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互联网整合全球信息资源,促进"信息海洋"的形成,并推动了艺术鉴赏方式的航行化.网络辅助艺术鉴赏的出现,意味着导航系统的建设,百科全书、搜索引擎、社会网络以及其他基于Web 2.0的服务对此起了巨大的作用.艺术鉴赏者在互联网上冲浪,探索艺术景观的秘密、参与艺术景观的建设、评价艺术景观的等第,体现了网络时代艺术鉴赏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人际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借助社交网络这一平台,网络交际语言得到迅猛发展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流行语体。本文以网络交际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网络交际语言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化的影响,探究如何使用和规范网络交际语言,促进中国现代语言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艺术在与媒体技术的互动中蓬勃发展。媒体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互联网艺术的分期、形态与特征,互联网艺术则通过创造工具与作品、前最与背最、本体与社区联合体推动了媒体技术的社会应用。二者良性互动有利于形成新型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但互联网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引发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互联网所引发的问题不是单个主权国家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从而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挑战。基于法治的超国家价值、互联网治理的核心是法律问题以及全球互联网治理对法治的呼吁等因素,法治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最佳选择。要实现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法治化,其基本前提是尊重网络主权,基本原则是主权平等,基本价值是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5.
艺术作品的实质是创遣性的表现,是一种注重形式的艺术创造,是以不可重复性作为内在定义.真正的艺术家都具备有转化艺术直感的能力.无论你怎样地在艺术外在因素或内在含意上做出单一的努力,艺术作品都将难以成立.它是调动外在形式的表现能力来完成形式与内在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艺术作品的精神与内含.是一种内心的直感“替代”某种物体的摹状,而不是一种“模仿”.这些物象只是作为“替代”物的意义上“再现”了什么.艺术作为一种感觉的艺术,是以外在形式作为载体,综合哲学、文学、个人、社会、种族、地域、男、女为一体的感觉艺术,是创造者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人生的意识通过一定形式在一刹那间留在画面上.无论怎样,艺术作品最后都要落实到某一形式上.但艺术作品决不是形式问题,形式是艺术作品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绘画材料作为艺术载体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材料的发展贯穿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之中。本文基于对油画材料从传统的坦培拉材料技术到现代的油画材料拓展的过程,分析新材料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对创作不同语言风格的艺术作品的影响,从而挖掘综合材料与绘画发展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影响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网络的诞生与发展需要依靠艺术的支持,网络与艺术的结合造就了新的艺术形式——网络艺术。与传统美学相比,网络艺术因其技术性的增强而具有新的本质特性——虚拟性,它渗透在艺术作品与从事艺术活动的网民之中,使网络艺术具有了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毛利茨·科内利斯·埃舍尔作为一名版画家,却用科学家的思维和观念创作了许多幅表达哲学思想内容的艺术作品,本文的着眼点是埃舍尔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悖论思想。悖论思想的本质是:谬误即真理,真理即谬误。埃舍尔用艺术的形式将这种哲学思想展现了出来,从而揭示出艺术不仅仅可以表达情感,还可以承载哲学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9.
形式的追求在艺术由重"再现"转向重"表现"的今天,成为体现艺术探索和表现新观念的重要标志.艺术的主体意识、意味、思想感情的表达,具体实现的手段就是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在艺术教育中,鼓励学生探索、追求表现形式,能够开启学生内心的艺术灵性和表现意识,促进学生探求艺术真谛,丰富艺术语汇,加强艺术修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10.
离形得似:互联网艺术与化身网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允许匿名登录,因而成为化身性网络的建设平台。互联网艺术将化身性网络当成开拓热点,其取向有通过化身形式进行人际交流、将人工智能程序当成人物化身进行交流、让远程机器人作为化身行动等。这类作品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人类艺术及其活动的变迁与发展,不仅拓展了艺术实践的领域与层面,而且也为艺术研究视野的转换与艺术学科理论的创新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动力.艺术传播学的提出与创立正是体现了信息媒体革命时代艺术活动与艺术研究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传统美学抽象、封闭、单一论域的研究范式已无法对消费文化形态中艺术多样化生存选择做出阐释。当代文化的审美转型要求我们从传播的视角思考审视人类文化中的艺术现象,建构一种超越自律与他律、精神与物质二元对立的新的“艺术—社会”研究方法。于是我们必然要把艺术也视作由主体人所参与的文化交往活动,将传统美学中抽象的“艺术”概念还原为审美信息在特定具体的文化情景中的传递与持存,研究“艺术惯例”基于不同时代的生成过程,从而在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自下而上”式的描述中凸显艺术在文化中的生存样态。  相似文献   

13.
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两个重要组成元素,前者是指人们在艺术活动中,以对自然界所属物的稳固模仿和真实描绘为主要手法,通过形体认知和体验来表达主体的情感认知的一种创作方法,后者是指人们在艺术活动中释放主题强烈内心情感感受,或以多种艺术形式的艺术构成特征符号来传达情感感悟的艺术创作手法。应用艺术设计从人的某种物质功利目的的需求开始,以材料、现代技术工艺等客观条件为基础,体现出造型艺术的表现特征。应用艺术设计创作需要通过艺术表现与再现手法的相互借鉴与交融,从而实现作品的新创意,达到艺术共赢。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指的画面图像,是指以视觉形象作为主要特征、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为目的的影像新闻信息和图片新闻信息。画面图像不仅具有新闻属性,同时也具有艺术特性。它的艺术特性主要通过景别艺术、拍摄角度艺术、拍摄高度艺术和用光艺术、色彩艺术,以及最具艺术特性的构图方法来实现,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感受。这就是画面图像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行业的集中度也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逐渐增多,引发了人们对互联网行业反垄断问题的广泛关注。然而,网络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有着较大的不同,使得中国现有的反垄断法不能满足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需求。通过对网络经济模式特点的提炼总结,提出了反垄断法用于互联网行业遇到的挑战,并基于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特殊性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三点措施:加大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管理力度,完善有关产权保护的各项措施和扶持创业型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互联网信息的不稳定性和多样性,对于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将互联网信息纳入现有技术的范围存有诸多困难,在分析互联网信息作为现有技术特征的基础上,该文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将互联网信息界定为现有技术:在公开的时间上,主要应通过建立“豁免网站”名单来确定;在公开方式和地域上,完全可以将互联网信息作为其他的公开方式;在公众可获取性上,应在对互联网信息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区别考虑。同时,对于其他特殊情况则应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7.
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文化产业”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批判,认为文化产业是一种受到交换价值所控制的肯定性文化。阿多诺将本真艺术与文化产业商品相对立,认为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可交换,本真艺术具有不可交换性和否定性,是被压抑的事物的表达,反对社会的总体性和控制性。而文化产品则是以交换价值为唯一目的的。阿多诺和本雅明就机械复制艺术发生了论争,其根本分歧就在于机械复制是否会给文化艺术带来解放性力量。阿多诺的文化产业批判力量对于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启示意义,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强调文化的艺术性和多元性。纪录片行业的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缩影,阿多诺的理论对纪录片行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