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认为,在国际国内文化研究的热潮冲击下,中国民族学的研究和发展迫切需要创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文化民族学。该学科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文化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吸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民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形态及演变规律。文化民族学既关心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各民族文化的变异和创新,其研究内容是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变迁;在继承中国民族学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创新,以建立中国民族学领域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民族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①中国民族学应以民族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②研究领域要有个科学的界定,边缘学科不能取而代之,民族学也不是这些边缘学科的简单相加。③中国民族学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必须首先需要重视一般学科的普遍规律、我国的有利条件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问题。④中国民族学的任务包括应该研究什么问题和民族学队伍如何建设两个内容,近期任务则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3.
民族学是一门以民族为对象的社会科学。它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共同体的发生、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民族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民族学的资料虽然在古代即有所积累,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从十九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在历史上资产阶级曾利用民族学为其殖民统治服务,而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中国民族学科的积累、形成和发展历程,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体系的建立过程,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在中国建立发展的过程。上下三千四百多年浩繁的书籍记载的少数民族情况属于民族学研究的资料积累阶段;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是西方民族学正式建立并开始向中国传播时期;1926年以后中国民族学研究逐渐开展,建国以来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中国民族学体系逐渐形成,但仍需不断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政治民族学作为政治科学与民族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开始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科学资料的积累,以及分别来自政治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有关人类政治行为与有关各民族政治生活、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课题研究不断开拓,促使必须有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来整合各个方面对民族政治的研究;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体制改革,为政治民族学的研究赋予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对政治民族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的学科理论与方法问题,就有必要加以队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对中国民族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刻反省时,我们感到,只有坚定不移地植根于各民族现实生活之中,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研究视野扩展到各民族社会与文化在当代世界所面临的或者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之上,才是它的唯一前途。在对民族学传统研究领域或传统研究课题的学术价值进行充分估价。并汲取其丰富滋养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有勇气正视中国民族学学科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奠基性著作所确立的基本原理,经过一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仍然具有强大活力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我国民族学应当为现实服务,为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科学不可缺少的条件。对于民族学如何为现实服务这一问题,作者提出;第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第二,民族学必须实行学科间的渗透,它需要与相关的学科密切配合,其它学科也同样需要它的合作;第三,民族学为现实服务的范围非常广阔,但应首先注意当前民族地区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紧迫问题,其中,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是四化建设中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民族学应当重视的问题。 本文是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的闭幕词。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一位女民族学者——王同惠女士传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学怍为一门以世界各民族文化为核心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当然要求力图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全面了解和诠释,而任何民族都有一部分社会文化生活只有妇女们才能较深刻地理解体会,因此,民族学的研究必须要有女性学者去参与。但是,在中外民族学的早期发展史上,却很少有女性研究人员的介入,研究队伍中几乎都是男性,由于性别差异的限制,他们对世界的另一半——女性的生活圈子很难做到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从而使民族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研究的识异与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献关于不同民族的记载,其由来非常古远.以近代学科形态出现.则1902年梁任公《新史学》、1906年《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及1922年《中国历史研究法》已越来越明确民族史在中国史学中的地位.民族学自19世纪中叶在欧美形成学科,1903年,林纾、魏易即将德国哈伯兰(Michael Haberlandt)的民族学由英译本译成中文,书名《人种学》,交北京大学堂书局出版.中国正式使用民族学的名称从1926年蔡子民先生发表《说民族学》到现在也有70年.当前,在中国大陆,将研究民族问题诸学科,统称为民族研究,已成为一个包括民族史、民族学、民族语言学、民族问题理论、民族经济等诸多学科的学术部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学如何面向21世纪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民族学如何面向21世纪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15日至19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学研究者就“完善中国民族学学科体系”、“新形势下民族学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中国民族学的...  相似文献   

11.
云南民族学院黄惠馄教授的论文集《祭坛就是文坛》(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围绕民族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对民族学怎样科学地认识和研究民族文化作了深入地探讨。尽管该书出版在95年大连“全国民族学工作会议”之前,但却十分符合大连会议关于加强民族学学科理论建设的倡议,故想就书中的主要观点,结合自己的认识作点阐述,谨求教于学术界。一、文化是构成民族的核心要素在《祭坛就是文坛)一书的前言中,作者写道:“所谓民族文比,绝不仅仅是世人所理解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它的外延十分广阔,但最重要的是它的核心。这核心联系着民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学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文化大革命”为分界,划分为前期和新时期。新时期民族学发展的特点是:1.研究范围不断扩大;2.研究重点有了新变化;3.理论研究受到更大重视;4.应用研究得到加强。展望未来,中国民族学研究者任重道远。为了使民族学研究进入新境界,作者认为有四个问题要给予重视:1.要扩大学科的对外开放程度,这是民族学获得更大发展的前提;2.把“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列为民族学的中心课题,是争取民族学更快发展的关键;3.加强民族学方法论的研究,促进传统调查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是民族学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保证;4.建立中国民族学的理论体系,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学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变迁过程,分析比较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或各国家文化的异同,弄清同各种异文化相处之道的学科。社会人类学主要研究各种社会类型,侧重其组织、结构、制度、功能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可看作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广义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民族学则分三个层次,一可等同于人类学,二可等同于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三可作为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的一个小的分支学科。最后作者对中国民族学的现状和发展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学学会于1991年7月5日至9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召开学科建设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与会学者围绕如何搞好民族学学科建设这一中心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民族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任务。民族学界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主张“大民族学”(或称“广义民族学”),认为凡有关民族方面的研究都属于民族学,有的同志主张“小民族学” (或称“狭义民族学”)。在这次会议上,有的同志认为,在国家尚未正式将民族学列为一级学科之前,要把民族学研究领域扩大到“广义民族学”的范围,是不会被某些同志接受的。为此,建议此次会议不必讨论大小民族学问题,而暂时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提出的研究范围,来讨论民族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民族社会学的对象与性质 什么是民族社会学?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对民族学和社会学分别略加叙述。 民族学是一门以民族为对象的社会科学。它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族共同体的发生、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学是一门以社会为对象的社会科学。它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个人、阶级、社会集团的活动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同样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民族学以民族共同体为研究对象,它是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形态等等的一门科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用实地调查方法和比较的方法。早年蔡元培先生关于“民族学是一种考察各民族的文化而从事于纪录和比较的学问”的定义就是着眼于方法上的说明。民族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与许多科学诸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民间文学、地理学等等都有密切关系。由于语言是组成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语言学知识对于民族学的研究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杨堃先生说,不懂语言学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学的构成与特征周星,胡鸿保民族学的一般定义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行为、信仰、习惯和社会组织的学科,这门学科在美国通常称为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为社会人类学。”①然而中国的具体情况表明,中国民族学的构成具有一些不同于各国民族学的特色。中国学者对干人...  相似文献   

18.
以移民到甘肃省七墩回族东乡族乡的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生在移民社区的故事,探讨民族社会工作的整合性取向,认为民族社会工作的重要成长点,是以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和手法为基础,整合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多元学科的知识,从民族学的角度审视社会工作,以民族为核心,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跨学科、跨专业的民族社区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民族文物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历史沿续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在民族学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是研究呼伦贝尔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十年来,我们主要对盟内蒙古族(巴尔虎部和布里亚特部)、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族文物从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艺术发生学等学科进行了初步考察和比较研究,取得了初步认识。本文就呼伦贝尔民族文物研究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桂学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地区的地方学科领域,既带有地方性、区域性、民族学的特殊性,又带有学术研究的普遍性以及现代学科研究、学术研究及其跨学科研究的现代学术范式特征.合理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桂学,有利于夯实桂学理论基础,建立起桂学研究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现桂学研究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