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武装斗争思想,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思想。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这种农民革命战争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三者相结合起来:旧中  相似文献   

2.
<正>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实行土地革命,是中国亿万农民群众的根本要求。在根据地内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的最主要的社会变革,就是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毛泽东在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土地革命的斗争中,集中党的智慧,纠正“左”倾错误,总结建设和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思想,在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形成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形成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党的八七会议比较彻底地认识  相似文献   

3.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积蓄和扩张革命力量,最终取得了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有:进行革命武装斗争需要依托巩固和发展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离不开正确的军事斗争;在巩固的工农联盟的基础上,无产阶级必须掌握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领导权;要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实际是新的人民共和国的雏形。  相似文献   

4.
继承和坚持毛泽东关于重视农业的思想,强化农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是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的。 一、毛泽东论农业发展的主要思想 毛泽东重视农业发展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就提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已认识到农业生产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始重视农业,发表了许多关于发展农业的论述。毛泽东指出,每个革命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我们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是我们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国化的产物。它不仅具体表现在毛泽东的著作中,而且还表现在他的经济建设实践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之中。为了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四大精神,为了加快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回顾和正确理解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是必要的。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此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现概述如下。一、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种意见认为,毛泽东经济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个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理论;二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概念,并对新民主主义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地位,建立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和条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鄂豫皖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形成较早、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一块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开展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的同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受“左”倾错误影响的教  相似文献   

8.
"战争不但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1](P1024)经济斗争是井冈山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问题一直是建立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本问题.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边界军民积极探索根据地建设的道路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革命的经济保障问题,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建设思想.文章试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经济建设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二、研究鲁迅对我国革命文化的贡献在中国现代史上,1927年开始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是我国“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的时期,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者独立地探索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期。以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开端的农村武装斗争,是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重心。以上海为主要据点的革命文化运动的发展和整个白区的革  相似文献   

10.
试论毛泽东对外经济开放思想的历史发展黄钧达,任斌(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毛泽东对外经济开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的对外经济开放思想萌芽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当时提出的对外经济开放指的是革命根据地对根据地以外地区的贸...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领导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及所形成的经济建设思想,较之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经济建设思想更为系统、更为科学和完整。他的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思想,是在同党内“左倾”错误的斗争和反对国民党经济封锁,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经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经济关系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它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原理与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实际紧密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红色政权和根据地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廉政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领导革命根据地局部性政权和全国性政权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党和政权的廉政建设,形成了丰富而又深刻的廉政思想。重温这些廉政思想,对指导当前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一、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发展过程 毛泽东的廉政思想,依其认识的发展变化,大体上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从国共合作到土地革命。这是毛泽东廉政思想的雏形阶段。这一阶段,由于陈独秀推行  相似文献   

13.
1926年,中共党组织在右江地区建立。她不但是广西较早的党组织之一,而且也是全国所有少数民族中最早的党组织之一。右江地区是个穷乡僻壤,又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共党组织居然能在这里牢固扎根,建立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直至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党的建设经验是很值得研究的。大革命时期中共右江地区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是与武装斗争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右江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期间;第二阶段,百色起义前的准备期间;第三阶段,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的高潮期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比较全面地考证了大革命时期广州农讲所和中央农讲所的江西学员,这些学员在农讲所聆听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教导,学习了从事农民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学成返赣后,按照党的指示,积极投身江西农运,在赣江两岸、鄱阳湖之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广大的农讲所学员又举起了武装斗争的大旗,参加南昌起义、秋收暴动,走上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土地革命的道路,为党后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土地革命时期 ,邓子恢在领导闽西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根据地的斗争中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创造性地探索出一套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农业生产和妥善处理“剪刀差”的理论与方法 ,有力地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在根据地发展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华苏维埃政府赞扬它“在打击进攻苏区的敌人方面,在深入土地革命方面,在苏维埃建设方面,在白区工作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成绩。”毛泽东同志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本文试就这块根据地的白区工作作一点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王明严重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使党的白区组织丧失了百分之百,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了百分之九十,并直接导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得不开始战略性大转移.在南方根据地尽失的情况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所以与陕北根据地能够“硕果仅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人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能够主动抵制和努力克服“左”右倾错误给根据地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既有地域上的优势,也在武装斗争的战略和斗争形式上以及根据地的建设上创造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独特做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自觉实践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重要依托,革命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硕果仅存”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圣福 《江汉论坛》2005,4(7):91-9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主要有: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倡和奖励私人资本参加根据地经济建设;合理调整劳资关系;引进和利用外资等。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革命老区(简称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中国革命胜利的丰碑。四川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和牺牲。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其中心区域在我省巴中、广元、达州,极盛时期面积达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建立了23个县和1个市的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主力由入川时的1.5万余人发展到8万多人.  相似文献   

20.
<正>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局部的而不是全国性的政权,是在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它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解决民主革命的任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经过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两个发展阶段.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多次指出,这两个阶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