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要在社会文化的语境中尽量译出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有助于成语的准确翻译,尤其是避免其文化内涵的流失。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汉英地域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对造成汉英成语表达差异的根源做了探讨 ;通过对翻译流派的比较与分析 ,论证了汉英成语跨文化翻译的策略———以归化 意译策略为主 ,以直译 异化策略为补充。  相似文献   

3.
英汉成语跨文化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荚汉地域文化差异,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对造成英汉成语表达兰异的根源做了探讨;通过对翻译流派的比较与分析,论证了英汉成语跨文化翻译的策略--以归化/意译策略为主,以直译/异化策略为辅.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作为语言精华的成语更是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因此英汉成语翻译常会遇到许多困难。文章主要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四个方面阐述了中英两国文化差异对各自成语形成的影响,并详细说明了英汉成语互译中处理这种文化差异的几种常用译法。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语言学家、词汇学家都对成语有过专门的研究。本文就英汉成语的词源进行对比分析,探析成语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英汉成语的翻译提出几种相应的策略,如保留,转换以及移植形象法等。  相似文献   

6.
当一个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可能碰到一些尴尬;部分是由于语言技能不过关造成的,而部分是因为缺乏对中国与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造成的。本文试从文化和认知的视角分析由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运用失误;介绍在不同文化中意义表达的不同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指出文化因素对语言运用的影响来引起译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词语的指称意义和联系意义两个方面着手,分析英汉词语在表达意义上的文化差异,并对涉及文化差异的词语的常用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由于英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 ,英汉数词在构词能力、使用频率及其语用意义、习语的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对于“归化法”和“异化法”等翻译方法 ,无论采取哪种 ,均需对中、英两种语言与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 ,才能译出形神兼备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中英间文化差异,在习语间表现尤为突出,决定了英汉习语翻译不能简单采用直译法。通过对语用等值理论的理解,探讨在语用等值标准下的习语翻译策略,避免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0.
解构主义彻底颠覆了“翻译就是翻译意义”的观点。意义的不稳定性使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和权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地彰显了其无尽的张力与能量。翻译行为最终演变成社会行为,这就要求译者在多种选择中、在跨文化交流中,肩负起社会责任,寻求翻译伦理,回归翻译初衰。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汉语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两种语言之间产生了诸多的文化差异,其中一个方面的差异表现在词汇层面上。文章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种语言词的文化意义,并且针对词的文化意义的差异,提出了四种翻译方法,即:直译、替换、增益、意译。  相似文献   

12.
从《三国演义》回目的翻译看文学作品中文化意义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文化意义的转换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表面概念意义的一致而深层文化的差异构成语码转换中的最大障碍。如何对待这种差异,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处理文化意义的转换,是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对《三国演义》不同译本的几个译例的评价,可以印证这种文化意义的转换对文学作品翻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空缺带来的语言空缺和文化差异引起的写作方式差异造成了旅游文本英译的难度。文章立足于社会符号学对于意义的划分以及彼得.纽马克的文本范畴和交际翻译模式,着重从语义和文体功能的角度分析旅游文本英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并指出旅游文本使用的语境、译文读者的文化图式及反应等也是处理文化因素时应该充分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形象意义的载体———映象在语言中对风格意义、语境意义和文化意义的重要影响的分析 ,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有效地保证映象再现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中对词的内涵意义的理解不仅影响源语语义信息的忠实表达,而且也影响着源语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寻求词义在具体语境下的对应是再现原文精神的关键.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语义不完全对应,甚至缺乏对应的现象,因此译者必须抓住词的表层语义所传递的深层含义,寻求意义上的动态对等.尤金·奈达提出的"动态/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理解和表达两个角度分析了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实例,说明英汉基本颜色词丰富的文化伴随意义及其差异,决定了它们在翻译中不可避免的语义损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几种减少语义损失的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习语翻译是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事,它具有习用性、固定性以及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如何通顺、忠实地实现英汉习语互译是英语学习者常常感到困惑之事。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习语翻译进行探讨,以期为习语翻译提供一种学习和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孟子》中的称谓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性,由于文化和语言差异,称谓翻译是《孟子》翻译中的难点。大中华文库中的《孟子》英译本是国内《孟子》译本的最新权威,但译本中很多称谓翻译违背了功能对等理论,使译文丧失了原文的人际功能,甚至重构了与原文非等值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