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任修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的信任程度,进而提高企业效能。基于信任修复过程中信任者和被信任者双边的具体影响因素,以及对信任违背及修复机制的系统分析,结合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及所处环境,借鉴归因模型等研究成果,提出了基本涵盖信任修复所有影响因素和作用过程的五部分具体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并基于信任修复的综合机制构建了信任修复的动态双边互动概念模型。所提出的研究命题可以为后期国内信任修复的理论研究所借鉴,为企业内信任违背后的修复所参考。  相似文献   

2.
财务重述有悖于信息使用者的积极预期,降低对重述企业的信任信念,信任违背发生后,企业可能通过管理归因过程实现一定程度的信任修复。文章从行为方式角度来研究目前我国上市企业财务重述后的信任修复策略。首先统计分析2012-2015年沪深两市A股企业的财务重述现状,然后从管理层变更、董事变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公布利好信息等行为方式角度分析企业的信任修复现状和归因特征。检验结果显示:财务重述后企业管理层变更、董事变更、公布利好信息这三个信任修复行为的数量和频率显著大于财务重述以前,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数量和频率没有显著差异;并且对照组的上述四种行为的数量均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目前中国上市企业财务重述后会通过管理内部归因来积极修复重述行为对投资者的信任损害,而不是将信任违背行为消极地外部归因于会计师事务所,从而向资本市场传递了能力型信任违背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基于归因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采用情景模拟实验验证了信任违背对企业劳资冲突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类型信任修复策略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信任违背是企业劳资冲突的重要引发因素;相比于能力型信任违背来说,正直型信任违背对企业劳资冲突的影响更显著。信任修复策略能够有效缓解或化解信任违背对劳资冲突的影响:在能力型信任违背下,展示型修复策略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而在正直型信任违背下,约束型修复策略的功效更强。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工程中,初始信任是业主与承包商关系构建的基础,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分析建设工程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初始信任动机产生的机制,根据信任倾向、信任信念、受信方特征、基于制度的信任和信任动机构建了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初始信任产生的机理模型,并从业主方的角度出发,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制度的信任、受信方特征和施信方信任信念对信任动机的产生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其中受信方特征对施信方信任动机产生的影响最显著;而施信方信任倾向对信任动机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建设工程业主对承包商初始信任的建立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虚拟研发组织是由缺乏长期交往历史的成员组成的结构松散的组织,其信任关系形成的原因必然有别于传统实体组织中信任关系的形成。文章通过分析虚拟研发组织信任关系形成的快速性、信任各方的相对平等性、关系形成的技术归属性三个主要特征,揭示了虚拟研发组织中信任关系形成存在任务机制、信用机制和关系机制。认为信任方基于完成任务的需要,根据对合作伙伴的角色和技能的认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基于对信用约束和保障的信心,根据对契约和合作伙伴信誉的认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基于与合作伙伴由于既有关系和交往关系产生的认知和情感决定是否给予信任。  相似文献   

6.
应用实验法,通过研究不同应对方式下消费者品牌信任和感知风险的变化,得到不同促销伤害危机发生后修复与消费者关系的最佳应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促销人身伤害危机还是在促销财务伤害危机中,积极承担责任并致歉的应对方式下消费者的品牌信任最高而感知风险最低,是最佳的危机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7.
人际信任是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一种心理期待,人际信任水平对大学生的交往、心理以及人格发展会产生较大作用。较好的组织人际信任关系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润滑剂和催化剂,相反,较低的人际信任程度会使大学生产生人际交往的孤立与封闭、心理状态的失衡、团队精神与综合素质的下降等危害。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培养大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很大作用,大学教育要帮助大学生建立360°组织人际信任关系,如大学生自我接纳信任、家庭人际信任关系、领导老师人际信任关系、团队内人际信任关系、团队外人际信任关系和网络人际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8.
组织的运营与发展是需要在环境中获取资源的,在组织的各种资源中,舆论资源是其重要的软性资源之一。舆论资源在内容上其实是社会心理支持因素,可以分为认知资源、信任资源和注意力资源;而在实质上则是组织与内外环境之间的信任关系。在组织的运营中,需要自觉地通过交往模式和交往方式的建构去营建舆论资源,在批评性的舆论中去发现认知资源,在肯定的舆论中去进一步建构信任关系,去凝聚公众对组织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9.
个人捐赠者已成为非营利组织获取生存资源的主要来源,而负面或危机事件的出现与扩散,导致个人捐赠者对慈善事业的信任状态受到损害。本研究依托风险社会时代背景,选择信任受损随时间变化的研究视角,运用逻辑演绎方式将个人捐赠者信任受损分为静态与动态,并进行了操作化界定。进而基于信任受损发生主体互动的角度,确定并解释了决定个人捐赠者信任受损水平的关键要素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非营利组织层面,包括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及修复能力;二是个人捐赠者层面,包括认知偏好能力、情绪反应能力及意志修复能力,这对于有效修复信任受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的核心功能是修复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代理型合作关系.修复代理型合作关系既需要救济权利,还需要修复信任.修复信任的主要途径是同时进行认知干预和情绪干预.认知干预的主要方法是,在行政诉讼中将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作为共同被告,从而将民众的负面认知归因于违法乱纪的行政公务人员,为政府组织的公信力设立“防火墙”.情绪干预的主要方法是,在行政诉讼中增设赔礼道歉判决作为一种辅助判决方式,以降低受害人的负面情绪水平,为修复信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国外已有信任研究中的79篇文献涉及的信任前置因素和后置结果进行元分析,得出信任、可信赖性、信任情绪相区分的信任结构;信任倾向、正直、能力、善意对信任有显著的影响关系,信任可以预测关系长度和风险承担;并且研究也对信任的测量类型(信任意愿、积极期望和直接测量)进行了区分,得出直接测量较信任意愿和积极期望的误差较大,因而在信任研究中要谨慎使用,而信任意愿和积极期望这种概念性的划分在实践中很难有效区分。也同时借助国外文献的元分析结果对中国的信任文化进行了探索性解释。  相似文献   

12.
总结提炼扶贫攻坚时期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成功经验,对于新时期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解决相对贫困等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中国扶贫治理实践表明社会组织是我国农村扶贫开发行动中重要的社会力量,而信任是社会组织有效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石。在中国扶贫开发工作中,社会组织与农民主体信任培育存在一定困境,阻碍了社会组织多重功能的发挥。为此,社会组织在建立与农民扶贫联结关系时,应引入政府部门的参与,以民主的方式建立合理规范的制度内容,以此生成制度信任的空间和形成以业缘为纽带的圈层结构,同时也应注重发挥关系信任对社会组织与农民关系升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信任是供应链中公司关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由两部分组成:参与方信任和控制信任,它们互动构成供应链存在的基础。尽管信任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识,但缺乏动态方法的研究。利用两阶段和无期限重复博弈模型研究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参与方信任和控制信任共同作用,减少了供应商的败德风险。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信任是社会成员对社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的一种判断和看法的集中体现,是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基础上的深层次意识反应.人际信任和组织信任是社会信任的重要构成.针对北京和上海在文化发展、城市定位功能性的不同,指出在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让“城中的人”在社会信任的关系中既表现出共同性,也凸显现代化背景下的差异性,这既是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嬗变,也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浓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研实证方式对组织中领导者的价值观与下属的上向信任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领导者的价值观与下属的信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领导者的价值观与领导者的行为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领导者的行为与下属的信任之间也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领导行为在领导者的价值观与员工信任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信任整合模型,从组织内个体信任的视角,建立了员工个体特征(包括能力特征与品质特征)与分享决策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信任,主要是个体间的情感信任与认知信任,在个体特征与知识分享决策间的关系中,发挥着关键的中介作用,个体特征主要通过影响个体间的信任水平,影响着企业组织内个体的知识分享决策。  相似文献   

17.
雇佣关系和组织公正研究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通过对35家企业的892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基于雇员感知的角度,分析人际公正对基于雇员义务的雇佣关系是否会产生影响.结果显示:人际公正对雇佣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契约违背在人际公正与雇佣关系间具有中介作用;组织信任会减低人际不公正对雇佣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中国企业需要通过创建人际公正的环境氛围,提高员工对组织信任的感知水平,以发展企业内部和谐的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18.
信任可以分为情境信任和品质信任.情境信任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产生于交易过程之中,是交易方相互搏弈而形成的战略与策略安排的结果,与制度和治理机制有关;而品质信任则更多涉及社会、文化、历史、道德和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其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出现没有根本联系,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关理论对我国企业诚信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民宿网络虚假宣传现象层出不穷,这不仅损害了游客的利益,也给民宿行业发展带来危害。文章基于SOR理论,运用情景模拟实验法研究民宿网络虚假宣传对游客信任、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信任修复策略的修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民宿虚假宣传均对游客公民行为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相较于误导性虚假宣传,欺骗性虚假宣传对游客信任的负面影响更大。民宿虚假宣传通过游客信任影响游客公民行为。民宿虚假宣传发生后,两类信任修复策略均能对虚假宣传产生一定的修复作用,但信任修复策略类型与民宿虚假宣传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企业高管团队人际信任违背影响因素的理论梳理、问卷调查与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组织、团队和个体层面的各项影响因素均对企业高管团队人际信任违背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高管团队人际信任违背的主要影响因素以组织层面因素为主;对三类不同性质的企业,国有企业个体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大,民营企业组织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大,合资企业团队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