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词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等重要。常用词词汇知识深度的不足导致学习者对单词的理解是片面的,对单词的使用也常犯错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语法型式和词汇型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习者词汇知识深度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汉语新词语英译是一个备受译界关注的课题。探讨汉语新词语英译的规律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参考刘宓庆语际转换基本型式理论,考察了2006年版《最新汉英特色词汇》中汉语新词语及其英语译文,发现该词典编撰者使用了对应式转换、平行式转换、替代式转换和移植式转换四种语际转换基本型式。其中移植式转换型式与刘宓庆的冲突式转换型式不同。还对刘宓庆句子层面各种转换型式的使用比例与本文在词语层面各种转换型式的使用比例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中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和词汇教学的目的,挖掘了当前英语课堂上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符合"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原则的词汇教学方法,探索出符合该原则的词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于词汇教学 ,教学界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 ,但也存在不少争议。本文从词汇的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角度 ,阐述了词汇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汇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性.如果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能够凸显汉语的内在关联性,就能够变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目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汉语教师往往依据教材中的课文,逐一讲授汉语词汇,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框架语义理论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以以语义为核心进行词汇语域分类教学,学习者在场景中学习汉语词汇,能够激发经验认知,从而深入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对外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学习者第二语言的认知规律和汉语词汇本身认知特点研究,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汉语词汇教学服务,使教师在进行汉语词汇教学时能有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汉语词汇本身的认知特点,从而找到一条高效的词汇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特征及应用》由上海交通大学甄凤超教授著述,囊括了其本人从事学术研究以来开展的一系列有关语料库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学习者英语特征的实证性研究。该书从语义序列、配价型式、搭配配价、词汇覆盖率、词汇知识、预制语块、话语标记语、反馈语、打断等角度,对我国学习者语言特征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是一本实证研究和教学应用无缝对接的佳作,研究结论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述评旨在对该书主要内容及其概括性、示范性、多样性、全面性、引领性、启发性等特色予以评介。  相似文献   

8.
词汇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是课堂词汇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通过调查发现,对外语学习者而言,词汇直接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词汇深度知识与产出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词汇的拼写、词性和用词不当和搭配、句式等错误,并极大地丰富了表达力,提高了输出的流利和准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认知理论角度探讨了记忆、输出和旧有知识等影响词汇习得的重要因素及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分析了中国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现状及不足之处:以输入为主导,建立在句法的基础上,过分强调词汇的概念意义,学生侧重机械记忆和词汇的宽度和深度存在着失衡,并提出了应纳入学生输出活动、有助于复用式掌握的课堂词汇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二语词汇习得教学方法是直接词汇教学法,即明确地以直接讲解词汇、语法为教学目标的教学,但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间接词汇教学法得到了推崇。近年来二语词汇习得的教学方法又有了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倾向于折中法,即将直接词汇教学法和间接词汇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此折中的词汇教学法很适合用于研究生英语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故而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