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企业在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时 ,难以正确地处理好与内外利害关系 ,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违背社会道德要求的伦理代价。只有通过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伦理理念 ,强化社会舆论的道德调控机制 ,强化规范企业行为的制度化道德保障 ,强化企业人的道德素质和伦理责任 ,才能实现企业的最终价值———经济目标与伦理目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交换的伦理价值及其道德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交换表面上是经济主体之间的物品互换,但实质上它是主体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主体之间的利益交换和权利让渡。经济交换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表达,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它能带动经济发展,并为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和丰厚的物质基础;它能塑造、匡扶良好的社会道德,帮助个人提高德性与修养;它能提升人的幸福感,帮助个人健全其人格;它是自由、平等的基础。经济交换具有交换正当、交换自由、交换平等、后果无害等道德规则。 相似文献
4.
论生产和消费领域中的经济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光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3)
一定的生产伦理和消费伦理精神都是在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与特定时期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由于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伦理观。考察中西方生产伦理和消费伦理的形成发展及其精神内涵,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经济伦理遗产,借鉴西方经济伦理中的积极成分,有助于形成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伦理观。 相似文献
5.
陈建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伦理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公共管制。公共管制理论源于18、19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政府职能学说。公共管制可以促进企业伦理和企业人道精神的形成和维持,克服市场经济的外部负效应和匡正社会公德和精神文明发展方向,为现实的伦理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冯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65-68
管理活动以管理关系存在为基本前提,管理具有合规律性;同时,由于管理的价值和伦理性质以及伦理的管理本质,管理又具有合目的性[1]。根据管理的这一基本原理,本文重点研究了现代管理中的经济管理关系,以及经济管理关系中的伦理意义、伦理向度和超越其经济目的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7.
肖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19-124,133
如何看待科技活动的伦理代价,它可以区分为科技自由主义与科技保守主义两种基本不同的态度;两者之间的张力经常造成我们选择的困境,并且难以坚持一以贯之的立场。对科技活动的不同的伦理态度,通常都可以从利益和文化背景上分析其根源,并通过合理的社会建构,寻求两者之间的良性互补。 相似文献
8.
于海量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38-41
节约是人类传统的美德,提倡节约不仅体现了对人们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反映了人们的道德品质,倡导节约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往人们主张通过刺激消费的手段来促进经济发展,忽视了节约品德的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经济伦理学为我们正确处理好节约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弘扬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文泊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38-40
阐述了网络空间的负面问题 :沉溺网络不能自拔 ,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犯罪 ,信息污染与信息崇拜 ,信息垄断等。分析了网络问题产生的根源 ,并提出了解决网络伦理问题的办法 :培养主体的自律意识 ;培养主体的责任意识 ;矫正价值观念 ;技术上采取防范措施 ;完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伦理及其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尔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15-18
有人认为生态伦理就是人际伦理的移用,就是把社会道德规范、原则简单移用到环境事务中来。这样来理解生态伦理是肤浅的,忽略了其质的规定性。其实,生态伦理就是指人类在关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其内涵包括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首先,它表征的是一种客观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其次,它是用以调整相应的关系的积极手段,即生态道德。 相似文献
11.
喻建红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3):28-29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相同条件下成本较低的企业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WTO,企业要在与那些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中立住脚,尤其要重视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曾广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92-96
深入阐述了有关道德的3个基本概念,即道德自信、道德信仰与道德变迁;认为应在准确把握道德变迁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道德信仰与道德自信;道德信仰的重心应是道德价值、道德精神与道德规律等;道德自信应是一种具有包容开放、与时俱进、自我批判等精神品质的道德自信。认为应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以适应现实社会道德发展与道德建设的需要,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贾玉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6):81-84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学校德育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存在着德育体制简单化、德育目标脱离学生实际、德育内容传统守旧和德育方法单一生硬等问题.必须把握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探求新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3):213-224
采用问卷法对6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并行性中介模型和纵向性中介模型探讨大学生社会目标、道德推脱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且道德推脱得分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呈下降趋势;(2)大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在其社会目标和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调节作用;(3)道德推脱在大学生社会目标的发展和稳定性上起到重要作用;(4)大学生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之间相互影响。依据研究结论,笔者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时中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2):82-86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家国同构的伦理社会 ,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 ,还是文化的、自然的 ,都以血缘人伦关系为主导 ,通过血缘伦理社会化、社会血缘伦理化的双向同化 ,达致家国同构、君父同格的社会架构 ,形成了沿袭千年的臣民道德、君王意识和威权意识 相似文献
17.
道德内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冬玲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78-80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内化为大学生自身道德品质和信念的过程。道德内化一般是通过角色扮演来实现的。根据道德内化理论,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把灌输机制与接受机制结合起来;把角色指导与角色训练统一起来;把连续性与系统性结合起来,以使思想品德教育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目标具有政治性、重复性和层次性等方面的特征。确立与实施高校德育目标应遵循社会需要和满足个人需要相结合、立足于现实与着眼于未来相结合、精神效益和物质效益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发挥"两课"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加速德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传统成本管理与现代成本管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伟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企业应努力寻求最佳成本控制方法,以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并且要求成本的控制系统有更强的功能。在这种背景下,现代的成本控制系统应运而生,无论是观念还是在所运用的手段方面,都与传统成本控制系统有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陈文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27-30
由于不同利益主体对现存经济制度收益存在差异,导致利益冲突,在对新的经济制度构想的预期收益引诱下,利益主体的竞争冲突促使经济制度的变革.经济制度的变革既要能不断提高制度绩效,又可以平衡社会冲突,这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结构和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