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0年代初期,老舍曾尝试译介美国学者伊丽莎白·尼奇的《文学批评》一书,最终未能译完全书,仅有四章译文刊载于《齐大月刊》及《齐大季刊》.学界以往的研究,倾向于将译文视为老舍在齐鲁大学期间为授课教学而引介的知识资源,然而,老舍的译介并非单纯的知识引介实践,其译文与译介发生语境之间存在显明的互文关联.在齐大的校园语境中,老舍的译文既流露出试图满足学院内部知识生产需求的努力,也以微妙的方式折射出他对于知识生产体制的态度与立场.若是将审视的视域从齐鲁大学的学院空间延展至1930年代的文艺思想领域,则老舍的译介实践也可被视为他对文坛论争所进行的一种间接回应.  相似文献   

2.
老舍先生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在小说和戏剧方面。散文在他的创作中不占主要位置,比起他的长篇、短篇小说,歌剧、曲剧和话剧剧本来只是一些“小块文章”,然而这些文章又是老舍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舒济编的《老舍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选了老舍从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六四年的六十四篇散文。从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老舍先生与朋友的交往情况,他的兴趣爱好,他的思想感情,他的性格特征,他对文艺的见解等等,是进一步认识老舍、研究老舍的宝贵材料。散文又是主观性很强的表现型的文学样式,它侧重表现作者对客观社会中的人、事、景物的内心体验、内心感受,所以,老舍的散文又是老舍心灵感情的写照。  相似文献   

3.
在最早创作中国现代散文的作家中,瞿秋白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灾的。早在1920年3月至8月,他就在《新社会》旬刊和《人道》月刊上,发表了题为《心的声音》的一组散文。1922年和1924年,他又先后出版了著名的散文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无论是题材的开拓,主题的扩展,还是形式的发展,手法的创新,语言的提炼,他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艰苦的耕耘,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1948年暑后,我在青岛山东大学因同情和支持进步学生发动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被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密令中途解聘回上海后,开始应沪江大学之聘去中文系任教。那时物价飞涨,钞票贬值,买副大饼油条都要一大把票子。主要靠为《观察》、《文讯》、《国文月刊》等报刊写文章维持生活。去沪江任教的机会,还是深知我窘况而政治态度一致的许杰等几位先生给我联系  相似文献   

5.
老舍散文研究的寂寞的,谢昭新《老舍散文艺术欣赏》是仅见的一篇专论.虽然已有了16卷本《老舍文集》中的散文专卷——第14卷,较完备收入了老舍解放前后作品223篇40余万字,早已有了由冰心作序的《老舍散文选》和由吴组作序的《老舍幽默文集》等,但是,读完老舍这些散文,让人感到他与鲁讯、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郁达夫、梁实秋、林语堂、梁遇着等前辈或同辈以文为利器、以文为自娱、以文为清志、以文为诗、以文为情趣、以文为学识、以文为人生等等,都难得是一路,与中国现代化散文的悲哀、忧患、苦涩、愤懑和屈辱的诗性情感和悲剧情…  相似文献   

6.
<正>外地人来济南,有奔着“泉城”之名而来,有奔着《济南的冬天》而来,有奔着济南人宽厚仁义的名声而来。殊不知,老舍写下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的六年后,还在1937年写过一篇《大明湖之春》,直言不讳,吐槽大明湖的春天“不大、不明、不湖”,嫌弃湖中的“破旧的土坝”“高高低低的农作物”影响了美景。  相似文献   

7.
老舍的《散文重要》收集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笔谈散文》,也收集在他的((小花朵集》。这篇谈“散文重要”的文章,本身便是一篇言简意明清新朴素的散文。全文不到二千字,却就散文的重要性,散文的特点,写散文不难,散文是其他文学作品的基础等等几个  相似文献   

8.
何为同志是当代享有盛名的散文作家,浙江定海人。他的散文创作可以追溯到抗战前夕,当时他还是十五岁的中学生,就在著名的《中学生》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路》。从此,走上了文学道路。抗日战争期间,何为参加了上海的救亡慰问团,秘密前往皖南新四军总部访问,返回上海后写成散文特写集《青弋江》(一九四○年出版)。解放后,何为在上海、福建长期从事电影工作,同时进行散文创作,先后出版了《第二次考试》、《织锦集》和报告文学《张高谦》等。“四人帮”覆灭之后,他青春焕发,文思飞涌,写出了许多散文。一九八○年出版了《临窗集》,这是他建国三十年来优秀散文作品的自选集,其中一半是粉碎“四人帮”后的作品。去年又出版了两本集子,《闽居纪程》是作者迁居福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俞箴墀曾受聘到燕京大学国文系任教,并参与了国文系的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与教师们一起,参与了学校的善后工作。他是不该被遗忘的燕京大学创建期的有功之臣。文章作者新发现的史料,弥补了《燕京大学史稿》和《燕京大学人物志》中的缺漏。  相似文献   

10.
从老舍散文《济南的冬天》的诞生机缘入手,探究该文内容“残缺”与语文教学阐释“误读”之间的关联及这一过程所带来的《济南的冬天》的文学经典化形成,可以窥见老舍散文以至现代文学作品进入解放前后国民基础教育的历史契机.老舍与语文教育的相遇,最初得益于其作品“俗白”而又“艺术化”的语言,而老舍及其作品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契合,则是其能够进入教材的根本因素.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作家及其文学作品“长期被纳入学校课程和课本,通过教学和知识传授得到普及延续”之后就又强化了作家、作品的“经典化”生成.  相似文献   

11.
济南学者严薇青先生,虽祖籍浙江绍兴,但出生于济南,一直工作在济南.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职于燕京大学国文系,旋于1938年回到济南任教.“严先生自青年时代起即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笃志治学,锲而不舍,躬身执教,奖掖后进,是知名的古典文学研究家和教育家.早在1936年,年仅25岁的严先生,“便在济南《时代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力作《关于<红楼梦>作者家世的新材料》,此文虽历沧桑,华光不减,于四十年后被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红楼梦研究资料》(第三辑)一书.”严先生在执教于燕京大学、华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的同时,从不辍其研究工作,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严先生最用心、取得成绩最大的当是对刘鹗及其《老残游记》的研究,堪称闻名遐迩的权威.”先生自1962年以来,先后于山东大学的《文史哲》、中华书局的《文史知识》及山东文艺出版社的《柳泉》和《山东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关于<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老残游记>是怎样一部书》以及《重视资料,深入研究——纪念刘鹗诞生130周年》等系列研究文章十数篇,以其不断取得的新的研究成果启迪于世人,推动和促进了对刘鹗和《老残游记》研究的提高与发展.另外,严先生还校注出版了附有“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最擅长的是诗和散文创作。不过他也写了十几个短篇小说。四则童话小说甚为幼稚,我不拟置评。其他小说,除收入小说集《轮盘》者外,尚有《珰女士》(未完稿)。徐氏的这些小说,最早的一篇《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后改题为《春痕》收入小说集)写于一九二三年初春,发表于同年二月十一日出版的《努力周报》第四十一期上。最后一篇《珰女士》写于一九三○年年底,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一月十日出版的《新月月刊》第三卷第十一期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读了特·赛音巴雅尔的散文集《啊,额吉河》,被集子里那充满了诗情画意的优秀篇章所吸引,思绪被引得很远很远。特·赛音巴雅尔是内蒙古文坛上享有盛誉的中年作家,虽然现在调到了北京,但他的心始终没有离开过故乡,一直为故乡的美好与幸福而歌唱着。他从1955年发表作品以来,已出版过诗集《春天》、《花果之乡》、《红豆树下》,小说散文集《晨鸟》等。散文集《啊,额吉河》是198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的又一本作品选集。这个集子,共选了他近年创作的访问记、游记、回忆录等散文二十二篇,根据不同的内容,大体上划分为八辑。这些散文写得自然  相似文献   

14.
焦垣生教授     
焦垣生教授 ,194 8年 10月生 ,山西省芮城县人。 1982年 1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 ,后分配到西安交通大学任教。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系主任 ,教授 ,文艺学、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焦垣生教授热爱文学创作 ,在大学读书期间即开始发表小说、散文。其中《我为什么嫁给他》于 1980年获山西“优秀小说”奖 ,历史小说《张玄素上疏记》曾被改编成戏曲上演 ,小说《明日我再来》曾被中央广播电台改编为广播剧播放。他到西安交通大学任教后 ,开始致力于文艺学、中国戏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先后主编和参编教材…  相似文献   

15.
老舍作为小说家,众人皆知,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长篇小说蜚声海内外;老舍作为剧作家,有口皆碑,他的《茶馆》等剧本誉满全球。然而,如果把老舍说成是一位诗人,那就不一定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就其主要原因来看,恐怕是由于老舍一生中所创作的小说和剧本影响太大了,以至于掩盖了他诗歌创作的光辉。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所说的:“他的诗名,多少为他的小说和戏剧所掩盖了。”①实际上,老舍作为一位诗人是当之无愧的。他在一生的文学生涯中,除去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剧本、散文以及曲艺作…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最擅长的是诗和散文创作。不过他也写了十几个短篇小说。四则童话小说甚为幼稚,我不拟置评。其他小说,除收入小说集《轮盘》者外,尚有《珰女士》(未完稿)。徐氏的这些小说,最早的一篇《一个不很重要的回想》(后改题为《春痕》收入小说集)写于一九二三年初春,发表于同年二月十一日出版的《努力周报》第四十一期上。最后一篇《珰女士》写于一九三○年年底,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一月十日出版的《新月月刊》第三卷第十一期上,前后时间共达八年之久。但只有《珰女士》标志着作者思想的进展,其他作品表明作者在思想艺术上,均处在探索中。  相似文献   

17.
老舍与新诗     
诗人臧克家在《老舍新诗选·序》中说:“如果向读者介绍:老舍是小说家。得到的回答一定是:多余的话。说老舍是戏剧家。‘还用你说’,读者和观众必如是说。说老舍是诗人,而且是新诗人,不但广大群众,即使文艺圈子里的人,也会有点茫然,甚至愕然了吧。但,老舍确乎无愧于新诗人这顶桂冠,这并非我加给他的,有他大量的新诗创作作证。” 收在《老舍新诗选》(1983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有四十八首诗(包括长诗《剑北篇》在内)。老舍作诗的历史从中学时代就开始了,那时他练习写的是旧体诗词。当时他对古典诗词表现出浓烈的兴趣。《十八家诗抄》、《陆放翁诗集》等常使他爱不释手,以至诚如其言,在“其他课上别人演题或记单字的时节,我总  相似文献   

18.
郭浩帆《中国近代四大小说杂志研究》(以下简为《研究》)一书2003年由中国当代出版社出版。郭君曾师从山东大学郭延礼教授专攻近代文学,2000年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济南大学。在《研究》出版之前,郭君已经有《近代稿酬制度的形成及其意义》、《〈绣像小说〉创办刊行历史追溯》等  相似文献   

19.
徐开垒同志是人们熟知的散文作家。早在学生时代,他便酷爱文学,开始了创作活动。十四岁那年,在叶圣陶主编的《新少年》半月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两个泥水匠》。以后,曾在柯灵主编的《文汇报》副刊及《鲁迅风》、《春秋》、《译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散文和诗歌。四十年代担任文艺杂志和报纸副刊编辑工作,从此走上文学道路。建国后,长期主编《文汇报·笔会》。虽然,他也创作过小说、诗歌,但主要的还是在散文艺苑里辛勤笔耕,获得累累硕果。冰心同志说他是一位“功力很深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集《雕塑家传奇》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反映了他四十年来散文创作的艰辛历程和成果。诚然,四十年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一瞬间,但它跨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新中国、十年内乱和粉碎“四人帮”五个时期,这对于经久在崎岖道路上跋涉的旅子来说,就不是很短的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一个提到马克思名字的报刊是上海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月刊。在一八九九年二月出版的《万国公报》第一二一期月刊上所载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节译、中国人蔡尔康撰文题为《大同学第一章》中即出现了马克思的名字,说他是“百工领袖著名者。”一八九九年四月出版的《万国公报》第一二三期所载《大同学第三章》中又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