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NP指标质疑     
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是国民帐户核算体系(SNA) 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总量指标.目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用来度量经济增长已成为普遍接受的观点.GNP成了比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尺度.但是笔者认为GNP仅仅是市场活动的总量指标.因为GNP没有区别哪些活动是人们所想要的,哪些是人们所不想要的;没有区分成本与收益,甚至把损失当成收益;也就是说它只记录了有货币交换的活动,而忽视了家庭和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因此用它来衡量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存在着重大的缺陷与偏差,许多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产生政策上的误导.一、经济增长度量方法的历史演变在西方国家,最早对国民经济进行估算的是在1665年,由英国的托马斯·配第进行的.配第的核算范围相当广泛,他从税源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和度量.随后,在法国出现了核算范围较小的核算方法.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理论是重农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农业是国民财富的真正的、唯一来源.基于这种思想,他们对国民经济的度量集中在农业,就不足为奇了.这种核算方法与当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是分不开的.在工业比较发达的英国,亚当·斯密提出了范围更广的国民财富论,认为整个制造业都创造财富,都应当列入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但斯密及追随者忽视了我们今天所称的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GDP与GNP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太忠 《理论界》2008,(1):58-59
GDP是扩张性、生产性指标;GNP是内生性、收入性指标。GNP长期低于GDP的状况,恰恰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发展中国家既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又要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地发展,GNP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二十年经验证明,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推动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难题。本文着重阐述技术进步两方面的基本特征:(1)技术进步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增长过程本身所具有的;(2)一系列初始条件共同决定了最优增长路径,发展道路有其必然性,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技术进步一旦还原为市场化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因素,那么,它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变革速度和改革模式受资源条件和市场适应能力制约,这些因素是决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1.总量增长中的技…  相似文献   

4.
GNP指标质疑     
GNP指标质疑陈朝阳(福建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是国民帐户核算体系(SNA)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总量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用GNP来度量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水平。GNP增加意味着经济增长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GNP成...  相似文献   

5.
张辑 《东南学术》2001,(3):51-54
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经济发展的理论都曾背弃了人的“原本的生活世界”,从而在现实生活方面,发展表现为对财富积聚的过度追求和对人的需要的多元性的忽视,把人的幸福狭隘地理解为物质享受;在发展理论方面,发展表现为单纯强调GNP的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与人的发展,使人的主体意识淹没在经济与技术理性中,可持续发展观实际上是对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性和目的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增长方式转变与江西经济发展□朱张才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经济增长逐步进入了一条良性发展轨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江西经济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科技进步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发展总量、速度、质量、效益有了很...  相似文献   

7.
目前尚没有文献对过度金融化一词进行专门的定义。从金融发展理论和西方金融发展史的视角,过度金融化是指随着金融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化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反而阻碍经济发展的现象。根据当前国内经济现象以及金融化指标的国际对比评估判断,中国存在总量的过度金融化;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则显示,除总量过剩外,中国的金融化还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大量金融资源集中于少数行业和领域,导致部分行业金融资源过剩,形成局部泡沫,另一部分行业缺乏金融服务,面临融资困难,且这种结构性的过度金融化对经济发展已经造成不利影响。从改革开放至今40年的时间中,金融发展在银行业和货币化水平上的深化并没有对经济增长率做出显著的贡献。控制过度金融化、防范金融风险,短期应控制总量增长,防止放水漫灌,长期则重在调整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8.
一、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新思考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传统发展观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化实现观”,它以工业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惟一标志,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当作是现代化实现的标志。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一发展观表现为对国民生产总值(GNP)、对高速增长目标的热烈追求。这种单纯片面追求GNP增长的战略所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环境急剧恶化,资源日趋短缺,人民的实际福利水平下降,发展最终将难以持续而陷入困境。由传统增长观和工业化政策所造成的后果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人类必须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电子商务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其所创造的无与伦比的效益与价值,使得构建在互联网之上的电子商务应运而生,预计到 2003年,全球的电子商务贸易总额将增长到 1.24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中国 GNP的总额。电子商务所表现出来的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将对企业传统的购销活动带来重大冲击和挑战,进而引发企业购销模式的剧烈变革。   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都在大规模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以此取代或改造传统的商务活动方式;重组业务流程、降低企业信息的获得成本和企业经济活动成本…  相似文献   

10.
自1986年11月至1991年4月,日本经济经历了一次人们所始料不及的高速增长,时间长达53个月,其保持高速增长时间之长,增长率之高确出人意料,这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史上第11次周期的上升期,被称为“平成景气”.这次长达53个月的经济繁荣,使日本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外需主导型增长转为内需主导型增长,并且实现了“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这是经济上最理想的增长模式.但是,“平成景气”最终也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发生.“泡沫经济”是平成景气中伴生的独特经济现象,它是指由于股票、土地等资产价格暴涨,使经济象泡沫一样膨胀,形成一种虚假的繁荣.企业收益增加,经营良好,其股票价格自然上涨,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民间设备投资增加,扩建工厂,新设企业,对土地需求扩大,不可避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我国经济跨世纪的战略,不仅要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而且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需要,是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科学技术是个关键,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的集约化增长。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只有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能成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市…  相似文献   

12.
经济综合指标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数量反映。加强对经济综合指标增长问题的研究,是科学地确定和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开展以来,在经济综合指标增长的研究上,人们大都注意了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增长的研究,提出了今后不同阶段两大指标增长的战略目标,并证明两大指标大体可以同步增长,但是,在这些探讨中往往忽视了对财政收入这个重要指标的研究,只把它放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当中进行附属考察。这是很不够的。从财政收入的重要性着眼,吸取我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必须十分重视财政收入的独特地位和对于  相似文献   

13.
“非典”疫情业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重新看待经济增长。应尽快用涵盖“第四产业”的经济净福利增长(NEW)取代与环境、生态恶化相伴随的畸形经济增长。即在实质上用NEW计量指标取代GNP(或GDP)。  相似文献   

14.
中国增长前景、结构调整与政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转折关头。随着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双重转换的深入,经济发展将出现一个全新的面貌。 一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80年代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GNP年均增长率达9.5%,是国际社会同期最高水平,也是中国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一增长速度使我们提前实现了第一个翻一番的目标(以1980年算起,2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平均每年要增长7.2%),并为90年代再翻一番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创新精神与浙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现代经济增长而言 ,没有任何一种人像“企业家”那样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没有企业家的经济世界乃是一个静态循环的世界 ,没有企业家就不会有现代经济增长。因为构成经济增长必须要素的那些部件若没有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予以组合便形不成任何有益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对于经济发展来说 ,企业家是它的先锋队。一个没有企业家的社会 ,无论其资源多么丰富、资本如何雄厚、劳力怎样强壮 ,都不会有现实的持续经济增长 ,因此 ,理解现代经济增长奥秘的关键在于说明企业家形成的条件及企业家精神。什么是企业家 ?何谓创新精神 ?在熊彼特看来 ,所…  相似文献   

16.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总量生产函数表现出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物质资本积累与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正的外部性,因此中国的数据支持内生增长模型。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明显高于政府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为促进经济的增长,不仅要扩大政府投资,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刺激企业的投资增长。  相似文献   

17.
何济 《江汉论坛》2006,25(3):26-29
从宏观的角度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质是技术或基本生产函数的不断创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或阻碍经济发展的实质,也就是制度能否使社会的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从而不断推动技术及基本生产函数的创新。制度的价值在于它能为经济活动提供一种稳定的长期服务,凭借它,人们可以对经济活动产生长期的预期。因此,人们选择一种制度并使其在历史过程中延续下去,必然意味着人们不断地对其做长期的利益投入并对其抱以长期的收益预期。  相似文献   

18.
论科学发展观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设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事实上 ,无论是解决民生问题 ,还是亲民爱民 ,都有一个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都需要靠制度、靠政策、靠法律从根本上、整体上解决问题。一、建立科学的增长观和效益观机制GDP指标一直作为衡量各地和全国经济发展惟一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是各地官员业绩考核的重要尺度和依据。但是现行的GDP指标考核体系的弊端在于只考虑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 ,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 ,没有考虑人的福利和发展问题、经济与社会协调问题。单纯的GDP指标论混淆了“增长”…  相似文献   

19.
影子价格是国家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对项目需求所提出来的资源、劳动力、外汇价格要求,严格地讲,是一种经济活动中的外生变量。它与我国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供需关系间的一般矛盾和特殊矛盾,决定了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影子价格。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经济发展上台阶论是指一国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高速发展,即可上一个台阶。它指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运动。经济发展上台阶论并不是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而是要讲求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这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有密切关系,是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结合。邓小平的经济发展上台阶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