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在“认识源泉”的问题上,哲学界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志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也有的同志认为,实践不是认识的源泉,物质世界才是认识的源泉。我对这场讨论有点看法,也有一点与上述观点均不同的想法,谈出来跟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术界对认识的源泉问题的认识上众说纷纭,各持已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有的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有的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物质世界是认识源泉的源泉;还有的认为,实践只是认识的途径和方法,物质世界才是认识的源泉.这些不同看法,涉及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一些基本问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实践并不等于认识。认识只能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发生。对于认识的源泉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有不同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客观物质是认识的源泉;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认识的源泉。由此可见,对认识源泉的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认识的“客观物质源泉”、“实践源泉”和“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源泉”上。因此,要合理地解决认识源泉问题,就要分析认识的“客观物质源泉”、“实践源泉”和“主体对客体能动反映源泉”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在这中间突出地要解决客观物质、实践和主体与客体能动反映同认识发生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伯钿和郑庆林两同志关于认识源泉的争鸣文章(分别载《哲学研究》1982年第7.11期),读者颇受启迪。但笔者与郑庆林同志观点截然相反,故也谈谈一孔之见,请郑庆林等同志不吝赐教。一、“物质源泉说”仅仅是旧唯物主义的源泉观吗?郑文的第一个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仅仅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源泉观.我的观点则认为,“物质源泉说”是一切唯物主义当然也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源泉观。  相似文献   

5.
关于认识的源泉问题,近年来学术界争论颇多,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另一种主张“物质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并向学术界的同志们请教.(一)我认为,关于“唯一源泉”的提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所谓“源泉”,就是“由来”的意思.探讨认识的源泉,就是回答人类认识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在不同层次、不同意义上看,人类的认识具有不同的源泉.譬如:“一切知识来自经验、感觉、知觉”;“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  相似文献   

6.
在广泛深入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说,实践对检验一个认识正确与否具有重要意义,但能否说是“唯一”的呢?他们进一步论证说,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一般人们,不是经常使用逻辑证明的方法来论证某个观点或看法的对或错吗?这怎么能  相似文献   

7.
把实践仅仅看作是认识论范畴,这是我国理论界的传统理解。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就想突破这种看法,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论范畴,而且首先更重要的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范畴。近来读了郑国平同志的《有关“实践”问题的三点质疑》一文(《杭州大学学报》1980第3期,以下简称《质疑》),他认为不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不同意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最主要的实践是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这些提法,否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尽管在具体论述中,此文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但这些观点我们是不能同意的。这些观点说明了从纯认识论角度考察实践会把我们引向何处。本文想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以求教于郑国平等诸同志。  相似文献   

8.
<正> 一九六三年,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提出了“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的命题。在目前学术讨论中,有些论者对这一命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真讨论和正确认识这一命题,对于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在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概括“不科学”,因为它丢掉了实践这一基本观点,是对“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一思想的“倒退”。甚至有的同志把“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说成是物质本身变成精神和精神本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对象和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对象和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l中的地位问题,现在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对象是认识和认识所反映的客观物质世界。我对这个观点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对象是研究人们认识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不研究客观世界本身。  相似文献   

10.
自从前年有的同志提出认识论的“感性、知性、理性”三范畴以来,认识发展阶段问题的讨论吸引了很多的哲学工作者,相继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就文章的观点来说,有的主张“三范畴”;有的主张认识过程划分为感性、理性两个阶段,再从理性认识阶段进一步区分出知性和理性;有的主张知性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有的主张知性不能作为认识过程的独立阶段;还有的强调了认识到实践、精神变物质的阶段。总之,众说纷纭,各抒已见。为了使讨论能进一步深入发展,一方面当然仍应允许不同观点的发表,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作这样的工  相似文献   

11.
人们往往把“能动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等同,从这一点出发,在实践的能动性问题上,便引出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然而又都是片面的观点:肯定实践具有能动性者,虽然看到了实践的能动性一面,却认为实践的能动性是主观的能动性,这就解释不清为什么实践只能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否认实践具有能动性者,其动机是试图由此达到否认实践的所谓“主观性”,以维护实践的物质性。那么,在实践的能动性问题上,应该怎样来认识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作一点探讨,并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  相似文献   

12.
一种认识是否正确,靠什么来检验呢?靠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普通常识。但是,多年来,由于“四人帮”颠倒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又借“高举”为名,宣扬“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鼓吹“顶峰论”,这个问题被搞得非常混乱。在今天,就有同志提出,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认识也可以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而承认这个观点,将会导致取消实践标准,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在这里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种认识是否正确,靠什么来检验呢?靠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普通常识。但是,多年来,由于“四人帮”颠倒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又借“高举”为名,宣扬“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鼓吹“顶峰论”,这个问题被搞得非常混乱。在今天,就有同志提出,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认识也可以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而承认这个观点,将会导致取消实践标准,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在这里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  相似文献   

14.
一、“直接反映说”(意识形态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必然导致理论的混乱。当前国内外在意识形态及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问题上各种不正确观点,都是以“直接反映说”为主要依据。二、文艺通过社会心理间接反映经济基础与其他现实,意识形态学说上的直接反映与间接反映的含义。三、文艺直接反映现实(以个人心理为中介)的弊端。社会生活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因素。“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本身就包含文艺的直接源泉与文艺的间接(最终)源泉。  相似文献   

15.
“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以下简称“两变”),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科学命题。它是对认识过程中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关系的科学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基本思想的正确概括。但是,有的同志把“两变”这个命题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对立起来,认为“两变”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否定,从根本上动摇了唯物论”。这里,涉及到如何理解“两变”原理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关系问题。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在《逻辑证明与实践证明》一文中(见1978年11月2日《光明日报》),对逻辑证明与实践标准的关系、逻辑证明的作用等问题作了一般的论述。现在该文的基础上,继续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但这并不是说逻辑和逻辑论证在认识中没有作用。逻辑和逻辑证明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于实践离不开逻辑,逻辑与实践是统一的。人是实践的主体,任何实践都是人的实践。而人是有逻辑思维的,所以,人的行动过程总是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其实,不仅是人,一切高等动物的活动也都与其“悟性”相统一。恩格斯指出:“普通逻辑所承认的一切科学研究手段一对人和高等动物是完全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真理?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界说真理这个问题上,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强调真理性认识的内容,认为承认真理性认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就等于承认了真理。持有这种观点的同志说:“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认识中的客观内容”,即“在人类认识中的那些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客观真理是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的实践观是他的认识论的核心。他把实践纳入认识论体系,并贯穿认识的全过程;强调人的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是其认识论的突出特点。这就提出问题: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到认识论中来”,认为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不是改变世界”的观点就值得重新思考了。  相似文献   

19.
<正> 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发展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的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提出的“不平衡”是普遍规律。有的认为“不平衡”不是普遍规律,而是特殊规律。认为“不平衡”是特殊规律的又有两说:一说“不平衡”是阶级社会的特殊规律,一说“不平衡”是剥削阶级社会的特殊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过时。有的认为“不平衡”根本就不是一个规律,而只是一种“现象”,或一种“关系”。后来,又有人持折衷看法,说“既平衡而又不平衡”是规律。我以为,这些意见都难以反映人类社会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关系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对什么是德育过程的基础,一直存在着争论,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有的说,“知识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有的说,“生活实践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还有的说,“知与行的统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正确估价实践与知识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弄清这个问题,对改善和加强学校中的德育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