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持久抗战思想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毛泽东的持久抗战思想是以国内和国际环境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完整理论体系,其立足点是全民抗战,争取外援,目的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蒋介石的持久抗战思想则是零散的、一般号召性的,其立足点是依靠外援,军队抗战,目的则是维持其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由于这种差异,中国共产党就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真正领导者,并最终把抗战引向胜利。  相似文献   

2.
西北联大是抗战时期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两朵奇葩之一,它应全民抗战的现实需要,踊跃宣扬抗战爱国思想,积极灌输、培养师生以军事思想、社会责任意识,并组织师生积极投身于支持抗战的宣传、民众发动、军事技能培养、战时资源准备等方面的实际行动中去。同时,它在师生的学术研究与学养提高的领域迸发出了比以往更大的热情,作出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它所体现出的完整的战时教育思想及实践是当时国内高等教育战时教育思想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叶剑英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他多次担任军队要职,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叶剑英形成了丰富的军队现代化思想,如:正确处理富国与强兵的关系、坚持走科技强军之路、注重永葆人民军队本质、重视各军兵种的协调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的治军理念。当前,重温叶剑英有关军队现代化的思想,对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王船山(1619~1692)的军事思想对毛泽东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黄书》中提出的反侵略的全民战争军事思想,被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成功地运用于抗日战争的实践中,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历史上第一次赢得了伟大胜利。在解放战争的实践中,这种基于王船山全民战争思想上形成的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荟萃成以“十大军事原则”为核心的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统战、外交诸多方面为合力的系统完整的人民战争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辉煌业绩。这种饱含中国传统谋略的人民战争思想在目前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仍未过时,中国人民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战争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军事法制思想是其军事思想又是其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确立,依法治军也同时被作为军队建设的重要方针确定下来,这无疑是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建设的重大科学决策.认真学习并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军事法制思想,对贯彻落实依法治军的方针,把我国的军队建设全面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具有指导意义.一、邓小平军事法制思想形成的原因早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注意用政治工作条例等军事法规训练和管理军队,积累了依法治军的…  相似文献   

6.
从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为实现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进行不懈的努力。为了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新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并把全党的认识统一到正确的思想轨道上来,中国共产党于1938年9月29日—11月6日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这次会议的意义,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熟,并且成为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为党领导全民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为党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德国与中国国民政府在军事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德国军事专家以“私人身份”受聘于国民政府,帮助国民政府整训军队、联系军购、建立现代化军事教育乃至直接参与指挥对日作战。德国与中国之间的军事贸易使中国在抗战初期困难的国际环境中获得了大量先进武器,国民政府据此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德式部队,在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郜合启 《社区》2009,(35):44-46
抗战初期.国民党南京政府内部屡现怪事。先是蒋介石在最高国防会议部署的对日作战策略被泄露,导致日本军舰逃脱;接着,力主抗战的冯玉祥和张治中受到敌机轰炸,险遭不测:再接着,白崇僖、宋美龄甚至蒋介石本人的行踪都被日本人获悉,接连遭到轰炸。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但是由于国共两党在抗战中主要是政治和军事合作,其政治、军事策略方面存在的差异和统一,在抗战中呈现出微妙复杂的情况。因此,本文仅就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政治、军事策略作分析、比较,对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展示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采取正确的策略,使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也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0.
浅析吴起的军事后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后勤力量的实虚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吴起主张教民练兵,储积物资,善待战马,优军抚属;倡导对敌我双方的后勤力量知彼知己,以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通过“厉甲兵以时”而达到争雄天下的目的。吴起的军事后勤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的军事后勤思想,而且对我们今天加强国防和军队后勤建设也不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百团大战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百团大战的前提,国共持久抗战的认识是百团大战的政治基础,共产党军队的发展壮大是百团大战的军事条件,打破日寇的囚笼政策是百团大战的必然原因,制止投降危险是百团大战的又一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李保铨本文试图选用最深刻的历史资料,采用分类对比的笔法,进一步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一命题,这就是恩格斯所讲的:“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第一,中国共产党首先对日宣战日本国侵华野心由来已久。在明治维新以...  相似文献   

13.
蒋翊武在反清革命实践中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军事思想,其主要内容有铁血救国的反清革命思想、注重素质的军队教育思想、以战止战的国防战略思想和知己知彼的军事统计思想。蒋翊武的军事思想讲求政治性、策略性和科学性,对于武昌首义的发动和成功,对于推进中国军事近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论与历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1.对法西斯主义认识不清与战争初期的思想误导,带来了巨大灾难;2.西方的绥靖政策与苏联在关键时刻从正确立场向错误立场的转变,使本来可能制止的战争成为不可能制止:3.有效的军事合作与战争的正义性与全民爱国热情高扬,是反法西斯同盟取胜的决定性条件;4.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抗战,正面战场是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应全面评价;5.反法西斯同盟的两重性与胜利的两重性;6.近年日本否定侵略罪行的逆流与清算日本战争罪行不彻底之间的联系;7.正确汲取历史教训,关系2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军事心理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战略策略思想的重要体现。对民心的关注是毛泽东军事心理思想的出发点,它表现为顺应民心、打动民心、唤起民心和强化民心四个方面;对军心的经营和调控是毛泽东军事心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它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是建立和稳定军心的法宝和在战争中铸建军队心理两方面;对敌攻心战是毛泽东军事心理思想的归宿,它通过知敌心而攻击瓦解敌心。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出现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于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更加优化,就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建立体系化、法制化、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1937年11月18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而在武汉办公为开始,直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为止,近一年时间史称“武汉抗战时期”,简称“武汉抗战”。这一时期,武汉成为事实上的“临时首都”,为全国抗战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高潮,为坚持全民族的抗日,并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作了坚实的铺垫。中国共产党派出了由王明、周恩来、秦邦宪、项英等政治局委员组成的阵营强大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和中共中央长江局,为全民抗战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武汉抗战”时期成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辉煌的时期。  相似文献   

18.
西夏的兵制、军队、兵种、战术等军事制度及其军事法规,既深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党项民族特色。西夏实行全民皆兵制,兵力分左右两厢,设有监军司,军队属中央管辖,分为侍卫军与屯戍军,有步兵、骑兵、炮兵、水兵等诸多不同兵种,战术灵活机动,并颁布军事法典,以法治军。其军事制度在西夏国的形成、发展、壮大以及封建化的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战爆发后,内迁到重庆的广大艺术院校师生和美术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抗战主题宣传画,主要包括简易直白的木刻版画、幽默机智的漫画,这些作品以选题的战时性、艺术语言的战斗性和作品刊发传播的战地性展现出直观夸张的表现力、生动通俗的叙事性和对妇女儿童等全民抗战的感召力,成为揭示日军暴行、鼓舞民众团结抗战、激励将士奋勇杀敌的思想武器。通过战时重庆宣传画研究可直观地感受到战时的美术工作者等艺术界人士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深厚的民族大义,及其执着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0.
军事文化哲学是在传统军事哲学研究的基础上新兴的研究方向。从军事哲学到军事文化哲学的转向,具有深刻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从未来信息化战争、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军营生活多样化、军事软实力提升等方面来说,这一转向是军事实践活动的现实需求。从文化哲学、军事哲学和军事文化学等学科领域来说,这一转向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从传统军事哲学的研究视角来看,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还存在着文化转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