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岛画报》2011,(1):80-83
与"冯小刚"三个字相关的是光影世界中的嬉笑怒骂,冯氏幽默和冯式喜剧已经烙印在了中国电影史册中。他回忆说,《半夜鸡叫》是他小时候在礼堂中看过的最好的一部低成本影片,从此喜剧和想象力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并在他成为一名电影导演后爆发了出来。然而他能拍的不止喜剧,《唐山大地  相似文献   

2.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刚 《社科纵横》2005,20(1):188-189
威廉·莎士比亚 ( 1 5 6 4— 1 6 1 6 )于 1 5 96年 ,取材于乔万尼的短篇小说《蠢货》、《罗马人的事迹》和英国剧作家马娄的《马尔他岛的犹太人》 ,写成了一部他第一阶段后期著名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此剧的主角之一夏洛克的命运牵动着成千上万读者的心 ,他的毁灭 ,激发了人们对他的怜悯和对当时社会的恐惧。本文将从民族、宗教等方面申诉夏洛克形象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3.
美学意义上的喜剧的存在方式可分为滑稽、讽刺、幽默几种,与之相应,喜剧性笑也可分为滑稽之笑、讽刺之笑和幽默之笑。从不同类别的笑的构成方式即笑的主体与对象的关系入手揭示其内在成因,笑就显示出明晰的层次感和鲜明的特征性:滑稽之笑来源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及喜剧性和解,是人类以今日之聪慧戏弄往日之愚蠢,其特征是“我们笑我们”;讽刺之笑则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喜剧性对立,是秉持人间正道的人们对背离这一正道者的救正,其特征是“我们笑他们”;幽默之笑内含着人与自我的矛盾,是智慧的人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生命存在的整体性反思和个体性观照,是对自然与社会规律的双重悖反、和解与包容,其特征是“我笑我”。喜剧性笑的主体和对象从复数的“我们”、“他们”转化为单称的“我”,显示喜剧从群体性向个体性的转化,说明更深刻更丰富的喜剧是最有个体生命性的喜剧;同时也说明了喜剧性笑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与人的生命活动相联,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本质的确证。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5,(5):97-99
时下,国人都在谈论中国梦。其实中国梦不是抽象的理论,她与每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怎样使中国梦和每一个国人的梦想结合起来,使每个人都具有出彩的人生,使每一个人都成为"梦之队"中的一员,都成为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呢?由作家倪学礼创作,发表于2009年《十月》第三期上的长篇小说《追赶与呼喊》中主人公王小麦从失败走向胜利的30年生活经历为我们做了诠释。该书以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富于幽默风趣的语言赢得了读者的喜爱,随后改变成电视剧《小麦进城》后更为轰动。本文旨在透过王小麦从失败走向胜利的30年生活经历来看王梦想实现的艰辛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幽默?这是一个注释者颇多,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简明结论,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研究和注意的问题。《试论幽默》(载《文学评论》1984年第二期)一文认为:“幽默作为美学范畴……有两层相互关联又不容混淆的内涵:其一,它是一种对现实人生丰繁的喜剧性内容的发掘、表现、理解、创造的特殊能力,……其二,它又是一种美学现象,是文艺作品中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且引人发笑的美感特征。”(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此文)该文以此立论,对幽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6.
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为他的戏剧文学事业勤苦地奋斗了一生。直到他逝世前的几个月,还写了最后一部著名喜剧《心病者》。当时莫里哀已经积劳成疾得了较重的肺病。但是,他还坚持扮演剧中的主要角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仨》建议倒着读。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第一、二部分可以合成一篇,都是讲杨绛先生的梦,关于他们一家三口的梦。第三部分才是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常。先看第三部分,比较容易进入,第二部分尤其沉重,由浅入深,更好。我一向觉得杨绛和钱钟书是文化界最萌的一对CP。他们现在在天堂重聚了。  相似文献   

8.
“感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用以说《儒林外史》的,我们移来说《红楼梦》,或许会使人感到奇怪:难道《红楼梦》也是一部讽刺作品? 《红楼梦》不是一部讽刺作品,是部难以企及的伟大悲剧,同时也具有十分丰富的喜剧性。它既是时代悲剧,又是人间喜剧。它的艺术美,是悲剧美和喜剧美的和谐统一,其中,悲剧美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程相占 《求是学刊》2015,(1):119-122
<正>尽管生态美学首先是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但就目前国际学术界的实际情况而言,生态美学的学术成果主要出现在中国。除了数量颇多的论文、论文集之外,系统的生态美学著作在中国至少已经出版了如下几部:徐恒醇的《生态美学》(2000年)、曾繁仁的《生态美学导论》(2010年)、程相占与三位美国学者合著的《生态美学与生态评估及规划》(2013年)等。而西方的同题著作至今只有一部论文集《生态美学——环境设计艺术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5,(9):153-156
本文通过《推拿》文中的真实美学、群戏的展现、困境的表现、意味无穷的叙述,说明这是一部典型的娄烨风格的电影,关注着社会边缘群体——一群盲人推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难得一笑寓意深──读《史记·滑稽列传》田长山1.我曾经在自己一本通俗理论小书中(《幽默与情趣》,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台湾商鼎出版社1992年出版),初步接触我们中华民族的喜剧精神,我以为,旷达乐观的生命意识,含蓄讽刺的艺术审美态度、强烈的社...  相似文献   

12.
导言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以“诗圣”著称的杜甫是具有承先启后作用的集大成的大诗人。和这一崇高地位相称,杜甫的诗歌理论,他的美学思想也是丰富和深刻的。诚然,杜甫没有写过《诗品》(梁钟嵘著)、《诗式》(唐僧皎然撰)之类的谈诗的专门论著,甚至没有像诗人欧阳修那样,为我们留下一部《六一诗话》,然而杜甫却是第一个运用诗的形式发表诗歌理论的人,即有名的《戏为六绝句》(七绝)以及《偶题》(五古)、《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七律)、《解闷》十二首中的第四至第八等诗篇,它们都涉及到诗歌创作和评论问题,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无疑,这是杜甫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欣赏一部喜剧、一篇幽默小说或一幅漫画时可以发现,投入观赏者意识中的第一颗幽默种子是对比,幽欧意境便是对比这颗奇异的种子所开出的花。从幽默在最为活跃的文学戏剧和绘画领域中的表现手段来分类,对比可划分为画面、语言、人物和情境四大类。对比在绘画艺术中表现为画面的对比。大量的是在单幅画上用不同的形象或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王建成 《社科纵横》2009,24(8):162-164
契诃夫的最后一部戏剧《樱桃园》自从问世以来在舞台上一:直就被人们进行不同的阐释,但笔者却坚持认为该剧是喜剧。从女主人公朗涅夫斯卡娅之“丑”的剧情看,《樱桃园》应该是作者所说的“喜剧”。从作者的贫苦出身、医生职业以及他的婚恋生活看,笔者也渴求身体康复后自己的“新生活”的到来,该剧具有浓厚的喜剧特征是不足为怪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美学研究是在传统的知识论哲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什么是美?"就成了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本文认为,应当从生存论哲学的立场出发去研究美学。这样一来,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就转换成"为什么人类需要美?"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之所以会产生美的意识,并逐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是因为美学对人类的生存是有意义的。谁都不会否认,异化、紧张和冲突构成了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因而当代人的主导性的审美需要不再是加剧这一状态的悲剧美学,而是喜剧美学。喜剧美学的核心是通过喜剧性(轻松、俏皮、滑稽和幽默)消解异化、紧张和冲突得以形成的不切实际的理想,从而激发当代人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使他们从精神上逐步摆脱并超越这一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施昌东同志的《“美”的探索》一书(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年版)比较系统地对美学的各种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这无疑是很可贵的,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但是,《“美”的探索》(以下简称《探索》)中有些观点和研究方法却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仅就该书对李泽厚美学观点的批评发表一些不同的看法。《探索》批评李泽厚的美学观点主要有三处:第一,批评他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第二,批评他主张“美感以直觉为特征”;第三,批评他在“移情”理论上的自我矛盾。下面我们逐条进行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7.
正9月2日-3日,由陈佩斯导演,并携手杨立新共同主演的年代喜剧《戏台》将登陆青岛大剧院,与青岛的观众见面。让我们在剧场里找到了久违的品戏感受,找到了熟悉又遥远的"好戏"体验,找到了见证经典诞生的快意,找到了喜剧艺术所能给予人的无限力量。话剧《戏台》是由剧作家毓钺编剧,陈佩斯担当导演、并携手北京人艺的国家一级演员杨立新共同主演的一部喜剧。陈佩斯将舞台180度大旋转,运用"戏中戏"的创作手法揭示神秘后台的众生相。杨立新也将在剧中突破他以往的角色塑造,首度亮嗓开唱出演带有浓厚戏曲韵味的舞台喜剧,与陈佩斯饰演  相似文献   

18.
徐雪野 《学术交流》2015,(2):220-221
傅其林在《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2期撰文指出,赫勒在此在时间意识的基础上展开了对美学的细致分析,形成了一种对文艺审美思想及其现象的独特探究,这就是《永恒的喜剧》中所提出的"此在分析"。主要体现为对美的概念的重新理解、对莎士比亚作品、当代历史小说等文艺作品的解读以及对喜剧现象的分析,这也是赫勒20世纪90年代美学与艺术转向后的主要探索。赫勒对美的概念的清理与对喜剧观念及其现象的理解是在此在的偶然的存在条件中展开的,从而脱离了以悲剧性的大  相似文献   

19.
“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引言老子的《道德经》(或云《德道经》),是古代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罕有的一部关于宇宙本体论的思辩形而上学著作。老子全书,不过区区五千言。而千百年来对老子的研究和解释,则不下几千万言。一想到这一点,本来即足以令后起的研究者怯步——试想我们对于老子,是否还能讲出  相似文献   

20.
川端康成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现代主义作家川端康成生于一八九九年,死于一九七二年。一生中成就卓著,共写下二百来部长、中、短篇小说。他的主要作品已译成英、德、法、意、瑞典、芬兰等文,近年来,在我国也已作了大量的介绍。一九六八年,川端康成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金,他的三部长篇小说《雪国》《千只鹤》《古都》被评为获奖作品。诺贝尔文学奖金委员会称赞他“以锐敏、丰富的感情,高超、非凡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