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余晓蔓越来越讨厌吴迪,可又不得不面对。她对吴迪的敌意像火药一样一天天地累积起来,使她的一颗心变成了火药桶,只要点燃“引信”,就会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2.
其实很简单     
“糟了,我又糗了。”读初二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以“美”为话题的记叙文。晚上回家又抓脑袋,又挠脚,好不容易凑成了一篇文章。第二天硬着头皮交了上去。谁知老师当堂宣读,不用问,又被冠以“不认真,瞎胡闹”的帽子,而她又被夸了。  相似文献   

3.
女儿的国庆     
又到国庆节了。往年,女儿早早地就盼着这一天了,因为她的生日是国庆前一天,过完生日接着过国庆节,让她开心极了。可今年,女儿却不高兴了。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小脑瓜里似乎有了不少想法。离国庆还有一个星期,她的问题就来了。“爸爸,我为什么要叫霖霖?”“因为爸爸希望你一辈子都沐浴着甘霖,健康幸福地生活。”我说。“可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女儿嘟起嘴。“那你想叫什么呢?叫小白兔好不好?”我对她说,因为女儿以前特别喜欢兔子,也随口说过让我叫她小白兔的话。“不!”女儿很坚决,“我要叫国庆!”我一听笑了,“傻孩子,这是个节日名,是祖国…  相似文献   

4.
月亮 《北京纪事》2014,(9):34-37
“今天隔壁床的小雨家改善伙食,烧的红烧肉看样子就好吃。她给了我几块,我没有吃,留给妈妈。因为妈妈这些天为了省钱,每天就吃两个馒头。” “妈妈出去一天也没有借到钱,我劝妈妈带我回家,妈妈哭了。我知道她舍不得我。” “这几天,我又看了妈妈的笔记本上记的那些捐款,我对妈妈说,人家这么帮我们,我们也要想办法帮助其他人。我还是想捐眼角膜,我是认真的。这次妈妈没说什么……”  相似文献   

5.
等到上帝创造第一位母亲时,他已经超时工作进入第六天。一位天使出现了,问道:“您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造这样一个人?”上帝回答说:“你读没读说明书?她必须是可洗的,但不是橡胶的;她有200个可活动的零件,全部可以更换;  相似文献   

6.
秦晓  董环 《女人世界》2006,(10):14-17
“谭晶从维也纳回国了……”一天之内我昕了好几们排相互言仑。谭晶,我忽然很想认识这位歌坛“新才女”。谭晶是美丽的,也是幸运的。她既有女人的柔媚又有军人的谭晶酝育从容端庄的豪迈气质。她的身上时刻都能体现出一个军人的坚定和一个女人的细腻双重身份。人如其声,声如其人。她喜欢在阳光下快乐自由的歌唱,从她的歌声中就可以感受到她身上所特有的奔放、朴实……  相似文献   

7.
吃过晚饭,陈自立又坐在了电脑前,这两天,她一直为远在四川的一位名叫“天使寂寞心”的女孩担心,约好的八点半,陈自立看了看表,八点十分,QQ上,“天使寂寞心”的头像一直是灰暗的颜色,陈自立的心也越来越暗。  相似文献   

8.
清华简《五纪》中多次出现“天”“地”“四荒”“四冘”“四梪”“四维”这一组概念,它们既有方位属性,又有神明属性,是探索当时宇宙论的关键钥匙。据简文可推知,“天”“地”“四荒”合称“六合”,可理解为一个六面体,代表宇宙总体空间;“四冘”指天之四正方向,与文献中的“四仲”相当;“四梪”可读为“四柱”或“四树”,是支天之柱,位于四隅,应即楚帛书之四树;“四维”用于表示天球方位,由于天球不停旋转,正向和隅向之间不停转换,故“四维”含有正向、隅向双重内涵。根据《五纪》的记载可推拟出一幅“天纪图”,此图具有“后帝”视角的方位特点,可帮助我们理解楚帛书、《筮法》卦位图等先秦图式的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9.
婉晴 《百姓生活》2013,(11):31-32
内蒙女孩李智华出生百天就被一场火灾夺去双臂,自打懂事起,她坚持用脚练习写字、做家务、穿针引线。凭借顽强的毅力,李智华读完小学、初中、中专,又考入大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她又考入中科院攻读心理学硕士。她的励志故事感动了众多学子。2011年,李智华被评选为“全国自强不息学习典范”。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元月的一天,张凤莲晕倒在下班路上。当人们将她送到医院,大伙儿这才知道:由於长期的冷作业和过度劳累,张凤莲早就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一遇刮风下雨,便疼痛难忍。 仅仅打了两天吊针,张凤莲便回到了熟悉的铣床边,又战斗在玉柴生产第一线。铣床是她的伙伴,从三十年前直到现在,“还会从现在直到退休!”她微笑着说。 刚进玉柴时,张凤莲跟师学铣工。在机械冷加工行业,铣工被称为“万能工”,是一项重体力与高技术相结合的工作。很多人断言张凤莲造行干不长。憋着一口不服输的气,张凤莲从最基础的语文、数学知识补起,长期…  相似文献   

11.
高俊歌是个漂亮小女生,戴幅眼镜,笑起来很甜。她本和就读于河南科技大学,然后又考入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2013年夏天她很幸运,毕业后在郑州一家事业单位谋到了一份“院长助理”的职位。同学羡慕她,邻居赞赏她,老师夸奖她,大家都说她前程远大。可是上班后不久,高俊歌就高兴不起来了。上班第一天,她穿的衣服比较鲜艳,于是有人提醒她“别太刺眼”。她心无城府,有啥说啥,结果一位阿姨说她“还轮不到你说话”。她心地善良,见谁都笑脸相迎,又有人说她“太单纯”。工作一段时间后,她觉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单位“太复杂”,处理各种关系让她头大,虽然收入挺高,但她觉得心太累。  相似文献   

12.
谭卫平 《社区》2009,(18):10-11
提问一 关键词:宠物随地“方便” 邻居豢养宠物,如何杜绝其宠物随地“方便”? 在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刘大妈说出了自己工作中最大的一个难题,社区里经常能发现宠物的粪便,每个星期六她和社区其他居民清理草坪时,一不小心手上就会沾上这些粪便。刘大妈和居委会的一些热心人曾组织过几次义务清粪行动,但隔不了几天,社区里的很多角落又会出现新的宠物粪便。这下可把刘大妈难住了,她想问问,遇到这种情况处理时应该怎么解决最好呢?  相似文献   

13.
爱心降血压     
第一次带妻子回家见母亲,妻子的心里惴惴不安。因为她耳闻我母亲是个“厉害的角色”。多年的操劳使母亲积劳成疾,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一着急生气,血压就“噌噌”地往上窜,降压药大把大把地吃,一天也不敢耽搁,效果却始终不理想。为母亲诊治的医生说她老人家是顽固性高血压。我对妻子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母亲脾气不好,又有病,有言语不妥之处,我们多担待就是,她唠叨她的,我们左耳朵听右耳朵冒,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妻子提着精挑细选的礼品紧张兮兮地随我到了家,一口一个“妈”地叫,直喊得母亲心花怒放,嘴都合不上了。我正暗…  相似文献   

14.
在五里坨红卫路天泰山脚下“漂亮妈妈”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有这样一位特教老师--她23岁第一次接触聋儿;24岁从零开始学习语言康复教学;28岁首创国内家庭式聋儿康复模式;31岁创办“小桔灯”聋儿康复中心;32岁又一手创建了“漂亮妈妈”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经她手康复的聋儿超过600人。她就是“漂亮妈妈”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特教老师高丽娟。  相似文献   

15.
朱成玉 《社区》2008,(32):24-24
母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母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从不含糊。记得有一次,她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母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相似文献   

16.
暑假已过了二十多天,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他才慢悠悠地买了车票往家赶。在车上他却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说是她马上要到外地演出,不能等他回来了。他一听就有些生气:“要外出你早说啊,我说不回来你非让我回来,我现在在车上,你又走了。”妈妈在电话那头满是歉意:“小原,对不起,才接到一单演出。你在家好好休息一下,我最多一周,不,最多五天就回来,冰箱里有哉买的你爱吃的菜,还有冰漠淋……”他不等她说完就挂了电话。  相似文献   

17.
章四娥 《社区》2012,(15):53-53
典型案例一:最近,小芳忧心冲忡。已经分手快两年了,可前男友阿豪还在陆陆续续地“骚扰”她,坚持说要两个人结婚。有时一天打几十个电话,有时跑到单位门口等她……无论怎么解释,阿豪就是听不进去。为此,小芳已经搬了两次家。  相似文献   

18.
儿不嫌母丑,一部《我的丑娘》让观众泪湿衣襟。72岁的“妈妈专业户”张少华走进人们的视野,她在影视作品中诠释了无数母亲、婆婆的角色,但是她的家庭鲜为人知。她到底有一个怎样的婚姻,有一个怎样的家庭?2009年5月的一天,记者与她在北京的一个小胡同口侃侃而谈,听她讲述丈夫一生的默默支持,听她讲述与儿子的“战争”……她说:“是这个家庭给予了我动力与支持,  相似文献   

19.
她从小有一个“蓝天”梦,然而上天却给了她女儿身,在这个行业“潜规则”的排挤下,她抛弃梦想另觅未来。然而,阴差阳错中她与曾经的梦想越走越近,不费吹灰之力地成为一名人人艳羡的“空姐”。眼看和梦想只有一步之遥却又隔着一道现实的鸿沟,在又一次机会降临时她甚至放弃升职机会再次为梦想拼搏……  相似文献   

20.
骆统     
骆统小时候,有一年闹饥荒,乡里的和逃难的人没粮食吃,饿得浑身无力。骆统见了,吃得也一天比一天少。姐姐见他总是难过的样子,就问他有什么心事。他说:“看到大家连糟糠都吃不上,我怎么能只顾自己吃饱呢?”姐姐说:“你为什么不跟我说,自己一个人吃苦呀!”于是,她拿出自家的粮食交给骆统,又告诉了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