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法律文化的宝库中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许多宝贵遗产至今仍然沉淀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如提倡道德教化与法律强制相结合,强调国家高于个人,主张法令内部的统一和协调,强调法律的实施以防止犯罪为目的,提倡用调解的方法处理一般的民事纠纷等等.同时,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法律文化一样,也还存在着一些消极的东西.笔者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借鉴外国法律文化中有价值的成份之目的,试图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权利观作一些分析,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2.
王璇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1):72-74
法律理念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决定了不同的法律理念。中西方传统法律理念具有法集团本位与法个人本位、公法文化与私法文化、法律的伦理化和道德的法律化等不同特点。造成这些不同特点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文化理念、社会结构等方面的不同。通过中西传统法律理念的比较可以对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有所借鉴和启迪,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践行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等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法律,往往与宗教、道德、习惯等相互交织,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丰富的民族特色与特定的文化内涵。礼的尊崇与达摩信仰融汇了中国和印度对于法律的态度、信念、心理与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印传统法律文化的土壤,表现出与西方迥异的风格与特质。基于经济文化、政治结构、风俗习惯等因素,中印传统法律文化呈现出诸多共通而又相异之处。对两国传统法律文化之异同进行比较,既为回顾法律文化传统、展望法治发展前景,又希冀以印度为镜,透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继受与革新。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化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在众多的政治文化研究的成果中,不乏分析深刻、见解独到的精品之作,然而在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方面的挖掘较少,实属缺憾.徐大同、高建主编的《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研究》(以下简称《比较》)从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的视角出发,分别从中西历史上公民的政治思维方式、权力分配、公民地位、治国理论等几个重要方面做了尤为深入的探讨,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通读全书,我认为《比较》一书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5.
优良的传统文化培养精神情操,人文素质教育塑造文化思想,法律规范行为准则,它们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构成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相对完整而稳定的金字塔结构体系.这对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琳静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6):55-58
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了法律文化对中西商业及商法发展的不同影响,从商主体的法律地位、商业法律的形成以及封建经济对商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揭示了商业及商法发展与法律文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的高扬──市场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之一蒋永文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和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必将带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体制的改革和政策的... 相似文献
8.
线条与团块──中西传统艺术结构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条与团块──中西传统艺术结构模式比较于培杰中西传统艺术比较并不是一个新鲜题目,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和方位作了若干探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这似乎又是一个说不尽的题目,几乎每一个新的角度和方位,都能道出一些新的内容。本文拟对中西传统艺术结构模式作简... 相似文献
9.
中西学校建筑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建筑是沉默的语言,它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中国学校建筑表现在大门的气派、围墙的封闭、办公楼的突出以及教室布置中的教师中心主义,显示一种重门第重封闭、与社会隔离的人文意蕴,是千年儒文化积淀的结果,这与西方学校建筑是有明显差异的。为此,"打破围墙"、"走向社会"的口号只有在今日中国才有如此强烈的感受和紧迫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中西人文精神传统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并力图在生活中去努力实践和追求人性与社会的真、善、美,人生的最高境界和价值。它植根于不同民族文化土壤中,有自己生存发展的传统。中国人文精神传统从先秦开始,到明清,经历代文人的思辩论争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终极价值追求和人欲对天理的对立斗争。西方人文精神则体现了理性与信仰的对立统一,崇尚自由,追求平等,注重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行动性的思想内涵。本文探讨了20世纪以前中西人文精神的发展和特质,并比较了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在西方已有一定的历史,并不断有力作问世。在中国,它只是在80年代随着文化热的兴起而产生的。遗憾的是,当年的文化热因流于公式化、概念化的泛泛而论而骤冷,法律文化的比较也随之冷却。可慰的是南京大学的张中秋同志并没有 相似文献
12.
13.
进路与出路:中西法律文化比较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是为因应西方的挑战和我国法制现代化而展开的 ,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其间众多的仁人志士对这一课题给予了强烈的关注。对这一课题的认识 ,不同时代的人出于不同的考虑 ,有着不同的话语。今天 ,有关这一课题的现状和意义迫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其间的问题和难题 ,以寻求新的进路和出路。其意味之深长 ,影响之久远 ,尚需细加体会。可以预言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依然是 2 1世纪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中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 ,本期安排了以下文章 ,旨在引发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展开,文化的研究引起了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越来越大的兴趣。在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冲击下,文化的疆域被打开了,各种民族和区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渗透、融合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整体的发展和重新整和,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的中国已处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崭新的政治制度正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着巨大的动力资源。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在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也面临着众多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而这些矛盾和冲突看来又不是仅仅靠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能解决的(当然,经济进步是最根本的),相反,却成了经济继续增长的障碍。于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似乎又回到本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们发现并为之呐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超越自我──法律现代化与法文化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越自我──法律现代化与法文化转型周永坤法律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法向近代工业社会法的转变过程。由法文化学观之,即是从公法文化向私法文化的嬗变过程。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一代一代用自己的双手营造了无与伦比的公法文化。这种法文化自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与现代...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时期 ,中西方对于主权、国际关系、民商法律以及刑罚等问题的认识存在重大差异。中方的法律观念建立在皇权专制基础上 ,力图将西方社会纳入传统朝贡体系。西方国家虽然已经确立平等主权观念 ,但认为主权属地原则只适用于同等文明之间 ,作为弱势文明的中国应该服从于西方法律。两种均以优越自居的法律观念相遇 ,冲突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8.
学术的比较研究,古已有之。近现代中西学术传统之比较研究,可以说发轫于洋务运动后的西学东渐。到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期间,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刘尔炘(1865—1931年)的中西学术传统比较研究的起步,并不晚于全国的进展。由于他的国学根底雄厚,对东方学术传统精神具有深刻的理解,且从中悟出了一套“明体达用”的治学总方针;加之在京任过几年太史,在甘省临时议会任过副议长,以“醇儒”学者意识,感受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忧患国际国内的世变时艰,阅历非同庸辈,心境不乏波澜。所以他一旦进入中西学术传统比较之研究,即能从整体上把握中西主要传统精神之大概分野,透 相似文献
19.
禁忌是跨文化交往中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在不同的文化中,甚至在同一种文化中,都存在着禁忌的差异。本文通过运用中西民俗文化中的大量实例,对跨文化交际中至关重要的一些禁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鲜明的对照和生动的比较。文章最后指出,禁忌存在于人类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了解和研究不同文化的禁忌能保障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消除和减少跨文化交往可能带来的误解和磨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