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线形经济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过分地依赖于外部资源,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将严重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为了化解安全风险,运用市场的方法存在着局限性;通过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化解由此而引起的国家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2.
汪彬 《学习与探索》2023,(4):108-118+186
“经济韧性”是指在遭遇外部突发事件冲击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回到正常轨道的恢复力和反弹能力,其体现了抵御外部风险挑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城市经济韧性”是衡量城市遭受外部冲击的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综合反映了城市治理水平和能力。本文建构了城市经济韧性“量化评估—机理解构—对策建议”逻辑分析框架,创新性地构建了规模韧性、开放韧性、创新韧性、制度韧性和结构韧性五大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估了全国285座城市经济韧性,并划分为中低韧性、中等韧性、中高韧性、高韧性四个等级。进一步解构韧性影响内在机理发现,结构韧性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最大,规模韧性、创新韧性、开放韧性和制度韧性依次递减;规模韧性、开放韧性和结构韧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创新韧性存在负向溢出效应,制度韧性溢出效应不显著;全国城市经济韧性整体水平有明显提升,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在量化评估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基础上,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为要求,提出了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提高抗外部冲击风险应对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在逻辑与外在联系都表明二者存在密切相关性。一些发达国家将国家经济安全风险防御重任赋予国家审计。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后,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安全正在倒逼国家审计承担责任,但由于我国国家审计风险防御系统存在缺陷,风险防御能力较低,国家审计只有转变和创新审计职能才可肩负此任。我国政府应尽快考虑和部署国家经济风险防御战略,构建国家经济安全平台和完善国家经济安全防御系统,建设国家经济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监测和防御国家经济安全风险,国家审计应当成为经济安全风险防御和风险评价的核心主体。  相似文献   

4.
唐大江 《探求》2003,(2):52-54
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中,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虚拟经济在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可能由于其过度膨胀,导致泡沫经济从而危害实体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在大力发展虚拟经济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其风险。  相似文献   

5.
权丽华 《社科纵横》2003,18(6):47-48
相当多的人担心 ,随着我国愈深愈广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会威胁经济安全 ,影响人民福利。经济安全不能依赖于过渡期保护 ,而要寄希望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这需要思想观念领域、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各方面改革的联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部经济失衡调节的政策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传兴 《求是学刊》2007,34(2):63-68
2000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外部经济出现了失衡,已引起国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如何调节外部经济失衡、实现内部与外部经济均衡正成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热点课题。文章通过对我国外部经济失衡及其效应分析,重点研究了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政策配合调节机制和完善内外经济均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明显增多。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风险,致使世界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进一步紧张。为此,日本认为确保核心行业与技术安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将经济技术问题安全化。近期,日本国会通过了《日本经济安保法》,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通过官民一体形成“统一战线”的方式确保这些核心行业与技术的安全,将其从企业微观层面的治理上升到国家战略和全球治理宏观层面,成为维护日本经济安全、参与大国博弈和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陈华  张艳 《创新》2010,4(1):46-50
在经济萧条时,经济刺激计划对于避免震荡、稳定市场、恢复信心、促进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当经济止跌企稳时,经济刺激计划要适时退出,否则会带来政府财政负担加大,赤字增加,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助长道德风险和逆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负外部效应。以美国为例,分析美国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的负外部效应,从而提出对中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的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当前已有的福利体制研究与国家安全研究衔接不足。福利体制对于国家整体安全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具有经济安全价值、政治安全价值和社会安全价值。英国福利国家抗疫策略失误说明,蚕食和破坏福利体制将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大国竞合时代我国需要优化顶层设计,继续完善福利体制功能,构建外部风险内部消化机制,探索协同融合福利体制与国家安全体系,使福利体制能够为保障我国安全发展核心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0.
自特朗普政府以来,基于中美战略竞争和护持美国霸权的战略需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CFIUS)会不断强化对中资企业的国家安全审查,对中资企业的区别指向性明显。尽管如此,仍有大批中资企业顺利通过审查,成功在美投资。CFIUS对中资企业的审查结果取决于其对中资企业交易所产生的经济收益与安全风险的预判。其中,经济收益体现了中资企业能够助力美国发展的积极作用,而安全风险反映了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美国对中资企业的消极认知。在消除国家安全风险以及丰厚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中资企业有可能通过审查,顺利进入美国市场。研究发现,在排除中资企业的政府背景、确认交易不涉及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敏感领域以及中资企业能够遵守美国市场公平与竞争原则等法规的基础上,CFIUS批准中资企业通过审查的可能性较大。当前拜登政府将主要精力聚焦国内经济议程,这为中资企业赴美投资提供了新思路。中资企业可以在中低端制造业、医疗健康行业、清洁能源行业等领域进行布局,开创投资新窗口,谋求发展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是一个基本市场化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经济改革也付出了一定的成本:经济改革以后,我国的失业率不断上升,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改革是一场收益大且成本低的改革。由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仍是我国赶超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来 ,随着冷战的结束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跨国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 ,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仅对各国及各国间的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是巨大的和深远的 ,而且不断地冲击着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对全球经济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 ,又有不利的一面。为了减少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关系秩序 ,就应不断完善国际经济法体系。国际经济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必将会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一个更好的法律环境 ,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世界经济将逐步走出衰退而复苏,我国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外部需求不足、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将带来一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经济的信心,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创新驱动,加大力度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实施发展创新型经济、提升第三产业贡献率、调整外向型经济结构、推进绿色增长、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等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4.
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积蓄后劲的紧迫要求,也是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自身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必然选择。要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遵循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循我国自身经济发展规律。具体为: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规律;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的规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把握引进、消化、吸收和提高创新能力的规律;梯度推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律;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最高目的的规律。这些规律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较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内容更全面,更广泛,更加注重结构的变革和"质"的提高,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因此,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系统工程,必须抓住重点,从七个方面"转轨变型"、总体推进: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从高耗型向节约型转变;从线性型向循环型转变;从守业型向创新型转变;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延林 《求是学刊》2001,28(1):66-69
:进一步分析经济法现象 ,重新审视经济法理念 ,将有助于调整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的态势 ,以摆脱目前令人困扰的处境。基于此目的 ,文章首先解释和分析了经济法现象具有的合理性、复杂性、变动性等三个特征 ;进而对经济法理念进行了客观的审视 ,指出构筑一个完善、经得起推敲的经济法理论体系之困难所在 ;最后提出经济法研究应转向“学科经济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通常认为 ,经济增长是由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带来的 ,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 ,而只是把它作为研究经济增长的已知的、既定的前提或外生的变量。然而 ,制度创新却能在物质生产要素不变尤其是技术不变时提高生产率 ,促进经济增长。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着客观的制约作用。因此 ,研究经济增长不能撇开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不能单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必须注重人的非理性方面的研究,将学理与现实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要看到经济学理论的价值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从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方面综合研究经济和经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首中国20年的经济改革,认为改革速度较慢的原因之一是人性与经济道德在认识上和行为中的模糊性所致。作者在定义了人性、道德、灵魂等一些基本概念之后,针对中国经济改革的两种选择(价格、所有制)的归宿进行评述,从而找出速度较慢的一方面原因。文中对儒家道德进行了说理的评说,意在对经济学哲学研究起到向前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经济软环境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潾 《学术交流》2004,(9):69-73
软环境大体包括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环境等内容,对于经济主体具有保证、引导、激励、规范与约束等基本功能,由决策者、政策法规、执行者、运行渠道、监控机制等要素构成。优良的软环境是良性循环的起点,不良软环境是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阻碍因素。软环境的作用方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对经济的影响可分为刚性和弹性两部分。对经济环境尤其是软环境的深入研究,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府的经济职能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经济理论来源于经济实践,任何经济理论的政策主张都是针对一定的经济任务而提出的,政府的经济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的目标、人们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具体经济形势而变化的。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改革也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认真研究政府职能变迁的理论和历史,强化对现代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认识,改变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方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由于制度发育的落后性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仍需要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