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一个范畴激活另一个范畴的映现过程,以邻近性为基础。转喻思维存在于语篇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转喻关系可以影响语篇表层理解中指称、替代和省略的衔接关系,也可作用于语篇深层次理解心理表征的认知机制,对语篇连贯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一个范畴激活另一个范畴的映现过程,以邻近性为基础。转喻思维存在于语篇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转喻关系可以影响语篇表层理解中指称、替代和省略的衔接关系,也可作用于语篇深层次理解心理表征的认知机制,对语篇连贯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隐喻在语篇中的意义推进可以建构语篇的连贯性,即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共同蕴涵或诸多喻体之间在概念层次上的密切关联可以建构语篇连贯;多个喻体从不同方面描述某一个或多个概念促成语篇连贯;隐喻自身的系统性也可以建构语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4.
5.
隐喻与转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机制,语篇的生成和理解离不开这两种认知机制.从隐喻、转喻结合的角度研究语篇,不仅可以揭示隐转喻的功能,还可以更好地阐释语篇信息的发展、语篇组织机制和语篇的衔接、连贯性,也能进一步丰富语篇研究的内容,扩大语篇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基于转喻的认知本质,将语用视角下的指称转喻、谓词转喻和言外转喻与语篇分析相结合,阐释了转喻推理在语篇中的作用,从而证明元功能范畴中的衔接机制可以很好地与认知机制相结合并进而实现语篇的连贯,同时指出了认知、功能、语用因素的综合运用对语篇解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过程。转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构成理论成分之一。将为不同层面上的意义构建,特别是语篇的连贯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出发,对转喻在语篇连贯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转喻思维能够为语篇的连贯性做出合理的解释,转喻可以从五种认知关系中构建语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认为,包括隐喻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有理可依的,即可以从人类的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加以分析和理解。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方式,语言隐喻可以用来形成表层的衔接关系。读者先对语篇进行心理层面的认知,进而理解语篇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认为,词义延伸有两种主要机制:一是以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以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方式;另一个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方式.认为两种机制在多义词认知过程中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出现连续体的现象.通过以head和hand两个人体部位词为语料,从转喻和隐喻的连续体现象的角度补充分析了一词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认为,词义延伸有两种主要机制:一是以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以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方式;另一个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方式.认为两种机制在多义词认知过程中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叉,出现连续体的现象.通过以head和hand 两个人体部位词为语料,从转喻和隐喻的连续体现象的角度补充分析了一词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1.
用运语篇分析理论论述了英语教学的模式和任务。语篇教学把连贯作为评价语言质量的标准。在英语教学中,语篇连贯教学模式注重英语教学的整体性,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这一教学模式是提高外语整体素质的有效方法。根据英语教学中师生角色的不同,教学模式分为五种。文章用语篇连贯法分析了听力学习的三个层次:听准音、听懂音、理解音;写作的三个层次:情景连贯、意义连贯、形式连贯。通过论述,说明了语篇连分析教学法的优势和对教师素质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语篇分析诞生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目前已成为语言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尤其是上个世纪末至今,语篇分析经历了从形式到意义到认知的逐步深入的过程。相对于印欧语言,汉语的句法有其独特性。从语篇连贯和语义认知的角度对汉语长句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是解决汉语长句或大于长句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分析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连贯是语篇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可分为由衔接手段支持的显性连贯和由非语言因素支持的隐性连贯。隐性连贯与不连贯的区别在于前者在语篇内存在统一的语域而后者没有。隐性连贯的存在有其社会和认知的基础,它有三个特点:它是隐性的,外指的和认知的。  相似文献   

14.
Jef.Verschueren在其语用综观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顺应理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结构,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根据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研究话语的连贯性,有利于语篇学和语用学互动式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给语言使用者一些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5.
"连贯"是话语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分为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语境下实际使用的语言学分支。它的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和关联理论都对隐性连贯有解释作用。三者相比之下,关联中的最佳关联是理解隐性连贯运作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语篇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名称和定义的多样性决定了它们功能的多样性.本文主要利用J R纳廷革(James R Nattinger)和J S德卡里科(Jeanette S,DeCarrico)的有关理论,阐述英语书面语篇标记语在主旨解读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一名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代词we的文外指称,指出文外指称不一致,导致语篇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连贯,而文外指称的不一致是因为作者叙述的心理视点的游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许地山散文《落花生》汉英语篇连贯性的分析,探讨了翻译中连贯对等实现的条件。本文认为,汉英翻译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动态分析过程。译者从宏观的角度建立对原文文本的理解,从文本到形式整体考察原文文本的连贯因素,这是实现译文连贯的基础。译者对原文文本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微观分析,再根据译文文本的特点重新生成语篇的连贯,这也是一个有限度的再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