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荐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
作家言语风格的研究,在风格学的理论探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研究作家言语风格,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明确以下几个理论问题:风格为什么是“言语”的而不是“语言”的?言语风格与艺术风格的界限如何?形成作家言语风格的最必要的因素是哪些?如何看待作家言语风格的非封闭性及其变化和发展?如果不正确理解和回答这些问题,作家言语风格的研究恐怕就难以很好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范作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4)
性格是后天长成的,在人们的社会活动及其交往中,往往对人们的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古往今来,无数名人或因性格修养的好坏,可导致事业功败垂成的事例不可胜数,因而,性格的修养与学习如何修养的方法大有必要.其借鉴法、学习摹仿法、自我总结法及忍耐变通法这四种方法都对性格修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言语风格因人而异,千姿百态:就性别而言,男人“直率”,女人“委婉”;就年龄而言,老人“唠叨”,年轻人“简洁”;就修养而言,文人“文雅”,粗人“粗俗”;就文化传统而言,英国人“沉默寡言”,美国人“多言多语”,中国人“委婉含蓄”,日本人“谦恭礼貌”;就交际动机而言,“靠拢”时“心有灵犀”,“背离”时“话不投机”。所有这些都清晰地表明:人们在运用言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过程中,由于其所具备的主观因素及交际环境的不同,而使用各自不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间,阿成小说的风格特征值得重视。他小说的选材立意,造句遣词,凝炼简约,在近年小说叙述语言愈来愈长,欧化倾向较为浓重的情况下,可谓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并未写轰轰烈烈的事件场面,通常都是民间细事,均用极经济的表现方式,将生活的底蕴与人物灵魂勾勒出来。他的作品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0年又有几个短篇连续在《小说月报》上转载。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性言语风格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之中蕴涵着深刻而又复杂的两性意识,在社会、历史、文化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女性语言受到某些规范与限制并形成一定的言语风格,中国女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但这种风格在当今社会条件下表现出种种相对性并呈现出“两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严小香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4):68-71
张爱玲大量运用色彩词,尤其是冷色调的色彩词,强化了色彩词的敷彩、暗示、隐喻功能,使其作品呈现绚烂、含蓄、柔婉的言语表现风格。 相似文献
7.
汤光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5)
教师应具备教学言语修养。教师言语修养首先应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新 ;其次是做到准确而精炼、通俗而生动 ,富有逻辑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8.
论日本人的非言语表达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学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3):79-81
语言对人们传达思想、感情是十分重要的。但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仅仅依赖语言表达还不够,语言之外即非言语表达同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本文拟从日本人常用的非言语表达行为入手,论述这些非言语行为所展示的日本文化的某些层面及国民性格,以期为我们更顺利地与日本人交往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段曹林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4):59-60
亚里斯多德的"风格论"其实就是言语风格论.其主要贡献有三方面明确了风格范畴和风格的明晰美;总结了常见的言语风格表现手段,并提出了风格要素选取和运用的得体性原则;论述了散文、诗歌及其下位类别言语风格的具体要求.亚氏的言语风格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突出体现在他首次提出了得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刘超班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0,(3)
作家的言语风格,是作家在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作家语言运用纯熟的标志。我国当代著名的报告文学家徐迟,在40余年的报告文学创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他独特的言语风格,值得人们认真地进行研究,这无论是从文艺学或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作家个人言语风格的研究,我国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古代的言语风格论,重在言语风格的归类。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就提出了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 相似文献
11.
文学修养与人的素质息息相关 ,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学作品以情感打动人 ,以形象感染人 ,激发人的想象力 ,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文学修养可采用加大文学作品课堂学习比例、导读等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和深入讨论的必要关于修辞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问题,建国以来,特别是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来,在语文学界曾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后来由于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干扰破坏,致使这场学术讨论,尚无结论,就被迫中断了。但是国际学术会议却在专题讨论修辞学和诗律学问题,这说明一些国家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新成果,而我们没有深入研究。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抓纲治国,拨乱反正,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 相似文献
13.
语境是随交际进程而不断发展和创设的动态系统,它对言语不仅起制约的作用,更对言语有着主动生成、创造的作用,它积极参与言语活动;同时,言语对语境亦非被动地受制,它也对语境有着主动的选择和积极的创设作用。语境和言语之间不仅有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更有互相激发、互相生成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许红彬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85-88
英语语言受到某些规范与限制并形成了一定的言语风格.英语交际、写作、翻译中,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语言的风格是不容忽视的,英语语言的言语风格能使语言更具独特的风貌和格调,使语言更具艺术魅力.研究了英语的语义重叠、语体色彩及选词规范,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常金富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与外国人接触语言是桥梁。交往中操外语的人的交际修养和言语礼节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在俄语教学实践中强调这一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特征和礼节特征。在俄国入的生活习惯中和言语礼节中也有其独特的民族特点。我们在学习俄语过程中会发现中俄两个民族在言语礼节的表达上有许多差异。俄国人不但有姓和名,还有父称,这是和中国人不同的。何时称姓,名和父称,何时只称名字是有规律的。我们有些俄语交际修养和言语礼节造诣不深的人往往在接触刚刚开始时称呼上就用词不当。 苏联解体之前我们与俄罗斯人交往中大多称对方为TOB4pt[111(同志)。而现在,由于社会的变革,呼语也发生了变化。我国亦然,在某些眼务行业不称经理和同志。而称老板、小姐等。不久前,俄罗斯“奥斯塔基诺”广播电视公司社会学中心就呼语问题在莫斯科市市民中进行了民意测验。得出的结果是,倾向于使用TOBapI[1~(同志)这一称呼的占被调查市民的22%,主要是中老年人,多数是男人,大部分人受的中等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倾向于rpa^》aHL,H(公民),FDa,~JlmHK5(女公民)的占21%,基本上也是上面提到的那部分社会阶层的人。倾向 相似文献
16.
龚抗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他是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为宋代理学四大学派之一——关学的创始人,他在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等方面的学说对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载的德育思想十分丰富,他对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和方法等德育的基本理论问题都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成为宋明理学德育思想的重要奠基人。道德认识论和修养论是张载德育思想的精华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张载认为,道德的认识和修养即是根据德育目标而进行的有目的的修养和认识活动,以为道德实践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此认识和修养过程是德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作家言语风格独特性的语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风格作为作家“精神个体性”的体现 ,具有不可替代、不可移易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 ,直接来自于呈现在具体文本中的作家独特的言语风格。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 ,作家言语风格的独特性 ,主要取决于其独特的言语方式 ,即其在进行文学话语活动时对语气、语调、语音、词汇、句式句法以及修辞手段的独特选择和习惯性运用。 相似文献
18.
诗歌言语生成中的非语义和非句法规则总称为“非语法化”,它构成了诗歌言语状态的第一个变项 ,并孕育了诗歌的“一次生成”。非“非语法化”、中性词语、直接呈现……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诗歌言语运动的第二个变项 ,并孕育了诗歌的“二次生成”。两个变项都意味着泛诗精神和纯诗精神的努力 ,并分别构成了中国 80、90年代优秀诗歌的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19.
殷慧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0-65
个人重整是一些国家继破产清算、破产和解之后关于个人破产的另一重要制度设计。破产清算制度强调对债权人公平受偿的保护;破产和解制度强调对债务人的救济;个人重整制度则强调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三种制度各有其存在价值。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和台湾地区关于个人重整制度的立法实践表明:清偿债务是个人重整制度的首要目标;自愿性是个人重整制度的基本特点;最低清偿水平是个人重整方案的基本要求;重整方案的强制批准是个人重整制度社会利益本位的集中体现;破产免责是债务人选择个人重整程序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丁捷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5)
王国维在他的作家论中,对作家的人格、品德修养是非常重视的。他把作家的人格、品德修养紧紧地同作品联系在一起。他在《文学小言》中说: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其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