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侗族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之中,父权家长制度占据支配地位,并因此产生了制约女性发展的社会生产、生活的规范和禁忌。这些规范和禁忌的负面效应,严重弱化了侗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妨碍了侗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提高,制约了侗族地区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所以,摒弃侗族习惯法中不利于女性发展的消极因素,对保护侗族女性合法权益,促进侗族地区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陵十三钗》讲述了十三个妓女为保护一群女学生而英勇献身的故事.抛开这些感人的故事情节,人们发现影片背后隐藏了诸多的权利斗争,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斗争尤为激烈.在女性主义理论视角下人们发现男性和女性处于一种“看”与“被看”的模式下,女性被男性控制和规定,而女性却处于沉默的失语中.面对父权统治的社会,男性还将女性虚构成“天使”与“厌女”的类型,一方面以此巩固自己的权利统治,另一方诱发了女性间的斗争.因此有必要来探讨用女性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方法来解析这些利益之网的实质,解构“看”与“被看”的模式以及通过对女性特质深入分析来颠覆父权社会虚构出的两种女性的谎言.  相似文献   

3.
在综述有关女性农民工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实地调研资料出发总结出当前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障碍性因素,如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角色偏见、农村女性从来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时获取社会资源有限及女性农民工自身的原因等,提出了破解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难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我国女性的健康体育观及其变化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健康体育观的形成受到社会进步的深刻影响,与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受教育的程度有直接关系。21世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使广大女性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重视体育锻炼。培养女性建立健康体育观是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在"女性与都市"层面的另类描写,对于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独特的意义。通过笔者的梳理,认为其主要呈现出冷峻的自审意识和深切的抗辩意识;阐述全新的性别关系;构建女性话语,书写"姐妹情谊";解读商业社会,展现女性都市思考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后"五四"时期强势崛起的女作家,丁玲实现了对"五四"女作家的超越.她将自己定位于"现代女性"身心解放的探寻者,在中国社会革命的不同时期,赋予女性解放以不同的时代内涵,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特色相当鲜明的女性作家.综观丁玲的女性题材创作,可以清晰地勾勒出一条完整的女性身心解放探索轨迹:现代的女性需"独立"→独立的女性应"革命"→革命的女性要"自强".在丁玲看来,现代女性的身心解放与社会时代的变化发展紧密相关,其出路需要不断调整并走向深入,不仅从个体精神意识上,还应从文化体制上寻得彻底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丁玲无疑是中国现代女性命运探索之第一人.然而,丁玲笔下的女性毕竟是社会时代气候下的女性,裹挟在中国社会转型、阶级革命、政治斗争的洪流中.身为女作家而要参加革命、要介入政治,使得丁玲不得不同时进入文学和政治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圈子.这两者的冲突与融合虽然使丁玲的作品有了新的思考点,但其艺术个性却受到了损害.丁玲努力尝试调和其女性自我意识与社会政治身份的矛盾,但事实上却难以缝合两者之间的裂缝,建国后丁玲的创作即是明证.  相似文献   

7.
美国当代文坛杰出非裔女性作家艾丽斯·沃克非常关注族裔语境下黑人女性生存状态,非常关注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和性别歧视以及这种歧视对黑人妇女的影响。沃克对生态危机也表现出极大忧虑和担心,在她近期的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逐渐成为她的创作核心。小说《我亲人的殿堂》描写了女性和自然在父权社会统治下所受到的遭遇,同时表达了沃克对人与自然、男女两性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是一部生态女性主义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全国7省市13所高校3 14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了中国女性选择工程教育的意愿和基本路径;结果显示:工程教育是中国优秀青年女性进入高等教育学习的首要选择,女性进入工程教育的路径存在一定特定性,女性进入工程教育专业困难和机遇并存;提出促进中国女性参与工程教育的政策建议:应为女性进入工程教育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逐步建立女性参与工程教育的激励机制,构建工科女大学生心理服务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女工程师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9.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家庭意识形态规定了中产阶级女性对家庭的义务,反对她们参与政治经济领域事务,将其活动领域限制在家庭中。维多利亚时代著名小说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认同家庭意识形态规定的女性的家庭义务,但又注意到这一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一种趋向,即女性在自身道德感和社会现状二者合力作用下不可避免地偏离其被规定的活动领域。在小说《北方与南方》中,作者以此社会趋向为背景,以家庭意识形态为出发点,再次界定中产阶级女性角色,拓展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活动领域。  相似文献   

10.
在对媒体中报道两性高考状元的文本进行研究后,笔者发现,媒体在报道女性状元的时候存在着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媒体使用了带有性别偏见的词语进行报道,并淡化女性的学习能力,没有对女性在学业上取得的成功进行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希腊神话以悲剧的形式,通过大量生动哀婉的故事,展示了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架构下女性的悲剧命运及各种抗争,从文化层面诠释了女性抗争的合理诉求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南都学坛》2019,(3):53-58
《红心》对女性独立生活的叙事,表现了女性摆脱经济依附地位而在社会中谋求生存的乐观与自信。对逃离北京和奔赴上海的叙事,表现了女性对传统或现代文化范式和生活样式的背离与批判或认同与接纳。对一见钟情和心心相印纯真与炙热爱情的叙事,表现了女性情爱的大胆与开放。对女性以笔代言打破沉默开口说话和行走漂泊寻求精神高地与生存价值的叙事,表现了女性抉择的自信和行动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在全球范围内女性问题研究方兴未艾 ,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 ,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研究女性问题 ,寻找女性进一步翻身解放的道路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层出不穷的研究女性的著作中 ,孙绍先主编的《2 1世纪与女性文丛》丛书较有影响。这套丛书包含 8本专著 ,其中 ,欧阳洁写的《女性与社会权力系统》可以说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力作。《女性与社会权力系统》共 1 6万字 ,2 0 0 0年 2月于辽宁书画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篇 ,共 1 6章。上篇《隔绝权力系统》包括“被遗忘了的远古母系文化”、“对女性…  相似文献   

14.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创作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广受欢迎的经典之作。它成功塑造了两个新女性形象伊丽莎白和吉英。她们两人都有着与当时社会背景不相符的女性意识,对当时社会上女性的地位与待遇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无情的抨击,从而揭示出作家本人作为女性作家的独有观点,即对于男权社会中女性所遭受的不平等遭遇进行了勇敢的反抗,是具有反叛精神的新女性,让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展现出不一样的女性魅力。  相似文献   

15.
性别意识演变与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生存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女神——女奴——女人的女性发展史为当代中国知识女性营造了一道隐形紧箍,“无性”知识、“有性”现实又将其推到了社会职业压力、家庭职责压力及自我价值追求三维压迫之下。唯有“西方性别意识本土化”、“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个体性别意识现代化”,才可能助中国知识女性从夹缝生存的状态中突围而出,并协助全体女性实现作为“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6.
女性电影文本--从男性主体中剥离与重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象征秩序由预先确定的社会与性的作用以及构成家庭与社会关系的结构组建而成。在男性社会中 ,象征秩序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在电影文本中最直接的表现是将女性符码化 ,即异化为色情消费的对象以及将女性拥有的多元意义削减为单调的同一性。鉴于此 ,女性电影就具有了共同的特点 :反色情、破除概念 (单一性固定模式 )。对应克莱儿·姜斯顿以及萝拉·莫薇早先提出女性电影必须是对抗电影 (counter-cinema)的论点 ,女性电影不断地进行着摆脱男性的目光 ,坚持以女性的立场、女性的视角看待自我的实践。从《罗曼史》等多部女性电影中 ,我们不难看出女性电影文本中女性的语言与意义逐步从男性主体中剥离与重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小说《不想上床》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和性爱生活为视角,展示了一个现代知识女性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从特定视角描摹了现代女性在情爱炼狱中的迷惘、沉浮与痛苦无奈,以此昭示了作者对传统女性形象和爱情婚姻观的颠覆与解构,并彰显了对现时社会婚恋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女权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在教育领域,女权主义者把研究内容定为教育中所有与女性有关的问题,核心是性别间的不平等及其对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影响。对西方女权主义教育产生的思想基础以及在中国传播情况的分析,探讨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对中国女性教育的启示,寻求解决当代中国女性受教育问题的途径,对于提高中国女性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1868 年日本的明治维新,拉开了日本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过渡的序幕.日本女性在时代风潮的吹拂下,开始从自我意识的觉醒走向自我的解放,出现了众多优秀的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表现了日本近代黎明前女性的苦闷与优郁,反映了近代日本女性的悲哀与觉醒.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被称为浪漫主义文学双璧的樋口一叶和与谢野晶子.  相似文献   

20.
林黛玉与苔丝是中外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比较她们的异同,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这两个形象的理解,有利于我们解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有利于我们探寻东西方女性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坎坷历程。本文拟从她们爱情悲剧的因素和社会意义来探讨生活在传统意识下女性的崛起与悲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