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足球运动员无不注重“足球意识”。他们踢球,既用脚,更用脑:千方百计确保城池不失,全力以赴攻破对方大门。由此,我联想到这么一个论题,写作者不也应该讲究“写作意识”吗? 写作是一项极为复杂、极其艰辛的脑力劳动。写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创作,不仅只用毛墨,更要费尽心机。写作者在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他的大脑就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臣民所认同的忠孝道德,明显地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是臣民的绝对义务,表现为突出的政治强制性;另一方面,它又表现为臣民的精神追求,体现出道德主体精神。忠孝道德的双重性,又导致臣民的双重人格——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出现。这是一种在忠孝道德义务规定下所形成的双重人格,二者是一个相互规定、影响的整体,但由于它们又有各自的特点,故在现实的社会政治领域产生种种难解的纠葛和矛盾。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忠孝道德和臣民文化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从文化人类学、文化学角度而言,人格是指个体化的文化。因而,人格系统中包含着不可分割的两个子系统:一方面,它包含着生理——心理的个体特质,是一种以自我存在为中心的独特身心组织;另一方面,它包含着环境——文化的社会特质,是一种以社会存在为中心的角色要求。文化人类学、文化学是从宏观上定义人格,而这里则是从具体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海峡两岸以及与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本刊特与我校台湾香港文化研究所合作,开辟台港文化研究专栏,为本校的台港文化研究提供阵地,发表探讨台湾文学、历史、社会、经济、教育等的学术论文,盼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的散文始终张扬着一种“巨人意识”,把作者在文化、人生、自然领域的理性思考和冷峻观照,透过人文地理的视角表现出来,给人一种凝重和沧桑之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在浩繁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不乏以右为尊(尚右)的记载,例如: ①《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注云:“右学,太学也,在西郊。” [案]:据《礼记·王制》:“养庶老于虞痒。”可见“国老”指贵族,“庶老”指平民出身的贤才,“虞痒”则是周代的小学。“右学”指太学,仍以“右”为尊。 ②《史记·平津侯传》:“守成尚文,遭遇右武。”  相似文献   

6.
试论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 ,一直是篮球训练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也是提高篮球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庄子观生死,是立于"道通为一"的高度,将生死置于"命"中。他认为,"命"即为"道",生死皆是由命定,人在面对死亡时,如果能顺应生死在大道中的自然运化,洞察生死之理,做到"安之若命",就能化解"悦生恶死"的桎梏,安然"顺死",从而成为与道合一的得道者。  相似文献   

8.
巴金的小说,无一例外,全部悲剧结尾,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与巴金的悲剧人生体验以及深刻的悲剧意识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古代日本从中国直接引进中国的“文学”概念,意指儒教、经学与文章之学。直到近世以后,才把“文”、“学”分离;幕府时期,本居宣长主张“和歌”和“物语”的独立,彻底与儒、佛的道德说教分道扬镳,标志着日本古代“文学”范畴意识的真正觉醒。  相似文献   

10.
樊粹庭先生的悲剧创作不仅延续了中国古典悲剧的传统,从小人物身上寻找悲剧根源,揭露社会黑暗,针砭时弊,并大胆将西方悲剧理念运用到编创的戏码中,打破了明传奇中"大团圆"的结局模式,顺从人物性格采用一悲到底的形式。其经典悲剧贴近时代,悲而不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起到鼓舞民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在现代女性作家群里,有两位姣姣者。她们都是二十岁出头便登上文坛,并以其全新的风格一鸣惊人,引起文坛巨大的震动,造就了作家的文学创作领域各自的神话和传奇。她们便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二玲”:丁玲、张爱玲。单就丁玲、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而言,值得思考、颇有言说价值的方面很多,本文试图从女性文学的角度来探讨她们对女性意识的把握,发掘显现于她们小说文本中女性意识之异同。也许,仅用“女性文学”之界定是无法涵盖和包融“二玲”全部文学创作及其意义,但她们既同属女人,各自的身份、经历、思想、感情都很…  相似文献   

12.
梭罗基本上是以隐士形象扎根于中国读者的心中,但这其实只是一种单面化的理解。梭罗的人格中既有隐士的一面:钟情孤独、热爱自然,又有非隐士的一面:喜欢交际、热心政治。梭罗的双面人格无时无刻不在内心交融抑或鏖战,其人格形态亦因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面貌,并深刻影响着梭罗人生道路的走向。隐士人格是梭罗来到瓦尔登的重要原因,而非隐士人格又促使他最终离开瓦尔登。  相似文献   

13.
杜甫的诗歌不仅是唐代的一部“诗史”,而且是政治史、文化史 ,同时还是一部有关的经济史。本文第一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杜甫是唐代一位很具有“经济意识”的诗人。这对全面理解杜甫的诗歌和丰富繁荣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封建时代,历朝君主们为纯洁皇族血统都入充一批“刑余之人”为宫廷服务。统治者出于自身的需要,把这些本来正常人变成了不阴不阳,不伦不类的怪物。 阉割,这种灭绝人性的摧残是双重的:既是生理上的灾难,更是心理上的灾难。 在儒学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能否生殖繁衍被赋予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之一。人们恪守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笃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寿之终也”。宦官连父母给他的血肉之躯都保存不全,更不用说传宗接代,光宗耀祖了,这从根本上违背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准则,因而受到社会普遍的鄙视。汉代司马迁近五十被科以宫刑,他在给朋友的信中痛心疾首地说:“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戳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遂至于“居则忽忽若有所之,出则不知所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带来了我国民主建设的显著进步。党的十三大又一次提出了加快政治民主的要求,其呼声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与此相适应,对全体公民运用民主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民主意识的问题就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试图就有关民主意识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编辑意识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编辑心理活动,它是以编辑学、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信息论、系统论、层次论、模糊论、控制论等为科学思维方法,以多项学科专业为知识基础,以作者、读者为社会对象的感知、反映、思维、判断、谋划、决策的一种心理整合和能力的体现。研究编辑意识,对于深化编辑学理论,加强编辑人员素养,提高学报编辑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试就编辑意识的特征、结构及培养谈点认识,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档案意识是档案科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档案作用发挥及整个档案事业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拟就档案意识及其特点、社会档案意识薄弱的原因及其发展规律和如何增强社会档案意识,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委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的“存在主义文学”和“新小说”的评介中都体现出本土意识。对这两类文本的评介说明,生活在一定文化背景中的人总是会形成特定的文化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到评介;本土意识内涵中的小说审美意识对评介同样会产生重要影响。本土意识的本土化特征和兼容性特征在两类文本评介中都有所体现。在特定的条件下,接受过程中本土意识中的某方面主导作用会凸现出来;同时文学评介的本土意识对评介文本的接受者是客现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农业思想中的"民本意识"是十分宝贵的历史遗产,研究和借鉴这一历史传统,对于我们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和"农学思想"的分析,揭示了蕴含其中的"民本意识"及对现代的启示.本文主要分三个部份"农本思想"和"民本意识";"传统农学"与"民本传统";传统"民本意识"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20.
萧红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最具独立风格的作家。她的一生短暂多舛,却为后世留下了多达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其《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作品备受世人青睐。在萧红有限的作品中无不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气息,这也是萧红作品的魅力所在。透过萧红的"眼睛"体验她笔下那个真实的世界,分析萧红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从而引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