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劳动过程理论的研究中,沈原等学者发现农民工带入劳动过程的先赋关系被纳入权力结构,构造了工作现场中"霸权"的新形态--关系霸权;这一研究受到了蔡禾、潘毅等学者的质疑.本文通过对沈原、蔡禾等人文章的梳理,认为"关系霸权"为劳动过程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作为工作现场的一种权力形态,"关系霸权"是农民工群体内部的博弈机制,它是一面双刃剑,既在劳动现场生产了忠诚、约束了不满,又延缓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转型进程;既是一种权力的资源,同时又为工人的反抗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金融角度看当代国际格局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货币金融力量演变成一种重要的战略权力.IMF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明显突出.在此背景下,美国形成了一种不同予以往政治和军事权力的“金融霸权”,它在国际格局的地位重新得到强化.欧元的诞生,使欧盟加速发展并成为挑战美元霸权和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日元国际化的实现,日本政治大国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3.
胡键 《社会科学》2008,105(5):4-12
"美国例外论"引致出美国的两种政策倾向: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虽然两者都是构成美国霸权政策的思想基础,但在冷战后时期,由于美国超强的实力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地位,"圣战"式的干涉主义在美国对外行为中更为突出.为了谋求霸权利益,美国不惜实施"程序暴力".然而,当"程序暴力"成为美国对外行为的习惯性方式以后,美国的霸权也在不断透支.在其实力无以为继之后,为了继续维护霸权,美国采用"软干预"的方式.从"程序暴力"到"软干预"的转变表明.美国权势的衰落已经从权势霸权转变为制度霸权.美国的"软干预"遭到来自国内外的"软制衡",因而美国的制度霸权也在衰落.  相似文献   

4.
李少丹 《理论界》2013,(11):140-142
中美关系国际化的特征日趋明显,美国需要与中国在美国自身难以单独应对的金融危机、反恐、气候变化等非传统议题领域中进行合作,但美国作为当今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要确保美国主导下的国际体系及其国际秩序,因此,美国对华政策的理念、政策目标以及政策选择都将在美国巩固霸权体系的大背景下展开,即美国既要塑造中国行为使其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又要保持与中国的权力距离以确保其主导地位,而这可能正是奥巴马美国对华政策的两条相互交织的主线.本文综合运用霸权护持理论和融合战略理念,对上述假定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5.
近代西人通过将国内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移植到庐山牯岭,将原本荒凉的牯岭经营成著名的现代避暑胜地,给庐山带来了现代性。但这个避暑空间不仅土地是靠殖民强权获得因而具有强烈的殖民主义属性,而且避暑地从管理、规划、建筑、社会到日常生活方式等方面处处表现出殖民者文化霸权的优越意象,是个典型的殖民主义空间,是殖民权力空间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对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日益显要。通过回顾技术霸权理论的演进过程,分析有代表性的技术霸权主义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技术霸权已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中心极扩大软权力和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力的有力武器;我国应当强化国家及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在积极参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进程中,研究突破国际竞争中的技术霸权局面的路径、方式与策略,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科学技术软权力。  相似文献   

7.
阎静  储国飞 《兰州学刊》2005,89(5):34-36
传统观点认为,霸权国家通过雄厚实力能够主导国际关系规则体系的建立并维持体系的稳定.本文通过考察战后初期美国霸权的历史认为,虽然战后美国的权力是史无前例的,但是美国的霸权仍有其局限性,其霸权的使用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成功.战后国际体系并非真正是由美国按自己的意愿构筑的.美国战后的霸权地位与它所期望构筑的体系和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8.
知识权力与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是当今第三世界国家共同面对的一种文化殖民现象。本文通过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诠释 ,阐述了东方在东西方文化交往关系中的边缘性和西方文化霸权对东方文化的渗透 ,提出了只有知识权力才是颠覆文化霸权的构想 ,指明了对待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9.
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从"趋向图像"到"被图像所围"的转变过程中,视觉文化潜在地形成了诸如挤压看者、拒斥其他审美感知方式等"视觉霸权"与"视觉殖民"行为,这些现象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认真反思视觉霸权给文学艺术带来的种种弊端,并努力寻求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0.
美元石油和石油美元是以美国的霸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同时也为美国在石油领域建立起霸权。美国通过这一机制既保证了金融领域的霸权,也获得了免费获取世界各国劳动果实的权力。但是这一机制将随着美国整体霸权的衰落而衰落,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将迎来一个新的石油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角色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可视为一场货币战争,这是美元统治和"美元霸权"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的一种集中而极致的运用,反映了"美元霸权"走向衰落进程中的一次剧烈挣扎,主要意图在于转嫁危机损失、掠夺人民及其他国家、继续维持美元强势地位.中国对内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外需要积极防御,将现有战略优势转化为现实战略利益,注意保存实体资产,保护国内市场空间,保留与国际责任相称的国际权利,保持对美元的密切关注和适当距离.  相似文献   

12.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严 《北方论丛》2003,(6):89-91
葛兰西的化霸权理论是当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领域和热点问题.他的化霸权理论强调化自身的功能及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强调霸权是通过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与处于被支配地位的阶级进行谈判,并向他们做出让步才得以维持的.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化与权利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的途径方法与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13.
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冷战后美国“一家独霸”成为国际战略格局的突出特征 ,但我国对美国霸权的研究却基本上仍停留在冷战前的水平上。“软权力”研究为剖析美国霸权的特性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与以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硬权力”不同 ,“软权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同化力与规制力。美国“软权力”在冷战后的迅速扩张加剧了全球化进程中的“美国化”现象 ,同时也改变了大国之间竞争的方式和主题 ,从而对其他国家 ,包括其他西方大国 ,提出了历史性挑战  相似文献   

14.
英美霸权与英语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的殖民扩张与殖民霸权地位使英语在其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迅速传播,奠定了英语全球化的基础;脱离英国而独立的原北美13个殖民地发展壮大,并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使英语传播到了英帝国的扩张触角所不能企及的国家、地区和领域,确立了英语的世界语言霸权;英语的语言霸权与美国的超级大国霸权合力推动着英语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人类交往的话语实践中,所有话语表达中都包含着权力。可以说,权力无处不在,权力渗透于话语,它于无形中影响人们的言说方式,左右人们的价值判断。"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作者的写作不仅仅意味着书写,更意味着一种话语权利的行使。在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中,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媒介资源所有者手中,传者掌握着传播的主权,主导着传播的方向。但每一次最重要的媒介变革,都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变革。数字化必将出现改变人类生活结构的特征——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以及赋予权力。新媒体语境下公共话语表达权的再分配,公共话语表达由政府话语霸权向公共话语分权转移,普通民众公共话语权获得空前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东岳论丛》2016,(5):129-136
消费社会与现代传媒是日常生活审美化产生的社会背景。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场全面的审美化运动,它审美地建构了整个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解构自身的倾向造成了审美的时尚化,而审美时尚则使得审美成为抽象的存在,进而导致了审美霸权的产生。审美霸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感性霸权,二是意识形态霸权,三是工具理性霸权。日常生活审美化及其审美霸权具有消极的后果,它造成了审美的泛化、审美的异化及生态的灾难,需对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王学军 《兰州学刊》2007,1(7):48-50
基欧汉的学术贡献主要在于对国际机制方面的研究,他在这一方面的理论成果就是国际机制的功能理论.他在接受新现实主义假设的前提下,指出了现实主义从理性选择到背叛的单一逻辑缺陷,论证了理性选择导致合作的逻辑.因为国际机制的功能.霸权后合作是可能的.以拉卡托斯的标准来分析,国际机制的功能理论,超越了霸权合作论的经验内容,解释了霸权合作现象,自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证实,因而是一种理论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国际体系的两个突出特征是美国霸权主导的单极世界与中国的迅速发展。中美两国在当前的国际体系中既存在着结构上的战略矛盾,但由于美国霸权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中国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国内面临的种种困难,特别是中国经济很强的对外依赖性,又使得两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至于演变成为无法控制的大规模冲突。由于中美关系之间这种矛盾与合作并存的复杂性,两国关系近年来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周期性的起伏不定的突出特点。从近期来看,中美两国在各自的核心利益上并不存在根本冲突;从长远来看,中美两国避免冲突、加强合作符合各自的国家利益;同时,国际政治中权力本质的变化也将改变国际体系中权力分配的变动必然导致大国之间发生冲突的传统认识;另外,外交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和平方式促进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政治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要求,由此形成了传统政治管理方式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使得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管理方式的变革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在当代中国政治管理方式的变革中,政治管理方式要从传统政治管理方式向现代政治管理方式转变,政治管理手段要从以行政和思想教化手段为主向以行政、经济、法律和思想教化并重转变,政治管理的主体要由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向以执政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20.
"霸权"是葛兰西实践哲学或者说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葛兰西是霸权概念的独创者而不是继承者。在他提出霸权概念的过程中,马克思尤其是列宁起到了特殊的思想作用。葛兰西对于文化和精神活动在改造社会中的作用的重视引导他逐步地提出了霸权概念。本文将集中分析和探究葛兰西哲学理论中有关三种类型霸权的论述:即有关政治霸权、文化霸权和完整霸权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