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蒋丽华 《社会科学家》2006,(Z1):327-328
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已经很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但是日语学了二三年后,还不能正确地使用日语进行交流的人很多,这是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导致语言的差异引起的.本文从数字,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中日文化的差异,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在日语教学中从初级阶段起就渗透文化知识,把课堂教学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以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日语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封传兵 《云梦学刊》2015,(3):129-133
古代汉语教学中应当树立文化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古代汉语也可以贴近现实生活,在优化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综合考核中凸显实践教学学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反馈通道;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文化迁移能力、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日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的语用能力。将语用学理论应用于日语教学实践,对学生的言语行为语用意识的培养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同理,日语教材的编写也应从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到注重语言实际应用的转变。语用学理论的导入是当前日语教材和教学中要解决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日本大学里针对留学生的日语教育在日本社会国际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已从"日语知识的教授"转向"掌握交流能力",传统的重视语言的日语教育在向重视内容的日语教育转换。这种语言与文化结合型的教育注重学习者需要的个别性和动态性,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把握文化的存在。这种教育重视学生的个人作用,以学生自律式学习方式,通过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关于语言的行为活动——学生课堂上的协作学习、进入社会的实践与调查、写调查报告并进行发表等,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综合性的交流能力,是一种技能培训式教育。  相似文献   

5.
日本大学里针对留学生的日语教育在日本社会国际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已从"日语知识的教授"转向"掌握交流能力",传统的重视语言的日语教育在向重视内容的日语教育转换.这种语言与文化结合型的教育注重学习者需要的个别性和动态性,从学生个人的角度来把握文化的存在.这种教育重视学生的个人作用,以学生自律式学习方式,通过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关于语言的行为活动--学生课堂上的协作学习、进入社会的实践与调查、写调查报告并进行发表等,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综合性的交流能力,是一种技能培训式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法学课程的教学思维、教学方法也要同步创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法学课堂中,不仅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够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化,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首先概述了现阶段法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单一、忽视能力培养、评价方式落后等;随后介绍了信息时代法学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以及法学课程教学的创新路径;最后基于个人教学实践,着重介绍了课堂讲授型、个别辅导型、案例研习型、虚拟法庭型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为新时期法学课程的优质教学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以语言教育为基础的日语教育,已转变为以语言为基础的多元化综合性跨文化教学。本文在探索新的日语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分析在日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发展我国日语教育提出开创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是教育界的主流趋势,而创新型人才的显著特点就是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缺乏是日语专业学生的通病,如何克服这一问题成为高校日语教育亟需解决的课题。文章通过分析日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具体表现,总结原因,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思辨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认为应在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日语学习中,理工科学生存在口语交际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中级日语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合作学习"策略。结果表明,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改善了课堂氛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积极性,培养了社会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21世纪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中国应用型本科专业日语教育面临着新课题,即从注重对语言能力的培养,转向注重运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的“日本文化”课程,应采用共同学习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积极性,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加有效地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南方论刊》2013,(Z1):78-79
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扮演好角色,让课堂熠熠生辉,让学生主宰课堂。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灌与被灌的关系,而是有活力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出切合实际、可操作的教学形式,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在课堂中可随机充当"助手"的角色,帮助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善于当好学生,和学生平起平坐,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的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一门心理课程,也是一门性格和综合素质课程。英语教学,需要把握大学生的特性和心理特点,解决他们英语学习瓶颈,让他们找到正确学习英语的方法,改善他们的沟通能力。通过语言教学,完善学生性格和提高人文修养。本文阐述语言教育和个性培养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如何提高英语类课程的课堂效果和效率,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水平,让学生正确地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英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要求优秀的日语人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日语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其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亟待改革,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以实际调查为依据,探讨日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日两国各方面交流的进一步深入 ,具有语言交际能力的人才尤为需要。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语言交际能力已成为目前日语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谢亦瑜 《云梦学刊》2001,22(4):122-123
培养具有熟练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日语实际运用人才是高职日语教育的宗旨所在,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必须制定高职日语的教育目标、明确专业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课时、教材与教学.  相似文献   

16.
张丹 《阴山学刊》2021,(2):107-112
跨文化交际同ISEC项目的外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然而在ISEC项目日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师角色传统与教学定位模糊、学生认识偏差与学习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与文化体验缺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为提高ISEC项目日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ISEC项目日语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要从把握日语语言行为的文化特性、重视非语言交际行为、构筑对异文化的认同感、构建适宜日语习得的体验式活动四个方面养成跨文化交际思维。  相似文献   

17.
作为创造力的关键成分,批判性思维是理解、分析、评估和重建论证过程中所需的综合能力.基于CBI理念的PBL教学模式为课堂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本文以批判性思维培养为导向,主要从整合的视角构建CBI理念的PBL教学模式,并尝试将此模式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以期实现高效教学.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在不同方面发挥重要导向作用,最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创新品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这不仅仅是因为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将教师从忙碌的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效率已经超出语文教学的本身,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ALPHS课程"是一门基于学校特色以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目的而开设的学校特设课程,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陕西、江苏实景课堂"的课程建构为ALPHS课程的实践推广进行了执行层面的尝试与探索,有利于该校师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找到主动探究自我教学和学习的实践场域,有利于该校进一步提振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不同学科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让学生“活学活用”.一、精心设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欧而就的事情.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首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学生在不断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每一节的设问时应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