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近几年来,斯大林哲学思想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如何评价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却有分歧。有人认为,斯大林哲学思想是“自然辩证法主义”;还有人认为,斯大林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倒退”。对于这样一些实质上是否定斯大林哲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意见,实难使人颔同。因此,有必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构成剖析一下斯大林哲学思想的性质,并从总体上考察一下斯大林哲学思想的三要特点,从而对斯大林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实事求是和恰如其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领域中,逐步形成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政治领袖人物的哲学思想研究与专业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研究并重的基本格局,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理论内容.而在中国现当代专业哲学家中,就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做出重大贡献而言,冯契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王向清教授的新著<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正是反映这一内容的一个学术成果.该著的主要成就是,大致梳理和划分了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历史阶段,初步确立了判别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标准,合理地评价了冯契哲学思想特别是其"智慧"说的哲学性质和历史地位,系统地阐明了冯契对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贡献,深入挖掘了冯契哲学思想中具有独创性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载(1020—1077年)是我国十一世纪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是宋明理学的创始者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并对以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张载哲学体系的自身矛盾,对它的分析、评价难免出现不同的看法和争论。总观张载的全部著作及有关文献资料,根据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我认为张载是一个二元论者,其哲学体系经过一系列矛盾演变,最终归宿到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4.
主体与客体辩征统一思想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主线。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思想构成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线索,贯穿于整个黑格尔哲学体系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每个环节。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思想是黑格尔哲学思想大厦的基体,主客体统一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征。但是,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在研究黑格尔哲学中并未给予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思想以应有的重视,这显然是黑格尔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缺陷。笔者试求在这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就正于我国学术界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老前辈和我同时代的老师们。  相似文献   

5.
《哲学研究》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集中反映,为了对深入阅读、研究以及正确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有所帮助,从语言、逻辑、哲学3个角度对《哲学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反映维特根斯坦哲学体系的思想要点。  相似文献   

6.
我校哲学系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室雍涛、陈祖华、李南熏同志合写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概论》一书,正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把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哲学体系来研究的论著。作者在对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进行扎实的专题研究和单篇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并通过揭示这些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总体上把握了毛泽东哲学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整体,对此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在学术界第一次明白地提出这样一个有关黑格尔哲学的根本问题来研讨的,是一位中国学者,贺麟先生。早在本世纪30年代,贺麟就发表了《对黑格尔哲学系统的看法》一文,提出了“对于黑格尔哲学系统可以有两种不同看法”的问题。此文后来成了1948年刊印的单行本《黑格尔理则学简述》的第一部分。1978年,贺麟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一些问题》一文中又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纽伦堡讲稿(1808-1816年)在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以“哲学全书”命名的哲学体系的构想为1817年《哲学科学全书纲要》的诞生提供了理论铺垫.它不仅更加深入和系统地推进了黑格尔在耶拿时期的哲学探索,而且为他的哲学体系的最终成熟奠定了牢固基础,特别是在结构方面对黑格尔整个思辨体系具有重要贡献.我们要深入理解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不仅需要研究《哲学科学全书纲要》本身及其发展过程,而且需要追溯它的形成过程.纽伦堡讲稿的意义正在于它为我们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黑格尔宏伟的哲学体系的建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正> 迄今我们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基本形成于三十年代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并逐步定型于据此编写的苏联各版教科书(一九五四年后有一些顺序上提法上的变动)。我国解放后出版的哲学教材和小册子,同苏联版本大同小异,无甚例外。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为说明布尔什维克党的理论基础,当作《联共(布)党史》第四章第二节写的,它只能汲取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的要义,用尽可能简洁的语句,表述它的基本绪论和原理;作为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部哲学思想的完整体系,显然是很不够的。本文不打算全面探讨这个问题,仅从历史唯物主义不应忽视对人的研究这一点,提出一些很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王保贤 《中华魂》2011,(2):63-64
发表于《书屋》去年第2期上的傅白芦先生的《"于不疑处有疑"——以一位伟人的一段名言为例》一文,一开始就引了"一位伟人"的"一段名言":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发现毛泽东、研究毛泽东、理解毛泽东,是永恒的历史责任。作为《百年后的毛泽东》丛书中的一部,中共中央党校薛广洲教授的近著《毛泽东与中西哲学融合》(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致力于从学术层面拓展与深化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在中西哲学融合的视界中为展现和勾画毛泽东的哲学思想肖像做出了自己的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12.
老子哲学是一个基于本体论的哲学体系,既是生命哲学,也是行为哲学。老子所著《道德经》对探讨教育哲学思想具有积极、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技术时代的哲学反思--《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笔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昌曙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 ,中国技术哲学的奠基人。陈昌曙教授在数十载的学术生涯中 ,论著颇丰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先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创立了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2 0 0 2年是陈先生从事教育工作 5 0年 ,开创技术哲学研究 2 0年。值此之际 ,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 ,将陈昌曙教授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呈献给学界同仁 ,以期引起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新高潮。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也是陈昌曙教授传播其技术哲学思想的学术田园。在《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出版之际 ,东北大学一批从事技术哲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组织多次研讨 ,本刊将他们的部分研讨内容以笔谈的形式予以发表 ,期待引起更多学者和学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霍尔巴赫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中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系统地总结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形成了完整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达到了马克思主义以前法国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水平。因此,学习霍尔巴赫的唯物主义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过去,人们对霍尔巴赫哲学思想的评述主要侧重在战斗无神论方面,对于他的自然观则很少进行专门的评述,至于他的自然观中的辩证法因素,几乎没有涉及到。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科学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因此,它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全部一般特征。然而,由于毛泽东哲学思想不是马列哲学思想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增添了崭新的丰富内容;由于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为书名的专著,以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历史背景,以高深学问为主线,围绕高等教育存在的哲学基础等八个关键的问题展开论述,形成了清晰、严密的高等教育哲学逻辑体系。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启示一: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布鲁贝克建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的历史背景有较大的相似性,要从高等教育哲学的层面上进行深层思考,建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启示二:《高等教育哲学》全书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辩证地分析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面对的重大问题,在唯物辩证的思考中把握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2007年6月1日-3日,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俄罗斯专业委员会与苏州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与俄罗斯:当代哲学的问题与反思——全国第十一届俄罗斯哲学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举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兼《哲学问题》主编列克托尔斯基、通讯院士兼哲学所副所长斯米尔洛夫教授、中国哲学专家布洛夫等俄方学者专程参加会议并发表了学术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贾泽林、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南京大学张一兵、复旦大学吴晓明等30多人参加会议。研究前苏联哲学和当代俄罗斯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前苏联哲学曾经是培育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主要思想源泉。苏东剧变、中国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地平线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要"返本而开新",即全面地反思和梳理前苏联哲学的遗产,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由原来"主流意识形态"消解后的"哲学转向"。会议集中讨论了三个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度反思前苏联哲学遗产,包括对列宁哲学、普列汉诺夫哲学、斯大林哲学及一大批前苏联时期学者的哲学遗产;如何评价当代俄罗斯对主流意识形态"真空"的"填补",如对东正教哲学思想的研究、对理性的研究、对西方哲学的研究等;如何进一步理性地反思全球化与本土化思想对话的关系,特别是俄罗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关系。本专题推出几篇会议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2007年6月1日-3日,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俄罗斯专业委员会与苏州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与俄罗斯:当代哲学的问题与反思——全国第十一届俄罗斯哲学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举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兼《哲学问题》主编列克托尔斯基、通讯院士兼哲学所副所长斯米尔洛夫教授、中国哲学专家布洛夫等俄方学者专程参加会议并发表了学术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贾泽林、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南京大学张一兵、复旦大学吴晓明等30多人参加会议。研究前苏联哲学和当代俄罗斯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前苏联哲学曾经是培育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主要思想源泉。苏东剧变、中国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地平线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要"返本而开新",即全面地反思和梳理前苏联哲学的遗产,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由原来"主流意识形态"消解后的"哲学转向"。会议集中讨论了三个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度反思前苏联哲学遗产,包括对列宁哲学、普列汉诺夫哲学、斯大林哲学及一大批前苏联时期学者的哲学遗产;如何评价当代俄罗斯对主流意识形态"真空"的"填补",如对东正教哲学思想的研究、对理性的研究、对西方哲学的研究等;如何进一步理性地反思全球化与本土化思想对话的关系,特别是俄罗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关系。本专题推出几篇会议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2007年6月1日-3日,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俄罗斯专业委员会与苏州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与俄罗斯:当代哲学的问题与反思——全国第十一届俄罗斯哲学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举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兼《哲学问题》主编列克托尔斯基、通讯院士兼哲学所副所长斯米尔洛夫教授、中国哲学专家布洛夫等俄方学者专程参加会议并发表了学术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贾泽林、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南京大学张一兵、复旦大学吴晓明等30多人参加会议。研究前苏联哲学和当代俄罗斯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前苏联哲学曾经是培育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主要思想源泉。苏东剧变、中国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地平线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要"返本而开新",即全面地反思和梳理前苏联哲学的遗产,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由原来"主流意识形态"消解后的"哲学转向"。会议集中讨论了三个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度反思前苏联哲学遗产,包括对列宁哲学、普列汉诺夫哲学、斯大林哲学及一大批前苏联时期学者的哲学遗产;如何评价当代俄罗斯对主流意识形态"真空"的"填补",如对东正教哲学思想的研究、对理性的研究、对西方哲学的研究等;如何进一步理性地反思全球化与本土化思想对话的关系,特别是俄罗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关系。本专题推出几篇会议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2007年6月1日-3日,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俄罗斯专业委员会与苏州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与俄罗斯:当代哲学的问题与反思——全国第十一届俄罗斯哲学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举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兼《哲学问题》主编列克托尔斯基、通讯院士兼哲学所副所长斯米尔洛夫教授、中国哲学专家布洛夫等俄方学者专程参加会议并发表了学术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贾泽林、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南京大学张一兵、复旦大学吴晓明等30多人参加会议。研究前苏联哲学和当代俄罗斯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前苏联哲学曾经是培育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主要思想源泉。苏东剧变、中国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地平线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要"返本而开新",即全面地反思和梳理前苏联哲学的遗产,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由原来"主流意识形态"消解后的"哲学转向"。会议集中讨论了三个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度反思前苏联哲学遗产,包括对列宁哲学、普列汉诺夫哲学、斯大林哲学及一大批前苏联时期学者的哲学遗产;如何评价当代俄罗斯对主流意识形态"真空"的"填补",如对东正教哲学思想的研究、对理性的研究、对西方哲学的研究等;如何进一步理性地反思全球化与本土化思想对话的关系,特别是俄罗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关系。本专题推出几篇会议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