。孟轲的这个诀窍,很受后代反动统治者的赞赏。他们为了利用孔孟之道来维护反动统治,就竭力把孔孟的后代直系子孙扶植成为“巨室”,好让他们带头叫卖“仁义、道德、仁政、王道”等孔家店的黑货,以广招徠。孟轲的嫡系子孙心领神会,他们扬言,要坚决施行“仁政”,他家要是有人不行“仁义”,死了也不许葬入祖宗林地。叛徒、卖国贼林彪,  相似文献   

12.
《诗》义新探三则王宗石一、《小雅·正月》篇“彼求我则”解《小雅·正月》篇的作者为西周末期幽王朝的一位没落贵族。他感到自己生不逢辰,失掉了禄位,常受到当权贵族的欺侮,只能低头弯腰做人。他对这些高级贵族的旨酒嘉肴,高堂华最的生活,极为嫉恨,自己也感到失群...  相似文献   

13.
维多利亚小说的阶级属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陶 《东南学术》2001,(1):109-113
维多利亚小说的核心观念是绅士概念。维多利亚绅士概念的复杂性造成了维多利亚小说复杂的阶级属性。维多利亚小说的作者和主要人物是中产阶级 ,它的部分读者是工人阶级 ,但是绅士概念的主要思想资源却是贵族制度的意识形态。维多利亚中产阶级的自私和政治幼稚使他们欢迎和接受了本质上是贵族的绅士概念。集中表现中产阶级对绅士概念的探索的维多利亚小说成为道德说教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初探商代后期的监察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探商代后期的监察制度聂玉海监察制度是国家机构进行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充分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毫无疑问,它是随着国家产生而形成的。商代已进入奴隶制社会,建立了代表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的国家机构,其中包括监察制度。但商代又是处在奴隶制社会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作为封建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婚姻制度,至唐代已日臻健全。唐代实行的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阶级内部"内婚制",政治需求的考量、注重姻亲旧眷、门第等级观念、科举观念等都对盛唐贵族的择婿标准有着重要的影响。盛唐时期贵族的婚姻一方面具有开放自由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严谨刻板的一面,研究盛唐时期贵族群体的择婿风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盛唐时期的社会风俗和民众心理。  相似文献   

16.
试析暮年王夫之的刘琨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麟 《船山学刊》2000,(3):10-13
王夫之临终前不久所作《自题墓石》 :“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 ,字而农 ,葬于此。……自为铭曰 :抱刘越石之孤愤 ,而命无从致 ;希张横渠之正学 ,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 ,固衔恤以永世。”论者谓此文“概括了他在政治和学术思想方面的志趣 ,清楚地告诉人们 :王夫之在政治上坚持明朝遗臣的节操 ,至死不仕清廷 ,以西晋末年抗击匈奴贵族侵扰的刘琨自比 ,把推翻满族贵族的民族统治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奋发图强 ,立志做一个坚强的反民族压迫、热爱自己民族国家的志士。……可是 ,由于当时政治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所制约以及他自身阶级的种种局限…  相似文献   

17.
张文俊 《兰州学刊》2009,(10):212-215
战争与革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绥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变迁的两个重要变量。革命乡村西坪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富农阶层地位下降,中、贫农阶层扩大,贫农地位显著上升。地权分配发生变化,土地占有更加分散,土地经营以自种地为主,租佃走向衰亡。通过抗战前后的对比,西坪村阶级结构与土地关系变化显著,向着利于中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内孕育了平民阶级,这一阶级原来只是发展手工业生产的推动者,但是在海运开辟、国际贸易发展之后,手工工场取手工业而代之,资本主又经济因素逐渐占统治地位,平民阶级形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新型的生产力要求摧毁旧的封建生产关系,这表现在政治斗争上就是资产阶级打破封建贵族国家机器的革命,直接反映在意  相似文献   

19.
福克纳的小说创作带有浓厚的贵族意识,形成了在贵族的信念、认知及思想体系支配下所建构的贵族神话。“贵族神话”概念建立福克纳的贵族意识与其艺术世界的关联,从批判的视野可以观照福克纳创作中在贵族看来是绝对真实、对他者来说却具有蒙蔽性和虚构性的神话思维。  相似文献   

20.
论讲政治与经济改革的关系吴越植根于“生产劳动”的人类文明社会,自始就由“产品——商品—货币——市场——市场升扩”,及与之同步发生的“差别——阶级——矛盾——国家——国家衰亡”这样两根平行线所支配:一条属于经济,一条属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相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