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陆凤梅 《社科纵横》2014,(4):111-113
苏联电影文学早已成为历史,然而在人们的影坛记忆里,苏联电影的辉煌和贡献却是抹不去的一页。本文通过对苏联电影思想内容的进步性、电影语言的独创性和浓郁的文化性的分析,探讨了苏联电影与中国电影的联系以及对中国电影风格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国际影视人类学的几种重要电影学说和流派作了一个大致的分析,把它归纳为“明晰电影”、“实验电影”和“引发思考电影”;并着重对当代影视人类学电影的主流学说——实验电影中的“观察电影”和“参与电影”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下“娱乐化”与“高科技”相争衡的电影生存环境,电影《白鹿原》对戏曲艺术的回归再次唤醒了民族文化审美的强大生命力,成为中国电影的“重头戏”。作为民族电影的重要基石,民族文化符号历来备受中国导演的钟爱,而导演王全安在电影《白鹿原》中对戏曲元素的多重审美关照,使陷人困境的中国电影的民族化探索道路上迈开了可喜的一步,为中国电影艺术注入了鲜活的民族印记。  相似文献   

4.
一、当代电影的解毒剂电影不应当是生活中仅供消遣的调味品,而是具有弥补功能的精神解毒剂,因此,它的发展和所展示的内涵暗示着一个民族精神追求的方向。一种电影叙述语言,电影表现技巧及电影音乐的处理,不仅是表现了一种多功能的组合,而且反映了一种多层次的审美,敞开了  相似文献   

5.
徐琰 《唐都学刊》2004,20(4):91-95
特殊的社会转型期 ,第六代电影无论在影像风格、叙事结构、题材偏好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与前几代电影不同的取向 ,内部也呈现出多元化格局 ,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系列 :成长体验电影、地域烙印电影、状态电影。  相似文献   

6.
刘贺娟 《日本研究》2010,(1):120-124
体育题材作品在日本动漫作品中占据了很大比重,日本人是怎样用动漫的形式诠释体育,透过动漫体育电影这个窗口可以看出日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于是,就有了日本动漫体育电影话题的产生,本文将以日本动漫体育电影为文本,分析日本动漫体育电影的叙事结构,并透视动漫体育电影中折射的民族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7.
电影《驴得水》是近年来话剧"IP"热潮中的又一部代表作品,是剧场作品转型电影的又一成功范例,属于"戏剧电影"中的小剧场"戏剧电影"概念。电影《驴得水》的成功,为小剧场"戏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电影《驴得水》的整个成型过程是精于对细节深究,它无需大场景、大制作,用剧中人物和戏剧冲突创作出电影的美学价值。以剧情的荒诞性、内涵的丰富性、人物的典型性以及戏剧冲突的强烈性取胜。电影通过对人物的大胆尝试和陈述方式上的大胆创新抢占电影行业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电影生长的土壤,同时也是电影观察、注视的对象。电影成为城市文化工业的组成部分,见证、记录了城市的成长,城市独有的多变、斑斓的空间恰好也符合电影作为时空艺术的本质需求。电影对城市的记录与想象又促成人们对生活于其间的城市的重新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城市是经电影塑造而成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电影的出现与商业化使其成为19世纪末新兴传播技术的巅峰,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法律问题.在早期的法律案件中,律师与法官仅仅尝试界定电影传播的内容与方式.当电影审查的反对者们主张电影应该受言论自由法律保护时,关于电影的法律问题就到了亟待解决的地步.反检派的观点带来了一个兼具哲学与监管意义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在今年电影暑期档,《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以奇幻瑰丽的视觉呈现,俘获众多观众,而导演就是在华语电影界内执着用技术创造震撼影像的“老怪”——徐克。电影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电影艺术的每一次创新背后都有着技术的支撑。作为华语电影界内重量级大导,徐克不仅是香港电影新浪潮旗手之一,推动革新了香港电影语言,创立电影工  相似文献   

11.
张遥 《学习与探索》2023,(3):168-173
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发展,漫威电影宇宙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电影世界观,成为好莱坞电影一个举足轻重的分支,在娱乐市场中独占鳌头,也形成了其在艺术生产方式和文化传播方式上的独特的成功经验。首先,漫威电影的类型化生产方式及其所创造的诸多成功的案例,构成了一个个类型化电影创作和传播的范式,具有可模仿或复制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其次,漫威电影宇宙显示出一种典型的集约化、类型化和模式化的艺术生产和文化传播的特点。最后,漫威电影打造了系统化、关联性的人物形象谱系。这种艺术生产和文化传播策略为中国的影视业发展提供了某种参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式的电影理论──《认识电影》张正芸《认识电影》一书,是美国十分流行的一本大学电影课程教材,至今已发行至第六版作者是路易斯·贾内梯教授。本书以一个典型美国人的电影理论观点,简单扼要地评述了有关电影艺术的一切重要领域。它代表着当今美国电影工作者对电影...  相似文献   

13.
正汽车与电影,这两个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一个扩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一个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都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自由。终于有一天,人们坐着汽车去看电影;终于有一天,汽车出现在黑白银幕上,开始成为电影世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道具。特别是那些成本巨大、制作精良的环球大片,无疑是宣传汽车的最佳途径。电影因名车而更加精彩,名车因电影而畅销。著名007系列电影已经诞生50多年,其中《金手指》是20世纪中期商业主义电影的一次巅峰,从该片开始,英国著名汽车品牌阿斯顿马丁与007系列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的成立,是国民党电影检查制度建立后,其电影政策在左翼电影勃兴的现实威胁下,由于代表其党内右翼之党务、宣传系统的推动压迫而更趋保守的反映,也是国民党电影检查制度形成及完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强化了国民党对电影的集中管理与控制。就国民党创设其初衷而言,中央电检会的工作自有其成效,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左翼电影勃兴的势头,但其成效又并不完全似其当初之预期,表现为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左翼电影的摄制及影响,其间之各种主客观因素,固有中央电检会之责,而又非中央电检会所可全负。  相似文献   

15.
电影声音通常分为人声、音乐与音响,其中音乐与音响时常显得难以区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单独的电影音响或电影音乐研究。以广义叙述学为基础,用"是否参与事件"来划分音响和音乐,将音响和音乐纳入电影叙述——修辞的体系中,不仅讨论了音响和音乐交融的情况,还能够为厘清电影声音这个复杂的混合体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刘晓燕 《社科纵横》2011,26(3):95-98
本文从电影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新时期三十年来中国电影的历史,梳理了电影作为文化现象与社会的互动情态,概括出了新时期国产电影的三个大的主题及其中的九个小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青春类型电影,大体走过了一条从"青春万岁"到"青春残酷"再到"青春消费"的道路."第六代"导演是青春电影创作的主力军,在后现代语境下,当代青春电影设法展示了一代电影人对政治的思考、对文化的反思.但本真的迷失与缺位是中国青春电影始终无法规避的硬伤,一味将青春影片商业化,淡化了青春电影所拥有的深刻文化意义和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8.
正初夏,青岛西海岸新区欢声如潮,6月13日-17日,上合组织8个成员国和4个观察员国的电影代表团、电影艺术家和电影企业代表汇聚青岛西海岸新区,12个上合国家的影片在这里争芳斗艳,影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讲述了感人的真情故事。中国首个"世界电影之都"青岛,用电影这个"铁盒子大使",拉紧了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980年代以来香港、台湾与大陆三地怀旧电影的特点作了分析,认为香港怀旧电影的特点在于追寻和建构一种身份认同,台湾怀旧电影的特点是基于本土关怀的成长经验,大陆怀旧电影则在窥探意识形态的禁忌区间.  相似文献   

20.
无IP不电影     
《青岛画报》2016,(4):98-99
正放眼于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IP电影大行其道。国内的IP电影自从2013年开始作为一种现象"扎堆"出现,随后在2014年蓬勃发展,至今逐渐开始形成了初步的商业体系模式,成为国产影片中最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IP改编电影作为目前最抢手的资源,一度有"无IP不电影"的说法。IP这一缩写的基本解读应该是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IP电影,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