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年,有兄弟俩人合伙开办了一个"兄弟茶馆"。茶馆分工明确,哥哥负责经营、采购和招呼客人,弟弟则负责挑水、烧水和劈柴。一天午后,天气炎热,茶客盈门。兄弟俩跑前跑后,尽心尽力地招呼每一位客人。猛然  相似文献   

2.
高启雯 《社区》2008,(4):54-55
孩提时代,我就喜爱跟着爷爷去茶馆。茶馆在一座木板楼房的二层,宽敞的茶馆里有数十张错落摆放的桌子,桌旁边放着长凳,茶客们围着桌子坐着,品着茶、吸着旱烟,在一起谈天说地,整个茶馆甚是热闹。最有趣的是听书,说书人讲岳家军、杨家将,讲孙武、孙膑等古代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他讲得眉飞色舞,声音抑扬顿挫,时而像潺潺流水,时而又如洪钟一般,  相似文献   

3.
周明灿 《老友》2012,(2):24-24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县城一所中学任教。当时我家住农村,由于交通不便,要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有一次我回家.吃完晚饭去家门口祠堂里的茶馆走走。刚走到祠堂门口,就见门口摆了一桌茶客,大队会计正忙碌着准备招待公社来的干部。  相似文献   

4.
胥子 《社区》2007,(14)
逝者:许树春性别:男籍贯:四川省绵阳市享年:82岁绵阳市富驿镇是一个很大的镇,镇中心有家开了几十年的罗记茶馆,每天都有固定的一群老茶客聚在这里喝茶、摆龙门阵。这些老茶客都是镇上的老年人。每年的10月8日这一天,来罗记茶馆喝茶的老人们都会唱起一支歌——《行军曲》,年年不落,这一唱就是12年。  相似文献   

5.
门前的茶馆     
陆文夫 《社区》2014,(35):63-63
早在40年代的初期,我住在苏州的山塘街上,对门有一家茶馆。所谓对门也只是相隔两三米,那茶馆店就像是开在我的家里。我每天坐在窗前读书,每日也就看着那爿茶馆店,那里有人生百图,十分有趣。每至曙色萌动,鸡叫头遍的时候,对门茶馆店里就有了人声,那些茶瘾很深的老茶客,到时候就睡不着了,爬起来洗把脸,晕晕乎乎地跑进茶馆店,一杯浓茶下肚,才算是真正醒了过来,开始他一天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陈玮然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0):84-85,126
对淮南市茶馆行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分析淮南市茶馆设计与行业经营的基础上,以“钱塘茶人”、“陶陶居茶艺”和“思源茶馆”为例,剖析了茶馆设计与行业经营的内在关系,认为:淮南市茶馆行业目前尚不兴旺,虽然原因颇多,但设计不当是影响其经营效益的要素之一;并提出:淮南市茶馆设计应依循“典雅、现实、实用”的原则,展现地域茶文化的真谛,满足相应茶客的消费需求,实现茶馆的商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董梦知 《北京纪事》2016,(9):108-109
前面说了书茶馆,是说评书的茶馆;又说了大鼓园子,是演出大鼓的茶馆。现在说一类既唱大鼓也说评书的鼓书馆,以及带形体表演的杂耍园子。除说书外,鼓书馆以说唱长篇西河大鼓书为主,还有说唱长篇乐亭大鼓书和快板书的。其实这类茶馆,不是在堂馆里听书喝茶,而是在大棚子里,所以应当叫它“鼓书大棚”更妥帖些。棚子里是一排排的大条凳,不设桌子。茶客坐着听书,来晚了没座位了,也可以站在后面听书。这里也是按段打钱,说一段打一回钱。茶水是想喝就要一碗,不喝没关系,请便。这和茶馆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孵茶馆”在上海是有历史的,当年老城厢的湖心亭,南京路的日升楼茶客不断,连弄堂口的“老虎灶”——几张台子,几条长凳,一壶茶说天谈地,也是人财两旺。随着时代的变迁,茶馆也不断升级换代。目前,上海的茶馆及由茶馆延伸出的茶道、茶礼、茶经、茶艺表演等等也引得人们趋之若鹜。茶室里人头攒动,弥漫着笑声、话语声、牌声、生意兴旺之程度,似乎无其他店可以与之比肩。  相似文献   

9.
书茶馆     
董梦知 《北京纪事》2014,(7):102-103
书茶馆就是既卖茶还带说书的茶馆。过去也叫“书场儿”。来这里的茶客多数是“书迷”,专门来听:协带喝茶的。这里的摆设和其他茶馆也不一样。厅内都是一排排长条桌、长条凳,都向着前面的说书台子。茶具也是提梁壶,绿豆碗或盖碗。价格是按茶叶的档次收费。这“书场儿”说书每天分早、中、晚三场。  相似文献   

10.
每天30万余人喝茶的宏大场而,令世人为之惊叹;每天4000家茶馆茶客盈门,喜煞了商家;茶馆里的“成都人”只剩下一双眼睛一张嘴,掩去了北京人的自信、上海人的精明、广州人的开放、东北人的豪爽……请看本期的《被茶“泡软”的成都人》。  相似文献   

11.
·坐茶馆·     
十月的一个星期天,天很亮,但没有太阳,在成都这是司空见惯的天气。 想到很久没有坐茶馆了,今天的茶馆一定很热闹,还是到老地方——武侯祠茶馆坐一下。 成都的茶馆很多,有名的也不少,不过我很偏爱这个地方,露天的茶馆,中间是棵大榕树,围着榕树砌成的水泥台上放着许多盖碗茶,很多人围着这榕树坐着,周围的石桌、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在还属于单身一族的时候,心中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喜欢几个同学邀着一起去歌厅k歌。那时候没有所谓的包厢,所有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在一个大厅,然后按桌号轮流唱,客人多时,一个晚上,一桌顶多只能轮上两三次,或许正是时间太充裕的缘故,在等歌唱的时候,我总会关注歌厅里其他桌的客人。  相似文献   

13.
人为制造的消费炫富场再来一份咖喱蟹、两份东坡肉。在杭州一家四星级酒店的包厢里,某外贸公司的业务经理吴明正为上月飘红的业绩摆下庆功宴。一桌客人,预先点下了16个热菜,结果不少菜只动了几筷子就被撤下桌。而酒足后,显然也少有  相似文献   

14.
记得少年时每次黎明离开山窝里的家到县城读中学,总有一大碗鸡蛋面吃。那年头鸡蛋是用来换盐的,面条是凭票供应,热面是爹爹生火妈妈掌厨共同做成的。我坐在桌前吃,爹立在桌左边,妈立在桌右边,充满希冀的眼光全落在我身上。油灯把爹妈微微弯曲的侧影映在墙壁上,连起来活像一张弓。  相似文献   

15.
综合 《今日南国》2014,(5):11-13
引子:“1·10”枪响之后2009年1月10日,一个暖冬的午后,四川广汉市鸭子河堤的露天茶铺里,坐满了喝茶、“摆条”的人们。突然,三名年轻人疾步而人。老板娘刚想问他们喝什么茶,却见三人径直走向一桌客人,走在前面的年轻人掏出一杆枪,朝桌台边一名毫无防备的男子开了三枪。  相似文献   

16.
正眼前的这个男人,内敛、儒雅,与人说话时,诚恳的眼神显得温润自如,脸上总足充满了笑容,让人不由心生亲近之感。当谈起他所从事的碳纤维行业时,他的眼神会自然流露出无比的专注,这是一个沉浸在巨大的事业热情之『的人,才会具有的神情。晚宴上,他虽不胜酒力,但还是在一桌桌的客人之间周到招待,因为他知道所来皆是客。“现在还在适应连轴转,  相似文献   

17.
题目23:2006年8月1日7时左右,某餐饮店突然停电,商家为表示歉意,当即决定给用餐的客人八折优惠。并点燃蜡烛继续上菜。半小时后修复,店堂里的灯亮了,可原本40多桌客人只剩下了一半,其余的都趁黑“逃单”了。  相似文献   

18.
《可乐》2007,(11)
吹牛伴成长"吹牛王"这个名字是我给他取的,他太喜欢吹牛,常常让我啼笑皆非。小学六年里,我只得过一次奖——作文比赛三等奖。他却把奖状裱起来,挂在墙上,无论家里来了什么客人,都一脸兴奋地吹  相似文献   

19.
"吃讲茶"是清代至民国时期长江流域的一种专门的解纷习俗。它的解纷模式属于不同于国家解决和个人解决的社会解决模式。这一模式以临时集会的形式,以茶馆为纠纷解决场所,以"中人"或茶客为解纷主体,将民间调解与民间审判有机结合。它所走的多元化解纷路线、它对民间和谐文化元素和民间公共舆论场所的利用等因素,对于矫正中国今天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诉讼单边主义"倾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春来茶馆     
清晨,太阳拉开了一天的生活序幕,也启动了地处108国道边的绛州蔬菜市场。在这一万多平方米的蔬菜市场西南角,高悬着“春来茶馆”四盏红灯。同嘈杂的市场,喧闹人声相比,又是一番情趣和景象。这是老人的世界,也是老人的乐园。茶馆的主人是一位70多岁的老者,而茶馆真正的导演者是一位古稀之人段杰。此刻,一幅“二百场庆典”的横幅已悬挂在茶馆的门楣上,几十位老人有的在浓妆淡抹,有的在校正琴弦。看来他们是要把自己的二百场义务演出搞得红红火火。段杰,离休前是新绛县委机关的一名局级干部,他生性活泼,能拉会唱。离休回到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